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2553发布日期:2023-08-05 19:2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智能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照明装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1、灯具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对于灯具设计工作,如何使灯具发出的光线变得明亮而均匀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在吸顶灯、电视机以及其他照明装置上,往往需要在原有led基础上加光学透镜来达到改变光学角度的作用。光学透镜需要兼顾大角度和均匀度,而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手动调整透镜的焦距或通过机械调整透镜的角度,来改变照射范围的位置和大小,由于光学原理以及加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大角度的均匀光形。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不易获取不同光束角、光照均匀的照射光线,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光束角的智能灯具。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灯具,智能灯具包括:

3、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入光面上沿其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一入光部;

4、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一光源分别设于相应的第一入光部内;

5、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沿其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二入光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光学参数不同;

6、多个第二光源,多个第二光源分别设于相应的第二入光部内;

7、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为回转体结构,第三透镜的入光面上设置有第三入光部;以及

8、第三光源,设于第三入光部内;

9、其中,第一透镜的入光面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相同,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设有孔,孔位于由多个第一入光部和多个第二入光部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

10、第三透镜穿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上设置的孔,且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各自呈现对外的出光面;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与第三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相同。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整体呈环形结构,多个第一入光部和多个第二入光部在环形结构上呈环形队列排列。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入光部均为第一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多个第二入光部均为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出光面与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在同一平面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层,反光层为鱼鳞曲面结构。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透镜为圆台形结构,第三透镜的上底面为入光面,第三入光部为在第三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入光槽的底面为外凸面,外凸面的凸面朝向与第三透镜的出光方向相反。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凸面的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灯具还包括:

18、灯罩,灯罩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灯罩表面上的投影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三透镜在灯罩表面的投影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为蜂窝状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为费马螺旋状结构。

21、上述智能灯具,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入光面上沿其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一入光部;多个第一光源,多个第一光源分别设于相应的第一入光部内;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沿其外围设置有多个第二入光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光学参数不同;多个第二光源,多个第二光源分别设于相应的第二入光部内;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为回转体结构,第三透镜的入光面上设置有第三入光部;以及第三光源,设于第三入光部内;其中,第一透镜的入光面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相同,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设有孔,孔位于由多个第一入光部和多个第二入光部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第三透镜穿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上设置的孔,且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各自呈现对外的出光面;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与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相同。上述智能灯具通过多个光源所在位置不同,使用一体透镜实现多种控光路径,通过二次配光结构,实现一个或多个光束角组合变化跟光斑大小的光束角控制。每个光束角配合智能系统还能智能调节中心光强,同步性强、光斑一致性好,无色差,光斑均匀性好,不易被干扰的优势、自由组合能力强。又具备无线调光方式的布线灵活和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整体呈环形结构,所述多个第一入光部和所述多个第二入光部在所述环形结构上呈环形队列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入光部均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所述多个第二入光部均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在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为鱼鳞曲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三透镜的上底面为入光面,所述第三入光部为在所述第三透镜的入光面上开设的入光槽,所述入光槽的底面为外凸面,所述外凸面的凸面朝向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出光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面的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具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灯罩表面上的投影区域内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灯罩表面的投影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为蜂窝状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为费马螺旋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灯具,包括三组透镜和三组光源,每组光源设于对应透镜的入光部内;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光学参数不同;第三透镜,第三透镜为回转体结构;其中,第一透镜的入光面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相同,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上设有孔,孔位于由多个第一入光部和多个第二入光部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第三透镜穿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上设置的孔,且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各自呈现对外的出光面;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与第二透镜的出光面的出光方向相同。上述智能灯具通过多个光源所在位置不同,使用一体透镜实现多种控光路径,通过二次配光结构,实现一个或多个光束角组合变化跟光斑大小的光束角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谭荣港,周指南,贺龙胜,路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