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4699发布日期:2024-03-12 21: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灯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


背景技术:

1、灯桩,又称“灯立标”。一种顶部装有发光器的柱状或梯形铁框架结构的固定航标。一般设置在航道附近的岛、岸边或浅水中或者防坡堤端头,灯光射程一般不远。供船舶定位或作为方位标指示危险区域,也可组成叠标供导航用。

2、现有的灯桩通常包括立柱、顶部平台,立柱通常由支架和焊接于支架外周的金属圆柱筒构成,而顶部平台则固定于立柱的上方,以使可在顶部平台进行信号灯的设置进行发光指示作用。

3、此外,立柱上通常进行颜料的喷涂,使得金属圆柱筒外周常见的呈红白相间的图层以使灯桩更加的醒目。但是,由于灯桩的使用环境多为岛屿、岸边等,使得金属圆柱筒表面的喷涂颜色极易出现褪色的现象,从而影响灯桩的醒目效果。为解决立柱外周褪色的问题,可进行的改善方式有在将金属圆柱筒替换为塑料套筒,以特定颜色注塑的塑料套筒代替喷涂的金属圆柱筒而防止出现掉色的现象,但是,由于塑料套筒采用安装于支架的方式多为螺栓安装,其安装强度远低于金属圆柱筒采用焊接的强度,且塑料套筒的承压能力也低于金属圆柱筒,因此,在强风(尤其为台风天)恶劣的情况下,塑料套筒极易出现承压破损或者安装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灯桩内外可控连通以在强风天气下使塑料套筒受压更小而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立柱和顶部平台,顶部平台设置于立柱的上方,所述立柱包括支架和若干的塑料套筒,各所述塑料套筒包括内安装座和外旋转座,各所述内安装座呈环状设置,且环绕于支架外周,并与支架固定安装,各所述外旋转座呈环状设置,且环绕于对应的内安装座外周,并与内安装座呈沿周向转动安装,各所述内安装座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第一抗风开口,以及各所述内安装座位于相邻的第一抗风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闭盖板,各所述外旋转座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第二抗风开口,以及各所述外旋转座位于相邻的第二抗风开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盖板;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第二抗风开口与第一封闭盖板对位以使支架内部与外旋转座外周进行隔断,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抗风开口对位、第一封闭盖板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以使支架内部与外旋转座外周进行连通。

3、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内安装座上设置有攀爬梯,各所述攀爬梯包括梯架和护栏,各所述梯架固定安装于内安装座,且各梯架位于对应的外旋转座外周沿竖向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梯阶,各所述护栏包括若干的u形环、连接件和定位扣件,各所述u形环位于梯架背离内安装座侧,且沿竖向间距排列设置,各所述u形环的两端分别与梯架铰接以使u形环可以上下翻转,各所述连接件将对应的各u形环铰接以使对应的各u形环同步翻转,各所述定位扣件连接于至少1件u形环,各所述外旋转座外周设置有定位扣槽;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第二抗风开口与第一封闭盖板对位时,定位扣槽位于定位扣件的运动轨迹上,且定位扣件运动至定位扣槽内并相抵外旋转座而定位护栏;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抗风开口对位、第一封闭盖板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时,第二抗风开口位于定位扣件的运动轨迹上,且内安装座和外旋转座均不位于定位扣件的运动轨迹上。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定位扣件呈长条形,且定位扣件与至少2件对应的u形环铰接,u形环设置有与梯架铰接的第一铰接位和与定位扣件铰接的第二铰接位,第二铰接位位于对应的第一铰接位水平朝向外旋转座的一侧的下方,各所述定位扣件朝向对应的外旋转座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相抵面。

5、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位于各第一抗风开口沿内安装座的周向两侧的支撑杆,各支撑杆与内安装座的内周相抵,以使支撑杆在内安装座外侧受力时进行支撑;各所述塑料套筒对应各第一封闭盖板分别设置有内承压板,各所述内承压板位于对应的第一封闭盖板沿内安装座的径向内侧,且各内承压板沿内安装座的周向两侧分别相抵对应的2件支撑杆沿支架的径向内侧,以使内承压板代替第一封闭盖承受内安装座内侧的作用力,并将作用力传递于支撑杆。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内承力板沿与内安装座的径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的安装开孔,各所述第一封闭盖板对应各安装开孔设置有安装螺孔,以使采用螺栓穿设安装开孔,并与安装螺孔螺纹连接以将内承力板、支撑杆、内安装座固定连接,各所述内承力板的上下两端位于对应的2件支撑杆之间分别设置有沿内安装座的周向相抵2件支撑杆的周向定位部。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数量与塑料套筒的数量呈对应设置,且各支架沿竖向排列设置,各所述支架还包括上架环和下架环,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对应的上架环和下架环,相邻的支架之间设置有上折杆和下折杆,各上架环的径向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上穿孔,各下架环的径向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下穿孔,且上穿孔的穿设方向与下穿孔的穿设方向相互垂直,各所述上折杆包括有上中段和位于上中段两端的上插段,各所述下折杆包括有下中段和位于下中段两端的下插段,各上插段分别插设对应的上穿孔,各下插段分别插设对应的下穿孔,上中段位于下中段上方,且两者相抵以进行相邻支架的轴向定位。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支架之间设置有与各上折杆和各下折杆对应的安装组件,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螺栓、安装螺母和螺纹座,上架环和下架环的截面呈开口沿径向朝外的c形设置,上架环对应各上折杆和各下折杆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穿孔,下架环对应各上折杆和各下折杆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二穿孔,各上折杆和各下折杆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三穿孔,与上折杆对应的各螺纹座设置于下架环内,与下折杆对应的各螺纹座设置于上架环内,安装螺栓分别穿设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并与对应的安装螺母和螺纹座螺纹连接,且安装螺栓的头部位于对应的第一穿孔的上方。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内安装座包括2件水平分体的内分座,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各所述外旋转座包括2件水平分体的外分座,各所述内分座的外周设置有呈半环形的导轨槽,且对应的2件内分座上的2件导轨槽拼接呈环设置,各所述外分座的内周设置有呈半环形的导轨条,导轨条配合于导轨槽内以实现各外分座滑移安装于内安装座。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内安装座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将2件内分座固定的卡箍,且卡箍位于梯架和内安装座之间,各梯架对应卡箍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各卡箍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件内分座上对应各第一安装孔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以使采用螺栓穿设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并与螺母配合以将内分座、卡箍和梯架固定连接。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封闭盖板包括设置于对应的各内分座周向两端的半体盖板,各半体盖板均进行所述的安装螺孔的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包括立柱(1)和顶部平台(2),顶部平台(2)设置于立柱(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包括支架(3)和若干的塑料套筒(4),各所述塑料套筒(4)包括内安装座(41)和外旋转座(42),各所述内安装座(41)呈环状设置,且环绕于支架(3)外周,并与支架(3)固定安装,各所述外旋转座(42)呈环状设置,且环绕于对应的内安装座(41)外周,并与内安装座(41)呈沿周向转动安装,各所述内安装座(41)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第一抗风开口(411),以及各所述内安装座(41)位于相邻的第一抗风开口(411)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闭盖板(412),各所述外旋转座(42)沿周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第二抗风开口(421),以及各所述外旋转座(42)位于相邻的第二抗风开口(421)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盖板(4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安装座(41)上设置有攀爬梯(5),各所述攀爬梯(5)包括梯架(51)和护栏(52),各所述梯架(51)固定安装于内安装座(41),且各梯架(51)位于对应的外旋转座(42)外周沿竖向间距排列设置有若干的梯阶(53),各所述护栏(52)包括若干的u形环(521)、连接件(522)和定位扣件(523),各所述u形环(521)位于梯架(51)背离内安装座(41)侧,且沿竖向间距排列设置,各所述u形环(521)的两端分别与梯架(51)铰接以使u形环(521)可以上下翻转,各所述连接件(522)将对应的各u形环(521)铰接以使对应的各u形环(521)同步翻转,各所述定位扣件(523)连接于至少1件u形环(521),各所述外旋转座(42)外周设置有定位扣槽(4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扣件(523)呈长条形,且定位扣件(523)与至少2件对应的u形环(521)铰接,u形环(521)设置有与梯架(51)铰接的第一铰接位(5211)和与定位扣件(523)铰接的第二铰接位(5212),第二铰接位(5212)位于对应的第一铰接位(5211)水平朝向外旋转座(42)的一侧的下方,各所述定位扣件(523)朝向对应的外旋转座(42)的一侧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相抵面(52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包括位于各第一抗风开口(411)沿内安装座(41)的周向两侧的支撑杆(31),各支撑杆(31)与内安装座(41)的内周相抵,以使支撑杆(31)在内安装座(41)外侧受力时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承力板沿与内安装座(41)的径向贯穿开设有若干的安装开孔(61),各所述第一封闭盖板(412)对应各安装开孔(61)设置有安装螺孔(413),以使采用螺栓穿设安装开孔(61),并与安装螺孔(413)螺纹连接以将内承力板、支撑杆(31)、内安装座(41)固定连接,各所述内承力板的上下两端位于对应的2件支撑杆(31)之间分别设置有沿内安装座(41)的周向相抵2件支撑杆(31)的周向定位部(6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数量与塑料套筒(4)的数量呈对应设置,且各支架(3)沿竖向排列设置,各所述支架(3)还包括上架环(32)和下架环(33),各支撑杆(31)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对应的上架环(32)和下架环(33),相邻的支架(3)之间设置有上折杆(71)和下折杆(72),各上架环(32)的径向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上穿孔(321),各下架环(33)的径向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下穿孔(331),且上穿孔(321)的穿设方向与下穿孔(331)的穿设方向相互垂直,各所述上折杆(71)包括有上中段(711)和位于上中段(711)两端的上插段(712),各所述下折杆(72)包括有下中段(721)和位于下中段(721)两端的下插段(722),各上插段(712)分别插设对应的上穿孔(321),各下插段(722)分别插设对应的下穿孔(331),上中段(711)位于下中段(721)上方,且两者相抵以进行相邻支架(3)的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支架(3)之间设置有与各上折杆(71)和各下折杆(72)对应的安装组件(8),各所述安装组件(8)包括安装螺栓(81)、安装螺母(82)和螺纹座(83),上架环(32)和下架环(33)的截面呈开口沿径向朝外的c形设置,上架环(32)对应各上折杆(71)和各下折杆(72)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穿孔(84),下架环(33)对应各上折杆(71)和各下折杆(72)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二穿孔(85),各上折杆(71)和各下折杆(72)分别沿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三穿孔(86),与上折杆(71)对应的各螺纹座(83)设置于下架环(33)内,与下折杆(72)对应的各螺纹座(83)设置于上架环(32)内,安装螺栓(81)分别穿设第一穿孔(84)、第二穿孔(85)、第三穿孔(86),并与对应的安装螺母(82)和螺纹座(83)螺纹连接,且安装螺栓(81)的头部位于对应的第一穿孔(84)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安装座(41)包括2件水平分体的内分座(414),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各所述外旋转座(42)包括2件水平分体的外分座(424),各所述内分座(414)的外周设置有呈半环形的导轨槽(415),且对应的2件内分座(414)上的2件导轨槽(415)拼接呈环设置,各所述外分座(424)的内周设置有呈半环形的导轨条(425),导轨条(425)配合于导轨槽(415)内以实现各外分座(424)滑移安装于内安装座(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安装座(41)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将2件内分座(414)固定的卡箍(9),且卡箍(9)位于梯架(51)和内安装座(41)之间,各梯架(51)对应卡箍(9)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91),各卡箍(9)的两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92),1件内分座(414)上对应各第一安装孔(91)设置有第三安装孔(93),以使采用螺栓穿设第一安装孔(91)、第二安装孔(92)、第三安装孔(93),并与螺母配合以将内分座(414)、卡箍(9)和梯架(5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盖板(412)包括设置于对应的各内分座(414)周向两端的半体盖板(416),各半体盖板(416)均进行所述的安装螺孔(413)的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包括立柱和顶部平台,立柱包括支架和若干的塑料套筒,各塑料套筒包括内安装座和外旋转座,各内安装座设置有若干的第一抗风开口、第一封闭盖板,各外旋转座设置有若干的第二抗风开口、第二封闭盖板;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第二抗风开口与第一封闭盖板对位以使支架内部与外旋转座外周进行隔断,第一抗风开口与第二抗风开口对位、第一封闭盖板与第二封闭盖板对位以使支架内部与外旋转座外周进行连通。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可进行灯桩内外可控连通以在强风天气下使塑料套筒受压更小而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航道用高强防护式灯桩。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王绍明,张鹏,江道伟,陈国伟,杨祥,吴彬,冯小军,胡正龙,金亚运,高梦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