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5260发布日期:2022-10-26 01:3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具体为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


背景技术:

2.长期以来, 背光源产品因灯到背光可视区的限制, 元件槽附近胶框与铁框之间粘胶面积小,导致胶框与铁框容易脱离,胶框与铁框脱离会影响到背光防盐雾的要求。
3.申请号为202022090125.1,专利名称为一种背光源的胶铁防脱离结构,其运用箭头和顶针把胶框和铁框固定,箭头做成倒钩状,只要将其安装,很难将其分离,可将胶框与铁框进行有效的固定,但还存在不足之处:1. 背光源的组装工序较为复杂,降低工作效率;2. 单纯采用卡合扣位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粉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的组装工序较为复杂以及单纯采用卡合扣位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包括有铁框,铁框内嵌入有胶框,胶框两端内壁设有插口,胶框上端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铁框的两端开设有内槽,内槽上端连接有和插口相配合的插杆,胶框内壁连接有背光源组,所述背光源组包括有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导光板上端设有一对和卡槽相对应的卡扣,背板上设有一对灯板,灯板上连接有若干led灯。
7.进一步地,所述胶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和铁框内壁相连接的fpc双面胶,所述胶框的内侧壁两端分别设有与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相连接的fpc双面胶。
8.进一步地,所述插口和插杆紧密相贴合,且均为矩形状。
9.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下端的内槽剩余部分采用塑胶进行灌注。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三者相平行,且两端壁平整贴附于胶框内壁上。
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胶框的上下两端的fpc双面胶用于将胶框上下两端固定在铁框上,配合插杆和插口的固定作用,双重保证,可有效防止胶框与铁框脱离,安装工序简单实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3.2.采用塑胶对内槽剩余部分进行灌注,一方面可对插杆进行固定,防止插杆脱离插口,另一方面可对插杆和铁框的卡合扣位部位进行密封,防止产生粉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的轴测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的铁框和胶框的连接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的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的背光源组的分开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铁框;2、胶框;3、导光板;4、塑胶;5、插杆;6、内槽;7、卡槽;8、插口;9、fpc双面胶;10、反射片;11、背板;12、led灯;13、灯板;1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如图1-4所示,包括有铁框1,铁框1内嵌入有胶框2,胶框2两端内壁设有插口8,胶框2上端内壁设有卡槽7,所述铁框1的两端开设有内槽6,内槽6上端连接有和插口8相配合的插杆5,胶框2内壁连接有背光源组,所述背光源组包括有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导光板3上端设有一对和卡槽7相对应的卡扣14,背板11上设有一对灯板13,灯板13上连接有若干led灯12。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胶框2以倾斜30
°
方向和铁框1上端边缘对齐,将胶框2完全嵌入铁框1内,由于胶框2两端的插口8和铁框1上的插杆5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将插杆5插入插口8内,将胶框2和铁框1进行固定,将背光源组中的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依次嵌入胶框2内壁,将导光板3上的卡扣14完全卡入胶框2上的卡槽7内,灯板13上的led灯12为整个背光提高光源,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3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3均匀发光,反射片10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3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22.如图2和3所示,胶框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和铁框1内壁相连接的fpc双面胶9,所述胶框2的内侧壁两端分别设有与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相连接的fpc双面胶9。
23.优选的,胶框2的上下两端的fpc双面胶9用于将胶框2上下两端固定在铁框1上,配合插杆5和插口8的固定作用,双重保证,可有效防止胶框2与铁框1脱离,胶框2的内侧壁两端fpc双面胶9可将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固定在胶框2上。
24.如图2和3所示,插口8和插杆5紧密相贴合,且均为矩形状。
25.优选的,插口8和插杆5均采用矩形状进行紧密贴合,胶框2与铁框1的固定效果更好,可有效防止铁框1受到撞击时,胶框2侧转的情况。
26.如图1所示,插杆5下端的内槽6剩余部分采用塑胶4进行灌注。
27.优选的,采用塑胶4对内槽6剩余部分进行灌注,一方面可对插杆5进行固定,防止插杆5脱离插口8,另一方面可对插杆5和铁框1的卡合扣位部位进行密封,防止产生粉尘。
28.如图4所示,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三者相平行,且两端壁平整贴附于胶框2内壁上。
29.优选的,保证背板11上的led灯12发散的光源均匀,散光效果更好。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胶框2以倾斜30
°
方向和铁框1上端边缘对齐,将胶框2完全嵌入铁框1内,胶框2的上下两端的fpc双面胶9用于将胶框2上下两端固定在铁框1上,由于胶框2两端的插口8和铁框1上的插杆5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将插杆5插入插口8内,将胶框2和铁框1进行固定,采用塑胶4对内槽6剩余部分进行灌注,一方面可对插杆5进行固定,防止插杆5脱离插口8,另一方面可对插杆5和铁框1的卡合扣位部位
进行密封,防止产生粉尘,将背光源组中的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依次嵌入胶框2内壁,胶框2的内侧壁两端的fpc双面胶9可将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固定在胶框2上,将导光板3上的卡扣14完全卡入胶框2上的卡槽7内,灯板13上的led灯12为整个背光提高光线,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3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3均匀发光,反射片10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3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铁框(1),铁框(1)内嵌入有胶框(2),胶框(2)两端内壁设有插口(8),胶框(2)上端内壁设有卡槽(7),所述铁框(1)的两端开设有内槽(6),内槽(6)上端连接有和插口(8)相配合的插杆(5),胶框(2)内壁连接有背光源组,所述背光源组包括有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导光板(3)上端设有一对和卡槽(7)相对应的卡扣(14),背板(11)上设有一对灯板(13),灯板(13)上连接有若干led灯(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和铁框(1)内壁相连接的fpc双面胶(9),所述胶框(2)的内侧壁两端分别设有与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相连接的fpc双面胶(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8)和插杆(5)紧密相贴合,且均为矩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下端的内槽(6)剩余部分采用塑胶(4)进行灌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反射片(10)和背板(11)三者相平行,且两端壁平整贴附于胶框(2)内壁上。

技术总结
防脱离的胶铁一体化背光源,包括有铁框,铁框内嵌入有胶框,胶框两端内壁设有插口,胶框上端内壁设有卡槽,所述铁框的两端开设有内槽,内槽上端连接有和插口相配合的插杆,胶框内壁连接有背光源组,所述背光源组包括有导光板、反射片和背板,导光板上端设有一对和卡槽相对应的卡扣,背板上设有一对灯板,灯板上连接有若干LED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的组装工序较为复杂以及单纯采用卡合扣位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位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位的固定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陈明波 陈本亮 曾猛 陈照涛 胡光辉 于龙 宋宪辉 严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