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140发布日期:2023-07-24 00:3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投光灯。


背景技术:

1、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通常,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

2、投光灯上的光源组件通常采用led灯具,由于led是个光电器件,其工作过程中只有15%~25%的电能转换成光能,其余的电能几乎都转换成热能,使led灯具的温度升高,尤其在大功率led灯具中,发热量很大,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大功率led灯具由于过热而衰减;

3、其中,专利2018212629817公开了一种投光灯的散热结构,其包括led灯组、灯体和散热器,所述led灯组安装在所述灯体的前侧,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灯体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多个平行且等距间隔排布的散热片,以及,将所述散热片串接在一起的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具有外露于所述散热片前侧且与所述灯体接触的突出部分。

4、由此可知,现有的投光灯上一般外设有散热器,这种外加的散热器需要与灯壳之间设置连接组件,连接所需的零部件较多,使得灯具结构复杂,成本提高,且使得投光灯的体积较大,占据大量的装配空间,降低投光灯的实用性,并使投光灯看起来冗肿,看起来不美观;

5、并且这种外置的散热器与灯壳之间容易出现热量断层不连贯,散热效果较差,影响散热效率,从而导致led灯板(即光源)故障,影响投光灯的使用效果。

6、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投光灯上一般外设有散热器,造成灯具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投光灯,包括用于装配光源的灯壳,灯壳的背部设有用于装配电源的电源壳体,以及能够对电源壳体和灯壳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电源壳体、散热组件、灯壳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4、为了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散热组件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多片第一散热鳍片分设于电源壳体的两侧,且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一端设于电源壳体的外侧壁上,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另一端往远离电源壳体的外侧壁方向向外延伸。

5、为了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散热组件还包括两组分设于电源壳体不与第一散热鳍片连接的两侧的辅助散热构件,每一辅助散热构件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

6、为了确保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每一第二散热鳍片的宽度尺寸为a,每一第一散热鳍片的宽度尺寸为b,灯壳的厚度尺寸为c,其中a、b、c满足:a=b>c。

7、为了确保电源壳体对电源的散热性能,电源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电源壳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承托柱,每一承托柱朝开口方向延伸,承托柱能够承托电源,使电源与电源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

8、为了确保电源壳体对电源的散热性能,电源壳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还设有多片间隔设置的辅助散热鳍片,辅助散热鳍片的顶部低于承托柱的顶部。

9、为了提高电源在电源壳体内的承托稳定性,电源壳体的底部内侧壁上还设有呈中空状的过线柱,过线柱的顶部与承托柱的顶部等高设置;灯壳内设有与过线柱相通的过线沉孔,过线沉孔用于隐藏导线。

10、为了确保电源在电源壳体内的装配稳固性,电源壳体的内侧壁均与电源外侧壁相抵,盖板的底部内侧壁与电源的顶部相抵。

11、为了进一步提高投光灯的散热性能,灯壳上还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半导体散热模组,半导体散热模组用于辅助散热组件散热。

12、为了确保半导体散热模组正常运作,半导体散热模组包括半导体芯片,半导体芯片的热端设有金属散热器以及散热风扇,金属散热器分别与半导体芯片和散热风扇相连接;半导体芯片的冷端与散热组件的顶部相近或相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投光灯,包括灯壳、电源壳体以及散热组件,电源壳体和散热组件均设于灯壳的背部,且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以省去散热组件、电源壳体、灯壳三者之间的连接零件,从而减少投光灯的零件数,使投光灯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缩小投光灯的体积,使投光灯的装配更加方便,降低成本;并且比起旧有的分体式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的设计,本设计的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三者一体成型结构,能够确保了热量传递的连贯性,确保投光灯的散热性能。

15、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投光灯,包括用于装配光源的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背部设有用于装配电源的电源壳体(2),以及能够对电源壳体(2)和灯壳(1)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3),所述电源壳体(2)、散热组件(3)、灯壳(1)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鳍片(31),多片所述的第一散热鳍片(31)分设于电源壳体(2)的两侧,且每一所述的第一散热鳍片(31)的一端设于电源壳体(2)的外侧壁上,每一所述的第一散热鳍片(31)的另一端往远离电源壳体(2)的外侧壁方向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还包括两组分设于电源壳体(2)不与第一散热鳍片(31)连接的两侧的辅助散热构件,每一所述的辅助散热构件包括多片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鳍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的第二散热鳍片(32)的宽度尺寸为a,每一所述第一散热鳍片(31)的宽度尺寸为b,所述灯壳(1)的厚度尺寸为c,其中a、b、c满足:a=b>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2)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盖板(21),所述电源壳体(2)的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承托柱(22),每一所述的承托柱(22)朝开口方向延伸,承托柱(22)能够承托电源,使电源与电源壳体(2)底部之间形成一散热通道(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2)的底部内侧壁上还设有多片间隔设置的辅助散热鳍片(24),所述辅助散热鳍片(24)的顶部低于承托柱(2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2)的底部内侧壁上还设有呈中空状的过线柱(26),所述过线柱(26)的顶部与承托柱(22)的顶部等高设置;所述灯壳(1)内设有与过线柱(26)相通的过线沉孔(14),所述过线沉孔(14)用于隐藏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2)的内侧壁均与电源外侧壁相抵,所述盖板(21)的底部内侧壁与电源的顶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上还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半导体散热模组(4),所述半导体散热模组(4)用于辅助散热组件(3)散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散热模组(4)包括半导体芯片(41),半导体芯片(41)的热端设有金属散热器(42)以及散热风扇(43),金属散热器(42)分别与半导体芯片(41)和散热风扇(43)相连接;半导体芯片(41)的冷端与散热组件(3)的顶部相近或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一种投光灯,包括灯壳、电源壳体以及散热组件,电源壳体和散热组件均设于灯壳的背部,且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这样的设计,以省去散热组件、电源壳体、灯壳三者之间的连接零件,从而减少投光灯的零件数,使投光灯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缩小投光灯的体积,使投光灯的装配更加方便,降低成本;并且比起旧有的分体式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的设计,本设计的灯壳、电源壳体、散热组件三者一体成型结构,能够确保了热量传递的连贯性,确保工矿灯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聂宝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昕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