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2004发布日期:2023-04-19 22:2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大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摩托车技术的发展,现在摩托车包括燃油的和电能驱动的摩托车。摩托车是一种体型较小、速度较快的交通工具,因此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夜间驾驶摩托车,夜间行车经常遇到灯光使用不规范的司机,现在的车灯在夜晚比较明亮,照射到司机的眼睛时会出现本能反应的闭眼,造成了驾驶安全隐患。摩托车通常都是设有前后减震器,特别是跑车、赛车型摩托车,其减震效果通常较好。由于驾驶员的体重不同,当驾驶员坐上摩托车时,摩托车的车头是略微向上翘起一点,或者在行车过程中突然加速也有导致车头翘起的现象,导致摩托车的大灯照射的俯仰角发生改变,使得摩托车大灯的照射俯仰角不是较好的角度,影响夜间骑行的照明,或者导致灯光照射对向行驶的车辆,。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包括灯底壳、灯中壳、灯体、灯罩、电源组件、控制板。灯体固定于一支架上,该支架的两侧中部水平位置设有球头连接端。所述灯中壳的内左右侧壁中部设有卡接位,卡接位内设有硬塑连接块,硬塑连接块内侧设有连接孔,球头连接端插接于连接孔内。支架的上端中部设有一连接口,连接口内设有一塑料膨胀卡扣。

2、塑料膨胀卡扣为中心设有内螺纹连接孔的卡扣座体,卡扣座体前端为两个分别向外侧设有斜面卡勾的卡勾部,卡勾部内侧之间形成竖直方向的“v”口。所述灯底壳上设有一电机容置腔,电机容置腔内置入一减速电机,电机容置腔的宽度适配减速电机的宽度,电机容置腔的高度比减速电机的高度高3~5mm,电机容置腔的前端设有椭圆孔,减速电机的转轴穿出椭圆孔,转轴前端焊接一螺丝杆,螺丝杆与塑料膨胀卡扣通过其内螺纹连接孔连接;所述支架上端在连接口侧边位置上设有一水平仪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减速电机与控制板连接,控制板设有蓝牙模块。减速电机驱动螺丝杆转动,支架绕球头连接端作圆周运动实现调整灯体俯仰角。

3、进一步所述塑料膨胀卡扣由前端依次套设有一金属框件和硅胶圈,套设有金属框件和硅胶圈的塑料膨胀卡扣再从连接口的后侧穿入,卡勾部卡接于连接口处。

4、进一步所述灯体上设有一固定框架,灯体与固定框架螺丝固定,固定框架层叠于支架上通过螺丝固定。

5、进一步所述卡接位上下设有相向抱合的“l”形卡扣,卡接位内设有连接柱,硬塑连接块插接于卡接位内,硬塑连接块后侧设有对接连接柱的螺丝连接孔,通过螺丝将硬塑连接块与连接柱固定。

6、进一步所述灯中壳内上下侧位置设置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第二行程限位开关,第一行程限位开关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7、支架通过减速电机转轴带动的螺丝杆转动,螺丝杆从支架上端的塑料膨胀卡扣的内螺纹连接孔顺时针旋转,支架绕球头连接端作圆周运动,灯体往上仰起一点。减速电机带动螺丝杆逆时针旋转,支架绕球头连接端作圆周运动,灯体往下俯一点,从而调节灯体的俯仰角。由于塑料膨胀卡扣竖直方向的“v”口,及电机容置腔的高度比减速电机的高度高3~5mm,电机容置腔前端的是椭圆孔。所以在调整过程中,减速电机是可以配合支架活动时候,在减速电机上下方向上下翘活动。上下翘活动的幅度0至5度之间,由于幅度小,以及在塑料膨胀卡扣的“v”口有一定的膨胀系数,减速电机在驱动支架带动灯体调节俯仰角的时候,减速电机不会卡死。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使用在摩托车上的,特别是跑车或赛车型燃油或电动摩托车,实现减速电机驱动螺丝杆带动安装有灯体的支架绕球头连接端作圆周运动,调整灯体的俯仰角。配合水平仪传感器监测,控制板接收到水平仪传感器的参数对应输出控制减速电机的指令,自动调整灯体俯仰角在较优的范围,使得灯的照射距离,照射范围达到较佳的效果,从而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包括灯底壳(1)、灯中壳(2)、灯体(3)、灯罩(4)、电源组件、控制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3)固定于一支架(6)上,该支架(6)的两侧中部水平位置设有球头连接端(61);所述灯中壳(2)的内左右侧壁中部设有卡接位(21),卡接位(21)内设有硬塑连接块(5),硬塑连接块(5)内侧设有连接孔(52),球头连接端(61)插接于连接孔(52)内;所述支架(6)的上端中部设有一连接口,连接口内设有一塑料膨胀卡扣(7),塑料膨胀卡扣(7)为中心设有内螺纹连接孔的卡扣座体(71),卡扣座体(71)前端为两个分别向外侧设有斜面卡勾的卡勾部(72),卡勾部(72)内侧之间形成竖直方向的“v”口(73);所述灯底壳(1)上设有一电机容置腔(10),电机容置腔(10)内置入一减速电机(8),电机容置腔(10)的宽度适配减速电机(8)的宽度,电机容置腔(10)的高度比减速电机(8)的高度高3~5mm,电机容置腔(10)的前端设有椭圆孔(11),减速电机(8)的转轴穿出椭圆孔(11),转轴前端焊接一螺丝杆(81),螺丝杆(81)与塑料膨胀卡扣(7)通过其内螺纹连接孔连接;所述支架(6)上端在连接口侧边位置上设有一水平仪传感器(9),水平仪传感器(9)、减速电机(8)与控制板(12)连接,控制板(12)设有蓝牙模块;减速电机(8)驱动螺丝杆(81)转动,支架(6)绕球头连接端(61)作圆周运动实现调整灯体(3)俯仰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膨胀卡扣(7)由前端依次套设有一金属框件(74)和硅胶圈(75),套设有金属框件(74)和硅胶圈(75)的塑料膨胀卡扣(7)再从连接口的后侧穿入,卡勾部(72)卡接于连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3)上设有一固定框架(13),灯体(3)与固定框架(13)螺丝固定,固定框架(13)层叠于支架(6)上通过螺丝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位(21)上下设有相向抱合的“l”形卡扣(23),卡接位(21)内设有连接柱(22),硬塑连接块(5)插接于卡接位(21)内,硬塑连接块(5)后侧设有对接连接柱(22)的螺丝连接孔(51),通过螺丝将硬塑连接块(5)与连接柱(2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中壳(2)内上下侧位置设置有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4)、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5),第一行程限位开关(24)和第二行程限位开关(25)与控制板(1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感应调节俯仰角的摩托车大灯结构,包括灯底壳、灯中壳、灯体、灯罩、电源组件、控制板。灯体固定于一支架上,支架的两侧中部水平位置设有球头连接端。支架的上端中部设有一连接口,连接口内设有一塑料膨胀卡扣。灯底壳上设有一电机容置腔,电机容置腔的宽度适配减速电机的宽度,电机容置腔的高度比减速电机的高度高3~5mm,电机容置腔的前端设有椭圆孔。减速电机的转轴穿出椭圆孔,转轴前端焊接一螺丝杆,螺丝杆与塑料膨胀卡扣连接。支架上端在连接口侧边位置上设有一水平仪传感器,水平仪传感器、减速电机与控制板连接。减速电机驱动螺丝杆转动,支架绕球头连接端作圆周运动实现调整灯体俯仰角。

技术研发人员:林翠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翠晓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