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7639发布日期:2023-04-05 14: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向灯,具体是一种转向灯。


背景技术:

1、现有的转向灯大多是导光件、上盖、底壳相互连接,目前导光件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粘在底壳内,或者采用设置边缘、将边缘夹持在上盖和底壳之间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容易脱胶,第二种方式容易在受到外力时脱离底壳,都会导致导光件的安装不稳定,严重的会让转向灯灯光发生闪烁、不稳定等等问题,从而影响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灯,本实用新型将导光件与底壳利用卡勾连接,保证导光件的稳定性,配合线路板的卡槽同时能够保证线路板不会位移,也节省导光件的安装空间,解决导光件安装时的干涉问题,使得导光效果好,灯光效果好。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灯,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盖、底壳、连接柄;

3、所述透明盖内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底壳内壁开设有勾槽,所述卡勾伸入到所述底壳内并勾住所述勾槽;

4、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承载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圆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勾穿过所述卡槽后勾住所述勾槽。

5、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盖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内凸缘,所述底壳的一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外凸缘,所述内凸缘伸入到所述外凸缘内。

6、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缘的外周设置有装饰圈,所述外凸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装饰圈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到所述定位槽内。

7、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缘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装饰圈的内壁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件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透明盖的盲孔内,另一端伸出到盲孔外,且伸出的端部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端部设置所述卡勾。

9、进一步地,所述底壳内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线路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固定孔利用螺栓连接。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在导光件上设置卡勾,在底壳内设置勾槽,能够实现卡接连接,不需要螺栓连接,不需要胶水连接,也不需要夹持结构,安装稳定;

12、本实用新型在线路板上设置卡槽,能够让导光件的卡勾穿过后固定在底壳内,防止导光件和线路板干涉;

13、本实用新型将线路板采用螺栓的形式固定,线路板的卡槽既能够让导光件的卡勾穿过,又能够利用螺栓的固定结构将导光件进行限位。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盖(1)、底壳(5)、连接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内凸缘(101),所述底壳(5)的一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外凸缘(501),所述内凸缘(101)伸入到所述外凸缘(5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501)的外周设置有装饰圈(2),所述外凸缘(501)开设有定位槽(502),所述装饰圈(2)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凸起(201),所述定位凸起(201)卡到所述定位槽(5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501)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条(506),所述凸条(506)与所述装饰圈(2)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3)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透明盖(1)的盲孔内,另一端伸出到盲孔外,且伸出的端部设置有延长杆(302),所述延长杆(302)的端部设置所述卡勾(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5)内设置有固定孔(504),所述线路板(4)开设有通孔(403),所述通孔(403)和所述固定孔(504)利用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灯,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盖、底壳、连接柄;所述透明盖内设置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端部设置有卡勾,所述底壳内壁开设有勾槽,所述卡勾伸入到所述底壳内并勾住所述勾槽;所述底壳内设置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承载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的圆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勾穿过所述卡槽后勾住所述勾槽。本技术将导光件与底壳利用卡勾连接,保证导光件的稳定性,配合线路板的卡槽同时能够保证线路板不会位移,也节省导光件的安装空间,解决导光件安装时的干涉问题,使得导光效果好,灯光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满金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启晨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