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7361发布日期:2023-06-28 09: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电筒。


背景技术:

1、手电筒,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目前,电筒作为一种照明设备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易于携带的手电筒也经常被使用人员带到户外使用。

2、在使用手电筒时,使用者只能手持手电筒对周围进行照明,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其他的双手操作并需要对手电筒进行固定时,只能将手电筒平放在地上,由于手电筒的聚光性与圆柱筒身设置,平放时照明效果不佳且容易晃动,根据一项专利公告号为cn214890574u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其中提出了一种散热型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手电筒握持杆、手电筒灯头、照明灯、补光灯、调节支撑组件和散热装置,该技术中通过调节支撑组件实现了手电筒可以进行稳定摆放的问题,但是在使用中由于调节支撑组件是裸露在外的,使得手电筒不仅在正常使用的时候难以握持,同时还破坏了手电筒的整体美观性,因此,提出一种多功能手电筒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具有手电筒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整体美观性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包括一手电筒本体、一连接转筒、一限位外筒、一限位内筒、一升降内托、一固定组件;其中

3、所述手电筒本体包括灯头部、握持部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池组,电池组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中段;

4、所述连接转筒转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尾端,所述限位外筒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转筒的一端,所述限位内筒位于所述限位外筒内且穿过所述限位外筒与所述连接转筒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内托转动于所述限位内筒内,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设于所述升降内托上;

5、所述连接转筒、所述限位外筒、所述限位内筒用于相互配合调节所述升降内托与所述固定组件的伸缩距离,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手电筒本体固定在地面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转筒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嵌合环及一内嵌环,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尾端内圆周面环绕开设有一嵌合槽,所述嵌合环转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嵌合槽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外筒的一端内圆周面环绕其轴心开设有一内凹环供所述内嵌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外筒的内圆周面还开设有两道呈螺纹曲线的限位内纹,两所述限位内纹呈镜像对称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内筒的外圆周面上呈镜像对称的贯穿开设有两限位滑槽,两所述限位滑槽均呈z字型开设且中段为矩形,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槽的上端还贯穿开设有一矩形缺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内托的外圆周面一体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柱,两所述限位柱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限位滑槽延伸至相邻一个所述限位内纹内,所述限位内纹开设宽度与所述限位柱直径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连接基板、两固定插杆、两连接环柄、一连接轴以及一限位槽板,所述连接基板呈山字形状且中段一体连接有一限位槽板,所述限位槽板上贯穿开设有一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设有一连接轴,两所述固定插杆上端部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于所述连接基板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槽板的两侧,两所述连接基板对立面上均一体设有一转轴且分别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环柄的一端,两所述连接环柄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轴上,两个所述固定插杆的端部均为尖锐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电筒本体的尾端设置有一小于自身直径的环圈且通过环圈可拆卸的卡合连接有一闭合盖,所述闭合盖将所述限位外筒、所述连接转筒包围在内。

12、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手电筒,通过设置的连接转筒、限位外筒、限位内筒之间的连接限位配合,可使得位于限位内筒内的升降内托实现螺旋式的上升或下降,最终使得固定组件可在限位内筒内进行伸出或回缩,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当使用者需要将手电筒进行固定时,通过将固定组件内的两个固定插杆拉出并通过其尖锐的端部便可将手电筒插设在地面上保持稳定,当不需要使用固定组件时,只需要反向转动连接转筒,便可实现固定组件在限位内筒内的回缩,通过闭合盖的遮蔽,使得手电筒本体在实现稳定的同时,可保证自身的整体美观度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电筒本体(1)、一连接转筒(2)、一限位外筒(3)、一限位内筒(4)、一升降内托(5)、一固定组件(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筒(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嵌合环(21)及一内嵌环(22),所述手电筒本体(1)的尾端内圆周面环绕开设有一嵌合槽,所述嵌合环(21)转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1)的嵌合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外筒(3)的一端内圆周面环绕其轴心开设有一内凹环供所述内嵌环(2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外筒(3)的内圆周面还开设有两道呈螺纹曲线的限位内纹(31),两所述限位内纹(31)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内筒(4)的外圆周面上呈镜像对称的贯穿开设有两限位滑槽(41),两所述限位滑槽(41)均呈z字型开设且中段为矩形,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滑槽(41)的上端还贯穿开设有一矩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托(5)的外圆周面一体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柱(51),两所述限位柱(51)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限位滑槽(41)延伸至相邻一个所述限位内纹(31)内,所述限位内纹(31)开设宽度与所述限位柱(51)直径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一连接基板(61)、两固定插杆(62)、两连接环柄(63)、一连接轴(64)以及一限位槽板(65),所述连接基板(61)呈山字形状且中段一体连接有一限位槽板(65),所述限位槽板(65)上贯穿开设有一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设有一连接轴(64),两所述固定插杆(62)上端部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转动于所述连接基板(61)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槽板(65)的两侧,两所述连接基板(61)对立面上均一体设有一转轴且分别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环柄(63)的一端,两所述连接环柄(63)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轴(64)上,两个所述固定插杆(62)的端部均为尖锐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本体(1)的尾端设置有一小于自身直径的环圈且通过环圈可拆卸的卡合连接有一闭合盖(7),所述闭合盖(7)将所述限位外筒(3)、所述连接转筒(2)包围在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属于照明领域,包括手电筒本体、连接转筒、限位外筒、限位内筒、升降内托、固定组件;其中所述手电筒本体包括灯头部、握持部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池组,电池组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手电筒本体的中段。本技术的多功能手电筒,具有手电筒稳定性高、使用方便、整体美观性高的优点,实现了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当使用者需要将手电筒进行固定时,通过将固定组件内的两个固定插杆拉出并通过其尖锐的端部便可将手电筒插设在地面上保持稳定,当不需要使用固定组件时,只需要反向转动连接转筒,便可实现固定组件在限位内筒内的回缩,通过闭合盖的遮蔽,使得手电筒本体在实现稳定的同时,可保证自身的整体美观度。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飞,林芝丽,何夜明,李世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中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