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及光线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5596发布日期:2024-01-16 12:4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及光线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车灯,尤其是一种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及光线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灯具已经越来越广泛应用,如在两轮车、汽车;现在市场上的两轮车前照灯,一般都会集合近光、远光、前位置灯,以提升车辆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

2、受限于车辆规格,灯具体积一般不会做太大,灯具散热便是极大的考验;尤其兼具远、近光、前位置灯功能时,需要对灯具驱动较大功率,此时便会产生较大热量,而且由于整体防水防尘要求一般将散热器内置在灯体内,形成死循环散热结构,热累积在灯体内部无法有效散开,长此以往,便会严重光衰影响产品使用寿命、更换不及时就会影响行车安全。

3、杂散光控制也一直是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合理高效的杂散光控制既不会增加成本,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及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及光线优化方法,具有成本合理、高光效、散热效果好、杂散光干净的优势。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包括主灯光源、与主灯光源匹配的主灯修光组件;位置灯光源、与位置灯光源匹配的位置灯修光组件,

4、所述主灯光源包括共面安装的远光灯珠、近光灯珠,

5、主灯修光组件包括:

6、透镜组,安装在光源的发光一侧,

7、光阑,安装在透镜组之间,承接初步聚光后的光线,

8、所述透镜组、光阑上均设置消光纹,主灯修光组件的发光一侧还成型有火山口凸起结构,火山口凸起结构环设在透镜组出光面周围,高于透镜组设置;

9、所述位置灯修光组件包括:

10、前位置灯板,安装在车灯内,位置灯光源安装在前位置灯板上,

11、前位置灯扩散板,位于位置灯光源的发光侧,

12、前位置灯厚壁件,采用中空设计,并安装在前位置灯扩散板的出光侧;所述前位置灯厚壁件上作消光纹,朝向前进方向的端面上作珠面配光设计。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4、所述透镜组包括同心安装的一次透镜和二次透镜,

15、二次透镜的凸度、直径均大于一次透镜的凸度、直径,

16、二次透镜的轮廓位置成型有翻边,

17、所述二次透镜的翻边外侧、凸面、平面上均成型有消光纹。

18、光阑位于一次透镜和二次透镜之间;光阑为环形件,光阑出光面的环形轮廓内壁,倒角形成导光坡面。

19、光阑外表面成型有消光纹,光阑的遮光角度大于20°。

20、车灯上安装有主装饰框;主装饰框包含火山口凸起结构,火山口凸起结构所阻碍的太阳光入射角范围大于45°。

21、所述前位置灯厚壁件成型在前位置灯扩散板上,前位置灯厚壁件为中空件。

22、位置灯光源与前位置灯扩散板之间形成第一透光空间,前位置灯扩散板与前位置灯厚壁件之间形成第二透光空间,

23、位置灯光源所发出光线依次经过第一透光空间、第二透光空间逐级扩散。

24、前位置灯厚壁件包括主出光面和侧出光面,主出光面作珠面配光设计,侧出光面成型有消光纹。

25、车灯整体包括作为安装基准的底壳,在底壳上面向车身的一侧安装外置式散热器,在底壳的出光面处的v形区域设有前位置灯板、位置灯扩散板、位置灯厚壁件、主装饰框,主装饰框外设灯罩,

26、主灯光源安装在底壳上,位置灯光源呈v形阵列于主灯光源外周。

27、一种利用上述两轮车前照灯结构优化光线的方法,优化过程如下:

28、主灯光源发光,

29、主灯光源所发出的灯光向前经过一次透镜聚光,

30、经过一次透镜聚光后的光线经过二次透镜,斜向的光线照射至光阑、二次透镜处,光线中的杂散光被消光纹模糊化,降低折射和漫反射的杂散光影响,经二次透镜后的光线为最终从车灯发出的光线;

31、位置灯光源发光,

32、前位置灯扩散板将位置灯光源所发光线扩散均匀,

33、经前位置灯扩散板扩散后的光线经过前位置灯厚壁件将光线导出,光线在前位置灯厚壁件的珠面配光出光面上进行二次扩散,同时被前位置灯厚壁件的消光纹模糊处理杂散光,获得直射位置光。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5、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光阑位置做配光设计,光学面、透镜固定边、侧面做消光皮纹,合理减小了远近光的折射与反射,有效消除杂散光的影响;

36、本发明的散热器设置在底壳之外,利用散热器竖直的间隙增强与外部环境的自然对流,相比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内置于车灯中的死循环散热结构,本发明的外置式结构能够大幅降低led及电子元器件的温升,有效提高了产品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37、本发明的位置灯厚壁件做精准配光设计,侧面做光学条纹提高出光效率,出光正面做珠面改善均光效果;位置灯厚壁件内部掏空,设置立体发光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实心厚壁件,这种中空结构既能够大幅降低注塑成型工艺的时间成本、材料成本、降低不良率的成本,又能够有效提升产品体验,满足前位置灯配光法规及行车安全要求。在前位置灯厚壁件出光效果不变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

38、本发明的位置灯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逐级均匀扩散,其中主出光面的珠面结构保证了光线在行车方向上的照明效果,侧壁漫反射出光保证了位置灯的出光均匀度。

39、本发明中采用一体成型的主装饰框,主装饰框出光口边缘的火山口结构凸起设置,能够遮挡阳光聚焦的入射角,避免形成阳光照射聚焦造成的灯具部件熔融问题,从而消除阳光长时间照射的安全隐患,增强产品稳定性。

40、本发明中采用带有导光坡面的光阑替代板状挡光结构,光阑能够完全替代挡光板的同时,还具备收集远近光的杂散光,进一步均匀杂散光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灯光源(2)、与主灯光源(2)匹配的主灯修光组件;位置灯光源(8)、与位置灯光源(8)匹配的位置灯修光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同心安装的一次透镜(3)和二次透镜(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阑(4)位于一次透镜(3)和二次透镜(5)之间;光阑(4)为环形件,光阑(4)出光面的环形轮廓内壁,倒角形成导光坡面(4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光阑(4)外表面成型有消光纹,光阑(4)的遮光角度大于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灯上安装有主装饰框(6);主装饰框包含火山口凸起结构(601),火山口凸起结构(601)所阻碍的太阳光入射角范围大于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位置灯厚壁件(10)成型在前位置灯扩散板(9)上,前位置灯厚壁件(10)为中空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位置灯光源(8)与前位置灯扩散板(9)之间形成第一透光空间(13),前位置灯扩散板(9)与前位置灯厚壁件(10)之间形成第二透光空间(14),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前位置灯厚壁件(10)包括主出光面和侧出光面,主出光面作珠面配光设计,侧出光面成型有消光纹。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其特征在于:车灯整体包括作为安装基准的底壳(16),在底壳(16)上面向车身的一侧安装外置式散热器(12),在底壳的出光面处的v形区域设有前位置灯板(7)、位置灯扩散板(9)、位置灯厚壁件(10)、主装饰框(6),主装饰框(6)外设灯罩(15),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前照灯结构优化光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过程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车前照灯结构及光线优化方法,所提供的前照灯能够任意切换远近光,利用透镜组优化主灯光线,并利用主灯修光组件、位置灯修光组件的配光设计减弱杂散光的影响;利用外置的散热器优化散热效果;利用主装饰框的特殊火山口设计削弱直射阳光对本发明车灯的聚焦安全风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