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7640发布日期:2023-05-06 22:4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灯的,尤其是指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


背景技术:

1、汽车杠灯,为保证安全行车而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交通灯。随着汽车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杠灯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提升和改进,同时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汽车杠灯的造型越来越复杂,用来配合整车外观造型,使整车流线型更强,对汽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现有的汽车杠灯,结构较为复杂,尺寸单一,灵活性差,散热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发光功率可调节、散热性好、性能可靠、可组合使用的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杠灯单元的数量,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对灯光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驱动板上的控制芯片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控制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的发光功率,进而调节杠灯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杠灯损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杠灯单元,该多个杠灯单元依次串联接通,且两两相邻的杠灯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杠灯单元包括后壳、集成有控制芯片的驱动板、集成有插针的线路板、散热器、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上灯珠板、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下灯珠板、装饰件、透镜、反光杯单元和面镜,所述后壳的横截面大致呈v形结构,其内侧面由上至下分别形成有散热器安装位、线路板安装位和驱动板安装位;所述装饰件装于后壳的前侧,其上形成有上部透镜安装位和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所述散热器的横截面大致呈t形结构,其底边固定于散热器安装位上,其垂直边伸入前侧的上部透镜安装位内部,所述集成有插针的线路板装于线路板安装位上,并位于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的后侧,所述集成有控制芯片的驱动板装于驱动板安装位上,并位于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的下方;所述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上灯珠板和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下灯珠板设于上部透镜安装位内部,并分别固定于散热器的垂直边的上下两侧面上,所述上灯珠板上集成有一排向前方射出光线的led灯珠,所述下灯珠板的底面集成有多个向下方射出光线的led灯珠;所述透镜装于上部透镜安装位内,并位于上灯珠板的前侧,其前侧面形成有玉米状纹理结构,其后侧面形成有菲涅尔纹理结构,上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上的菲涅尔纹理结构折射后再通过玉米状纹理结构向前方均匀发射,所述反光杯单元装于下部透镜安装位内,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反光杯,且反光杯的数量与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的数量相一致,所述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上部透镜安装位底面上的孔位射出到对应的反光杯内,通过反光杯聚光后再向前方射出;所述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上的热敏电阻分别与驱动板的控制芯片电连接,由控制芯片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控制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的发光功率;所述面镜设于装饰件的前侧,并与后壳配合连接,上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和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射出的光线最终经过面镜向前方射出。

4、进一步,所述杠灯还包括设于其左右两端的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加工有用于定位杠灯中心的圆形孔,且其上并位于圆形孔上方加工有用于调节杠灯安装角度的腰型孔,杠灯通过两个固定支架安装于车体上。

5、进一步,位于中间的连接件上连接有用于辅助固定杠灯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固定到车体上。

6、进一步,所述装饰件的外周边缘与后壳的内周边缘相配合形成一圈供面镜固定的胶槽,所述面镜与后壳之间通过胶槽和胶快速装配。

7、进一步,所述后壳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疏导气流进行散热的散热筋。

8、进一步,所述后壳上形成有透气孔。

9、进一步,所述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与散热器之间均设有用于传递热量的导热层。

10、进一步,所述装饰件为一体成型。

11、进一步,所述后壳的表面除散热器安装位所在的位置外,均设有耐候涂层。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发光功率可调节、散热性好、性能可靠、可组合使用等优点,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杠灯单元的数量,以满足在不同环境下对灯光的使用需求;通过控制芯片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控制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的发光功率,进而调节杠灯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杠灯损坏;通过后壳上散热筋的设计,汽车在行驶中,通过散热筋疏导气流,使气流能够流过后壳的整个外表面,进而对杠灯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杠灯单元,该多个杠灯单元依次串联接通,且两两相邻的杠灯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每个杠灯单元包括后壳、集成有控制芯片的驱动板、集成有插针的线路板、散热器、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上灯珠板、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下灯珠板、装饰件、透镜、反光杯单元和面镜,所述后壳的横截面大致呈v形结构,其内侧面由上至下分别形成有散热器安装位、线路板安装位和驱动板安装位;所述装饰件装于后壳的前侧,其上形成有上部透镜安装位和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所述散热器的横截面大致呈t形结构,其底边固定于散热器安装位上,其垂直边伸入前侧的上部透镜安装位内部,所述集成有插针的线路板装于线路板安装位上,并位于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的后侧,所述集成有控制芯片的驱动板装于驱动板安装位上,并位于下部反光杯单元安装位的下方;所述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上灯珠板和集成有热敏电阻的下灯珠板设于上部透镜安装位内部,并分别固定于散热器的垂直边的上下两侧面上,所述上灯珠板上集成有一排向前方射出光线的led灯珠,所述下灯珠板的底面集成有多个向下方射出光线的led灯珠;所述透镜装于上部透镜安装位内,并位于上灯珠板的前侧,其前侧面形成有玉米状纹理结构,其后侧面形成有菲涅尔纹理结构,上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射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上的菲涅尔纹理结构折射后再通过玉米状纹理结构向前方均匀发射,所述反光杯单元装于下部透镜安装位内,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反光杯,且反光杯的数量与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的数量相一致,所述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发出的光通过上部透镜安装位底面上的孔位射出到对应的反光杯内,通过反光杯聚光后再向前方射出;所述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上的热敏电阻分别与驱动板的控制芯片电连接,由控制芯片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控制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的发光功率;所述面镜设于装饰件的前侧,并与后壳配合连接,上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和下灯珠板上的led灯珠射出的光线最终经过面镜向前方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杠灯还包括设于其左右两端的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加工有用于定位杠灯中心的圆形孔,且其上并位于圆形孔上方加工有用于调节杠灯安装角度的腰型孔,杠灯通过两个固定支架安装于车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连接件上连接有用于辅助固定杠灯的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固定到车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的外周边缘与后壳的内周边缘相配合形成一圈供面镜固定的胶槽,所述面镜与后壳之间通过胶槽和胶快速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外侧面上形成有用于疏导气流进行散热的散热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形成有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与散热器之间均设有用于传递热量的导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表面除散热器安装位所在的位置外,均设有耐候涂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多功能组合式杠灯,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杠灯单元,该多个杠灯单元依次串联接通,且两两相邻的杠灯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发光功率可调节、散热性好、性能可靠、可组合使用等优点,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杠灯单元的数量,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对灯光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杠灯单元内部驱动板上的控制芯片根据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控制上灯珠板和下灯珠板的发光功率,进而调节杠灯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杠灯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洪,黄忠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帝光汽配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