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7707发布日期:2023-05-05 15:0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尤其涉及易安装密封圈的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照明灯防护等级普遍不高,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长时间工作在恶劣环境下的灯具,例如工矿灯等。现有的灯具密封结构是在透镜与光源板之间增加密封圈,密封圈嵌在透镜的容纳槽内,通过密封圈隔绝光源板与外部环境,以实现防护作用。

2、根据灯具功率大小的不同,光源板直径在100多毫米至200多毫米不等,光源板对应的密封圈直径较大,在安装密封圈时,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密封圈嵌入到容纳槽内,在嵌入另一部分密封圈的时候,拉扯到原先嵌入进去的部分,导致其掉落出来,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密封圈容易掉落、不便于安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易安装密封圈的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在透光镜的容纳槽与密封圈之间增设插接配合的凸出部和凹槽,在安装时将密封圈定位在容纳槽内,防止密封圈被拉扯脱落出容纳槽,提高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灯具密封结构,包括:透光镜和密封圈,透光镜朝向光源的一面为安装面,安装面的边缘设有容纳槽,密封圈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槽和密封圈中的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槽,凸出部插入凹槽内。

3、进一步的,凸出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凹槽包括: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以及与第二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

4、进一步的,容纳槽内均匀排列有多个凸出部,密封圈设有与凸出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凹槽。

5、进一步的,凸出部和凹槽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6、进一步的,密封圈凸出于容纳槽。

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灯具,包括:光源板、透光镜以及密封圈,透光镜罩在光源板的发光面;灯具采用上述的灯具密封结构。

8、进一步的,灯具还包括:用于给光源板散热的散热器以及用于给光源板供电的驱动电源,光源板和透光镜均固定在散热器上,密封圈与散热器贴合接触形成密封腔,光源板位于密封腔中。

9、进一步的,光源板的发光面分布有光源,透光镜分布有与光源一一对应的透镜。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具为工矿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容纳槽与密封圈之间设计有凸出部和凹槽,利用凸出部与凹槽的插接配合,将密封圈定位在容纳槽内,防止密封圈被拉扯脱落出容纳槽,提高安装效率;

13、2、凸出部和凹槽设计为至少两层的阶梯状,增加插接配合的稳定性;

14、3、密封圈凸出于容纳槽,安装时能够压紧贴合在散热器上,增强灯具的防护等级。



技术特征:

1.灯具密封结构,包括:透光镜和密封圈,所述透光镜朝向光源的一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边缘设有容纳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和所述密封圈中的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出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所述凹槽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均匀排列有多个凸出部,所述密封圈设有与所述凸出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槽之间填充有防水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凸出于所述容纳槽。

6.灯具,包括:光源板、透光镜以及密封圈,所述透光镜罩在所述光源板的发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采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光源板散热的散热器以及用于给所述光源板供电的驱动电源,所述光源板和所述透光镜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散热器贴合接触形成密封腔,所述光源板位于所述密封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的发光面分布有光源,所述透光镜分布有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的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为工矿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包括:透光镜和密封圈,透光镜朝向光源的一面为安装面,安装面的边缘设有容纳槽,密封圈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槽和密封圈中的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槽,凸出部插入凹槽内。凸出部包括:第一凸台、以及设于第一凸台上的第二凸台,凹槽包括: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凹陷部、以及与第二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凹陷部。本技术在透光镜的容纳槽与密封圈之间增设插接配合的凸出部和凹槽,在安装时将密封圈固定在容纳槽内,防止密封圈被拉扯脱落出容纳槽,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百林,胡齐桂,李伟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