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3420发布日期:2023-06-01 18:3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警灯,特指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


背景技术:

1、警灯是放置在警车上用于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且警灯的结构包括壳体和各种电子设备,其中警示灯是设置在壳体上,而且壳体与警示灯之间是有缝隙,且该缝隙是位于警示灯一圈的。所以在雨天的时候或者是冲洗警车的时候,此时的水是会从壳体与警示灯之间的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进而影响内部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通过缓冲区一的设置,从而当水进入到警示灯与顶壳或/和底壳之间时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水压并避免水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而且位于缓冲区一的水会沿着卡槽进入到底壳并从排水孔流出,进而避免积水,并且也是进一步避免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这是因为水会缓冲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排而不是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故解决壳体与警示灯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水进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包括顶壳和底壳,且顶壳和底壳之间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周侧开设有卡槽,且顶壳底部和底壳顶部均位于警示灯的卡槽内;所述顶壳底部与卡槽之间和底壳顶部与卡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区一,且缓冲区一用于水流的缓冲,所述底壳底部开设有排水孔,且位于缓冲区一的水会沿着卡槽进入到底壳并从底壳流出。

4、优选地,所述卡槽向外侧内凹成型所述缓冲区一,且缓冲区一位于顶壳外侧与卡槽之间和底壳外侧与卡槽之间。

5、优选地,所述警示灯包括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和内壳之间为灯源和密封圈;

6、所述外壳内侧开设所述缓冲区一,且外壳在缓冲区一内侧设置有凸板二,并且内壳在靠近外壳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放置槽,且凸板二位于放置槽内并与密封圈抵接。

7、优选地,所述底壳包括铝底板和位于铝底板周侧的底盖,且底盖底部在铝底板周侧设置有隔板一,所述铝底板顶部设置有挡边,且隔板一与挡边之间设置有用于水流的缓冲的缓冲区二,并且底盖底部在隔板一与挡边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二,且水流经隔板二并与隔板二碰撞从而降低水压。

8、优选地,所述隔板二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挡边一侧,且另一个位于缓冲区二中部。

9、优选地,所述底盖包括中底板和位于中底板两侧的侧底板,其中两个侧底板位于铝底板左右两侧,且中底板中部位于铝底板上方,并且中底板两侧位于铝底板前后两侧。

10、优选地,所述侧底板内侧设置有凸条三,且凸条三顶部设置有台阶面,并且中底板外侧设置有放置于台阶面上的凸块一;

11、或/和,所述侧底板内侧开设有凹槽,且中底板外侧设置凸板一,并且凸板一位于凹槽内。

12、优选地,所述顶壳包括中顶板和位于中顶板两侧的侧顶板,且侧顶板内侧设置有凸条二,并且侧顶板在凸条二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二,所述中顶板侧壁设置有凸条四,且凸条四位于凸条二和凸块二之间。

1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区一的设置,从而当水进入到警示灯与顶壳或/和底壳之间时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水压并避免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而且位于缓冲区一的水会沿着卡槽进入到底壳并从排水孔流出,进而避免积水,并且也是进一步避免水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这是因为水会缓冲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排而不是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

15、2、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的缓冲区一是位于顶壳外侧与卡槽之间和底壳外侧与卡槽之间,所以警灯在缓冲区一一侧是可通过顶壳或/和底壳起到阻挡水或/和灰尘的进入。

16、3、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是通过缓冲区二的设置,并配合隔板二的设置,从而降低水压,进而避免水流从铝底板边缘处跃升进入至警灯内部。

17、4、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是通过设置两个隔板二,其中一个位于挡边一侧,且另一个位于缓冲区二中部,从而逐步降低水压,进一步防水水流从铝底板边缘处跃升进入至警灯内部。

18、5、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是通过设置凸条四位于凸条二和凸块二之间的结构,即在板与板连接处增加定位结构,从而通过板与板之间相互限定,进而确保相邻两个板之间端面的平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壳(1)和底壳(2),且顶壳(1)和底壳(2)之间设置有警示灯(4),所述警示灯(4)周侧开设有卡槽(41),且顶壳(1)底部和底壳(2)顶部均位于警示灯(4)的卡槽(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1)向外侧内凹成型所述缓冲区一(42),且缓冲区一(42)位于顶壳(1)外侧与卡槽(41)之间和底壳(2)外侧与卡槽(4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4)包括外壳(43)和内壳(44),且外壳(43)和内壳(44)之间为灯源和密封圈(4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包括铝底板(22)和位于铝底板(22)周侧的底盖,且底盖底部在铝底板(22)周侧设置有隔板一(23),所述铝底板(22)顶部设置有挡边(221),且隔板一(23)与挡边(221)之间设置有用于水流的缓冲的缓冲区二(24),并且底盖底部在隔板一(23)与挡边(2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二(25),且水流经隔板二(25)并与隔板二(25)碰撞从而降低水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二(25)为两个,其中一个位于挡边(221)一侧,且另一个位于缓冲区二(24)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中底板(26)和位于中底板(26)两侧的侧底板(27),其中两个侧底板(27)位于铝底板(22)左右两侧,且中底板(26)中部位于铝底板(22)上方,并且中底板(26)两侧位于铝底板(22)前后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底板(27)内侧设置有凸条三(271),且凸条三(271)顶部设置有台阶面(272),并且中底板(26)外侧设置有放置于台阶面(272)上的凸块一(261);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1)包括中顶板(13)和位于中顶板(13)两侧的侧顶板(14),且侧顶板(14)内侧设置有凸条二(141),并且侧顶板(14)在凸条二(141)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二(142),所述中顶板(13)侧壁设置有凸条四(131),且凸条四(131)位于凸条二(141)和凸块二(14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警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连接处疏水结构,包括顶壳和底壳,且顶壳和底壳之间设置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周侧开设有卡槽,且顶壳底部和底壳顶部均位于警示灯的卡槽内;所述顶壳底部与卡槽之间和底壳顶部与卡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区一,所述底壳底部开设有排水孔,且位于缓冲区一的水会沿着卡槽进入到底壳并从底壳流出。因而当水进入到警示灯与顶壳或/和底壳之间时,缓冲区一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水压并避免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而且位于缓冲区一的水会沿着卡槽进入到底壳并从排水孔流出,进而避免积水,并且也是进一步避免水水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这是因为水会缓冲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排而不是从缝隙进入到警灯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群,阮成杨,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