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3702发布日期:2023-08-20 14: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


背景技术:

1、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2、水下机器人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探照灯对水下进行照明,而探照灯在安装时需要用到大量的螺栓,导致使用者在拆卸时需要通过工具将大量的螺栓一一取下,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方便进行拆卸。

3、因此,需要对探照灯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不方便进行拆卸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具备方便进行拆卸的优点,解决了探照灯不方便进行拆卸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灯箱,所述照明灯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灯头,所述照明灯箱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机构;

3、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设置在照明灯箱正面的两侧,所述旋转杆的背面贯穿至照明灯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背面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套设有传动框,所述传动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侧贯穿至固定板的内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转盘,所述手转盘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环的正面与照明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框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板,所述复位弹板远离传动框的一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照明灯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侧与传动框的内侧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由传动机构使照明灯箱可以在固定板的内部前后移动,使用者只需向前拉动照明灯箱,使照明灯箱与固定板分离,使用者在拆卸时不需要通过工具将大量的螺栓一一取下,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方便进行拆卸。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转盘,可以增加旋转杆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使用者转动旋转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板(2),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4),所述固定板(1)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灯箱(5),所述照明灯箱(5)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灯头(6),所述照明灯箱(5)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手转盘(8),所述手转盘(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9),所述固定轴承(9)外环的正面与照明灯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框(74)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板(10),所述复位弹板(10)远离传动框(74)的一侧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框(7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照明灯箱(5)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和滑块(1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7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3),所述定位套(13)的内侧与传动框(74)的内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探照灯,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灯箱,所述照明灯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灯头,所述照明灯箱正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设置在照明灯箱正面的两侧,所述旋转杆的背面贯穿至照明灯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本技术由传动机构使照明灯箱可以在固定板的内部前后移动,使用者只需向前拉动照明灯箱,使照明灯箱与固定板分离,使用者在拆卸时不需要通过工具将大量的螺栓一一取下,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方便进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喜安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