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1181发布日期:2023-06-10 01:12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光棒,具体为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发光棒大多为采用led灯珠发光,为了集中控制多个荧光棒,统一发光,统一变色,甚至组合构造出不同的图形、文字,在晚会现场营造出更加绚丽的娱乐效果,但是现有的技术下的荧光棒或是独立操作使用,或是利用无线电控制系统后台人工进行中央集中控制,现场可控性比较复杂繁琐,采用蓝牙模式,容易波动干扰,发光棒本身不能自动实现随着音乐的旋律来控制发光(类似音乐律动器),功能上还有待提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结合超声波接收技术,我司设计了一种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分为两大部分,包括发光控制部和灯筒部,所述灯筒部设置在发光控制部的上方,发光控制部包含有正面壳体、背面壳体和电控模块,所述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对立组合,电控模块位于两个壳体内部的中上方,所述电控模块包含有支撑电路板、led灯珠、接收麦克和主控ic,所述支撑电路板的前方设有按键,按键的前方设有按键块,所述背面壳体的下方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正负极片和电源底板,并且正负极片和电源底板通过导线与支撑电路板电性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珠的下方设有灯珠线路板,灯珠线路板设在支撑电路板的上方,接收麦克和主控ic设在支撑电路板的后方,接收麦克对立面的背面壳体上均匀分布有条形孔,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组合之后的上方设有项圈,通过项圈连接灯筒部的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电路板的上方设有支撑引脚,所述支撑引脚穿过灯珠线路板两侧并且电性连接,所述led灯珠的上方设有透镜,透镜的下方两端插在灯珠线路板,所述背面壳体的后方连接有仓盖。

5、优选的:所述项圈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项圈的下端外部设有卡环,通过卡环夹在正面壳体和背面壳体上方。

6、优选的:所述灯筒部包含有筒体,所述筒体上下方分别设有凸台和外螺纹,所述凸台扣有顶盖。

7、优选的:所述筒体为塑料吹塑筒,所述筒体的内部还设有珠光布。

8、优选的:所述按键设有两个并且为微动按键,按键块对应的与按键数量相同分为左键和右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紧凑,控制单元集成度高,采用多色led灯珠,颜色可选性广泛,可实现现场播放音乐,所有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发光棒开始随着音乐变换发光颜色及模式(律动模式),操作非常的简单,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全场统一控制,达到了实际效果,进一步的烘托现场的气氛,非常适合演唱会上的使用。



技术特征:

1.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分为两大部分,包括发光控制部(1)和灯筒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部(2)设置在发光控制部(1)的上方,发光控制部(1)包含有正面壳体(11)、背面壳体(12)和电控模块(13),所述正面壳体(11)和背面壳体(12)对立组合,电控模块(13)位于两个壳体内部的中上方,所述电控模块(13)包含有支撑电路板(131)、led灯珠(133)、接收麦克(135)和主控ic(136),所述支撑电路板(131)的前方设有按键(134),按键(134)的前方设有按键块(15),所述背面壳体(12)的下方设有电池仓(122),所述电池仓(122)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正负极片(18)和电源底板(19),并且正负极片(18)和电源底板(19)通过导线与支撑电路板(13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133)的下方设有灯珠线路板(132),灯珠线路板(132)设在支撑电路板(131)的上方,接收麦克(135)和主控ic(136)设在支撑电路板(131)的后方,接收麦克(135)对立面的背面壳体(12)上均匀分布有条形孔(121),正面壳体(11)和背面壳体(12)组合之后的上方设有项圈(17),通过项圈(17)连接灯筒部(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电路板(131)的上方设有支撑引脚(137),所述支撑引脚(137)穿过灯珠线路板(132)两侧并且电性连接,所述led灯珠(133)的上方设有透镜(16),透镜(16)的下方两端插在灯珠线路板(132),所述背面壳体(12)的后方连接有仓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17)的内部设有内螺纹(171),项圈(17)的下端外部设有卡环(172),通过卡环(172)夹在正面壳体(11)和背面壳体(12)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筒部(2)包含有筒体(21),所述筒体(21)上下方分别设有凸台(212)和外螺纹(211),所述凸台(212)扣有顶盖(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1)为塑料吹塑筒,所述筒体(21)的内部还设有珠光布(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34)设有两个并且为微动按键,按键块(15)对应的与按键(134)数量相同分为左键和右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超声波控制的便携式发光棒,涉及发光棒技术领域,包括发光控制部和灯筒部,发光控制部包含有正面壳体、背面壳体和电控模块,电控模块包含有支撑电路板、LED灯珠、接收麦克和主控IC,支撑电路板的前方设有按键,按键的前方设有按键块,背面壳体的下方设有电池仓,电池仓的上下方分别设有正负极片和电源底板。本技术设计结构紧凑,控制单元集成度高,采用多色LED灯珠,颜色可选性广泛,可实现现场播放音乐,所有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发光棒开始随着音乐变换发光颜色及模式(律动模式),操作非常的简单,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全场统一控制,达到了实际效果,进一步的烘托现场的气氛,非常适合演唱会上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金鱼,王红标,段晓峰,李山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美加发光制品(大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