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3142发布日期:2024-02-07 13:0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等结构,为了降低背光模组的灯板成本,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对插式灯板,对插式灯板是通过在同一个基板上制作多个灯板并进行切割得到,从而降低成本,但是现有对插式灯板上的发光单元的间距较大,容易导致灯影问题的出现,从而较难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显示产品。

2、因此,亟需一种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发光单元的间距较大,制作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灯板,包括:

3、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一连接部及多个主体部,各所述主体部凸出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边上,所述主体部包括一本体子部及与所述本体子部连接的多个凸出子部,多个所述凸出子部凸出设置于所述本体子部的侧边上;

4、发光单元和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单元的控制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控制单元,至少部分所述本体子部对应设置有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发光单元。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同一所述主体部中,相邻两个所述凸出子部之间构成一凹陷子部,所述凸出子部和所述凹陷子部的轮廓相同。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子部的轮廓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凸字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子部的轮廓为凸字形,所述凸出子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连接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本体子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二子部的交界处。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为mini led,所述控制单元为驱动芯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发光单元与控制单元的数量比在1至4之间。

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灯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12、提供第一基板;

13、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包括控制单元和发光单元的发光器件部;

14、将所述第一基板分割为至少两个第二基板;

15、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一连接部及多个主体部,各所述主体部凸出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侧边上,所述主体部包括一本体子部及与所述本体子部连接的多个凸出子部,多个所述凸出子部凸出设置于所述本体子部的侧边上,至少部分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控制单元,至少部分所述本体子部对应设置有所述控制单元或所述发光单元。

1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17、背板;

18、灯板,所述灯板固定在所述背板之上,所述灯板为任一上述的灯板或由上述的灯板的制作方法所制作而成;

19、光扩散板,所述光扩散板设置于所述灯板之上。

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任一上述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

21、本申请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基板的主体部进行优化,在与本体子部的侧边上设置凸出子部,可以在凸出子部上设置发光单元或控制单元,从而减小相邻两个主体部之间的发光单元的间距,降低制作成本,改善发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主体部中,相邻两个所述凸出子部之间构成一凹陷子部,所述凸出子部和所述凹陷子部的轮廓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的轮廓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凸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的轮廓为凸字形,所述凸出子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连接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本体子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第二子部的交界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为mini led,所述控制单元为驱动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比在1至4之间。

8.一种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灯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该灯板包括基板、发光单元和用于控制该发光单元的控制单元,该基板包括一连接部及多个主体部,各该主体部凸出设置于该连接部的侧边上,该主体部包括一本体子部及与该本体子部连接的多个凸出子部,多个该凸出子部凸出设置于该本体子部的侧边上,至少部分该凸出子部设置有该发光单元或该控制单元,至少部分该本体子部对应设置有该控制单元或该发光单元;本申请通过将基板的主体部进行优化,在与本体子部的侧边上设置凸出子部,可以在凸出子部上设置发光单元或控制单元,从而减小相邻两个主体部之间的发光单元的间距,降低制作成本,改善发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刘琼,辛武根,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