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6166发布日期:2023-05-07 01:2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防眩光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投光灯构造,尤其是一种防眩光投光灯。


背景技术:

1、专利号为201520618493.5、名称为:防眩光投光灯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于2015年12月16日,其结构包括钢化玻璃面板罩、灯体外壳、防眩光罩、led透镜、led光源基板、灯体底壳,所述灯体外壳与灯体底壳无缝固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灯体,所述灯体外壳上表面开有透光部,所述钢化玻璃面板罩位于所述灯体外壳上表面透光部,所述防眩光罩、led透镜、led光源基板依次在灯体内固定连接。通过对防眩光投光灯内每个独立灯体上安装格栅,使得原本60°斜视就产生明显眩光的投光灯,现在只有在5°斜视或者直视投光灯的时候才会产生明显眩光,这样的设计使得防眩光投光灯对人的影响减低到最小,使得桥梁上的车辆行驶更为安全。该防眩光投光灯的透镜、反光板和防眩光罩分别设置,导致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小型化,而且反光板和防眩光罩分开的构造不利于光线的聚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眩光投光灯,该防眩光投光灯上设置对应于局部发光芯片的多个透明防眩光件,使透明防眩光件与反光板紧密结合,结构更加紧凑,充分同时防眩光和集聚光线的作用。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眩光投光灯,包括壳体,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发光芯片,发光芯片区域设置有反光板,其特征是:所述反光板上对应发光芯片开设有透光孔,透光孔处安装有透明防眩光件。

3、优选的,所述防眩光件为可防眩晕的球纳米材料体。

4、优选的,所述透明防眩光件为整体呈板状的防眩光透明板,防眩光透明板上对应发光芯片对应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球体,半球体卡入所述反光板的透光孔。

5、优选的,所述透明防眩光件与所述发光芯片一一上下对应设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该防眩光投光灯上设置对应于局部发光芯片的多个透明防眩光件,能够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利用对应于发光芯片进行密集分布的透明防眩光件实现全面的防眩光处理,使透明防眩光件与反光板紧密结合,结构更加紧凑,充分发挥同时防眩光和集聚光线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投光灯,包括壳体(1),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发光芯片(2),发光芯片(2)区域设置有反光板(3),其特征是:所述反光板(3)上对应发光芯片(2)开设有透光孔(4),透光孔(4)处安装有透明防眩光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投光灯,其特征是:所述防眩光件为可防眩晕的球纳米材料体(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投光灯,其特征是:所述透明防眩光件为整体呈板状的防眩光透明板(6),防眩光透明板(6)上对应发光芯片(2)对应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球体,半球体卡入所述反光板(3)的透光孔(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光投光灯,其特征是:所述透明防眩光件与所述发光芯片(2)一一上下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眩光投光灯,其特征是:所述透明防眩光件与所述发光芯片(2)一一上下对应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投光灯,包括壳体,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发光芯片,发光芯片区域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上对应发光芯片开设有透光孔,透光孔处安装有透明防眩光件。该防眩光投光灯上设置对应于局部发光芯片的多个透明防眩光件,能够在不增加体积的前提下,利用对应于发光芯片进行密集分布的透明防眩光件实现全面的防眩光处理,使透明防眩光件与反光板紧密结合,结构更加紧凑,充分发挥同时防眩光和集聚光线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雨佳,卢举,史赶超,张茂林,陈国洪,郑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萤尔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