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4907发布日期:2022-12-17 13: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顶灯透镜的制作方法
一种吸顶灯透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透镜。
[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的led灯板中led灯以及驱动元件均设置于顶板顶面上,而吸顶灯透镜盖合后只覆盖于led灯板的le灯区域内,不能覆盖整个led灯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led灯板与透镜之间容易出现移位,使得灯光不能通过透镜后射出,影响照明范围和照明亮度;部分led灯板的元件设置于灯板背面上,此需要在灯壳上设置对应的结构容纳led灯板背面的元件,提高了生产成本以及增加生产工序。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吸顶灯透镜。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设于led灯板上的板体,板体顶面上设有多个凸起且透明的镜体,板体底面位于镜体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的led灯容置腔,板体一侧连接有向上凸起的棱台,棱台上与板体连接的侧面为倾斜侧面,板体底面位于棱台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板元件的灯板元件容置腔,棱台一侧设有供led灯板引线穿过的引线凹口,板体、棱台的侧边设有向下设置用于固定led灯板的围边。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棱台与板体连接的倾斜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5-35度。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棱台上侧面的宽度范围为9.5-10cm;棱台下侧面的宽度范围为25.5-26cm;棱台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高度范围为11.8-12.1cm。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板体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led灯板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板体定位柱。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围边上设有多个将板体和棱台固定于灯壳上的卡块。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为多个且为球状镜体。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为11个。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以板体中心为圆心排列成圆形阵列。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板体中心设有避让孔。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本实用新型设置板体和棱台,通过板体盖合于led灯板的led灯区域以及通过棱台盖合于led灯板的元件区域,实现了吸顶灯透镜完全盖合于 led灯板上,并通过围边使吸顶灯透镜与led灯板之间相互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照明;棱台与板体的连接侧面为倾斜侧面,可减少led灯光发出的光线被遮挡,实现led灯光的最大利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0]
如图1-2所示,一种吸顶灯透镜,包括有盖设于led灯板上的板体1,其中led灯板的led灯和元件设置于灯板顶面上;板体1顶面上设有多个凸起且透明的镜体2,板体1底面位于镜体2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 灯的led灯容置腔3,板体1一侧连接有向上凸起的棱台4,棱台4上与板体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侧面,板体1底面位于棱台4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板元件的灯板元件容置腔5,棱台4一侧设有供led灯板引线穿过的引线凹口6,板体1、棱台4的侧边设有向下设置用于固定led 灯板的围边8。
[0021]
组装时,将吸顶灯透镜的板体1和棱台4分别盖合在led灯板的led 灯区域和元件区域上,此时led灯板顶面上的led灯分别设置于板体1 背面的led灯容置腔3内,led灯板顶面上的元件设置于棱台4背面的灯板元件容置腔5内,同时围边8将led灯板的四侧侧边分别包围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吸顶灯透镜与led灯板相互间出现移位,使得led灯光不能穿过镜体2后射出,影响照明范围和亮度;其中棱台4上与板体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侧面,可棱台4减少对led灯光的遮挡;led灯板元件侧的引线可通过棱台4侧面的引线凹口6引出。
[0022]
具体地,棱台4与板体1连接的倾斜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5-35度;棱台4上侧面的宽度范围为9.5-10cm;棱台4下侧面的宽度范围为25.5-26cm;棱台4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高度范围为 11.8-12.1cm。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规格的棱台4可最大化减少对led灯光的遮挡,适用于不同场景适用的吸顶灯中。
[0023]
如图2所示,板体1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led灯板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板体定位柱7,实现了led灯板与吸顶灯透镜之间相互固定;板体 1中心设有避让孔10,避让孔10用于在安装过程中,为外界的部件提供避让的空间,或者用于供螺栓贯穿,让螺栓与外界的螺孔螺接实施固定。
[0024]
如图1-2所示,围边8上设有多个将板体1和棱台4固定于灯壳上的卡块9,通过卡块9可将板体1和棱台4固定于灯壳上,以及将led灯板封闭于灯壳上。
[0025]
如图1所示,镜体2为多个且为球状镜体,最大化利用led灯光,提高照明范围;镜体2为11个;镜体2以板体1中心为圆心排列成圆形阵列,进一步增大了led灯光的照明范围和照明亮度。
[0026]
板体1中心设有避让孔10。
[0027]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设于led灯板上的板体(1),板体(1)顶面上设有多个凸起且透明的镜体(2),板体(1)底面位于镜体(2)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的led灯容置腔(3),板体(1)一侧连接有向上凸起的棱台(4),棱台(4)上与板体(1)连接的侧面为倾斜侧面,板体(1)底面位于棱台(4)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板元件的灯板元件容置腔(5),棱台(4)一侧设有供led灯板引线穿过的引线凹口(6),板体(1)、棱台(4)的侧边设有向下设置用于固定led灯板的围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棱台(4)与板体(1)连接的倾斜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25-3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棱台(4)上侧面的宽度范围为9.5-10cm;棱台(4)下侧面的宽度范围为25.5-26cm;棱台(4)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高度范围为11.8-12.1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板体(1)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led灯板定位孔插接固定的板体定位柱(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围边(8)上设有多个将板体(1)和棱台(4)固定于灯壳上的卡块(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2)为多个且为球状镜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2)为11个。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镜体(2)以板体(1)中心为圆心排列成圆形阵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灯透镜,其特征在于:板体(1)中心设有避让孔(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顶灯透镜,包括有盖设于LED灯板上的板体,板体顶面上设有多个凸起且透明的镜体,板体底面位于镜体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的LED灯容置腔,板体一侧连接有向上凸起的棱台,棱台上与板体连接的侧面为倾斜侧面,板体底面位于棱台位置上设有内陷用于容置LED灯板元件的灯板元件容置腔,棱台一侧设有供LED灯板引线穿过的引线凹口,板体、棱台的侧边设有向下设置用于固定LED灯板的围边,通过板体盖合于LED灯板的LED灯区域以及通过棱台盖合于LED灯板的元件区域,实现了吸顶灯透镜完全盖合于LED灯板上,并通过围边使吸顶灯透镜与LED灯板之间相互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照明。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照明。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影响照明。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成 郭柳建 王源 杨伟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邦孚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