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0642发布日期:2023-06-08 16: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具体是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


背景技术:

1、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东亚带季风区,暴雨频发,受地质地貌复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多发频发,近年来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减小了大部分地区损失,但仍时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目前道路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指示设备,在洪水来临之前可以指示人们认清道路位置和车辆行走。

2、在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进行使用过程中,仅仅依靠led的灯光进行指示不够便捷,且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中的浮箱往往是密封设置,在对浮箱内部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时不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包括外套筒、顶升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外套筒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下端设有若干插杆,所述外套筒底端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端贴合有第一浮筒,第一浮筒上端贯穿外套筒,第一浮筒上插装第二浮筒,所述第二浮筒上端设有浮箱,浮箱上设有led防水软灯条,所述浮箱内壁设有对应led防水软灯条设有开关,且浮箱底端设有电池,且电池前侧设有播报器,所述浮箱上通过密封机构设有防水盖,且浮箱内对应防水盖设有顶升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圈和密封槽,所述防水盖上设有密封圈,且浮箱内壁对应密封圈设有密封槽,密封圈与密封槽相卡接,便于提高防水盖的密封性。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压缩杆、把手、第一套筒、连接管、第二套筒和顶升杆,所述浮箱底端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端插装压缩杆,压缩杆下端设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密封塞下侧设有水体,压缩杆上端贯穿防水盖,便于压缩杆向下压缩。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上左右对称连通连接管,连接管另一端连通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上插装顶升杆,顶升杆上端与防水盖相贴合,顶升杆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塞,按压压缩杆将第一套筒内的水体压入第二套筒内,水体进入第二套筒内从而顶起顶升杆,从而顶升杆将防水盖顶起,方便对浮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杆上端设有把手,便于按压压缩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浮筒上设有第一浮块,第二浮筒上设有第二浮块,便于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在水中漂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插杆插入土壤内对底板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设置的配重块加固了外套筒的稳定性,当水位较高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浮筒、第一浮块、第二浮筒和第二浮块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浮箱始终浮于水面,使用时,通过电池进行供电,通过开关控制led防水软灯条,通过led防水软灯条的亮光进行指示,利用其侧面的led防水软灯条在水面上进行指示,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指示,同时配合设置的播报器的语音播报,方便人们寻找到安全路线。

1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需要对浮箱内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时,按压把手带动压缩杆向下运动,压缩杆将第一套筒内的水体压入第二套筒内,水体进入第二套筒内从而顶起顶升杆,从而顶升杆将防水盖顶起,方便对浮箱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包括外套筒(1)、顶升机构(8)和密封机构(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下端设有底板(2),底板(2)下端设有若干插杆(201),所述外套筒(1)底端设有配重块(9),配重块(9)上端贴合有贯穿外套筒(1)的第一浮筒(10),第一浮筒(10)上插装有第二浮筒(11),所述第二浮筒(11)上端设有浮箱(5),浮箱(5)上设有led防水软灯条(6),所述浮箱(5)内壁设有对应led防水软灯条(6)设有开关(15),且浮箱(5)底端设有电池(13),且电池(13)前侧设有播报器(12),所述浮箱(5)上通过密封机构(14)设有防水盖(7),且浮箱(5)内对应防水盖(7)设有顶升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筒(10)上设有第一浮块(3),第二浮筒(11)上设有第二浮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8)包括压缩杆(801)、把手(802)、第一套筒(803)、连接管(804)、第二套筒(805)和顶升杆(806),所述浮箱(5)底端设有第一套筒(803),第一套筒(803)上端插装有贯穿防水盖(7)的压缩杆(801),所述压缩杆(801)下端设有第一密封塞,第一密封塞下侧设有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803)上左右对称连通连接管(804),连接管(804)另一端连通第二套筒(805),第二套筒(805)上插装顶升杆(806),顶升杆(806)上端与防水盖(7)相贴合,顶升杆(806)下端设有第二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杆(801)上端设有把手(8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14)包括密封圈(1401)和密封槽(1402),所述防水盖(7)上设有密封圈(1401),且浮箱(5)内壁对应密封圈(1401)设有密封槽(1402),密封圈(1401)与密封槽(1402)相卡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灾害应急用指示设备,包括外套筒、顶升机构和密封机构,所述外套筒下端设有底板,底板下端设有若干插杆,所述外套筒底端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端贴合有第一浮筒。本技术使用时,将插杆插入土壤内对底板进行固定,同时通过设置的配重块加固了外套筒的稳定性,当水位较高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浮筒、第一浮块、第二浮筒和第二浮块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浮箱始终浮于水面,使用时,通过电池进行供电,通过开关控制LED防水软灯条,通过LED防水软灯条的亮光进行指示,利用其侧面的LED防水软灯条在水面上进行指示,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指示,同时配合设置的播报器的语音播报,方便人们寻找到安全路线。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信大安全应急管理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