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5512发布日期:2023-10-02 05:4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框架钢结构安装施工,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1、框架钢结构安装施工时,对于夜间作业照明一般都是采取灯架照明的方式,该方式的弊端一是灯架需要大量的钢材焊接加工,且灯架需要做独立基础,灯架安装时需要用吊车进行配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施工完毕后,灯架需要吊车配合拆割分离,大部分材料形成废料,造成施工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材料形成废料,造成施工成本加大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将照明装置上下四个卡箍与框架钢柱翼缘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之后将照明灯具绑系在拉绳的下垂一端,进行夜间作业照明,当需要改变照明范围时,可随时摇动摇把,使滚轴转动,同时带动拉绳上的照明灯具上下升降,满足施工范围照明需要,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包括卡箍1、螺钉2、连接横杆3、滑轮4、拉绳5、摇把6、滑滚7、滚轴8、连接纵杆9,组合使用,将四个卡箍1两两上下分布,上下卡箍1间距3000-8000mm;每个卡箍1两侧穿入两个螺钉2;连接横杆3与上面的两个卡箍1背面焊接;两个连接纵杆9一端分别与下面两个卡箍1背面垂直焊接;滑轮4焊接固定在连接横杆3的中部;两个滑滚7分布在滚轴8的两端并与滚轴8形成滚动系统;两个滑滚7与两个连接纵杆9另一端焊接;摇把6焊接固定在滚轴8的一端;拉绳5一端通过滑轮4与滚轴8中部绑系固定,拉绳5另一端自滑轮下垂(见图1、图2、图3)。

4、使用时,将照明装置上下四个卡箍1与框架钢柱10翼缘板通过螺钉2进行固定,之后将照明灯具11绑系在拉绳5的下垂一端,进行夜间作业照明,当需要改变照明范围时,可随时摇动摇把6,使滚轴8转动,同时带动拉绳5上的照明灯具11上下升降,满足施工范围照明需要,方便快捷。施工完毕后,可保护性拆除照明装置,并重复使用(图4、图5、图6)。

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避免了灯架及吊车的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保障了夜间施工照明,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1)、螺钉(2)、连接横杆(3)、滑轮(4)、拉绳(5)、摇把(6)、滑滚(7)、滚轴(8)、连接纵杆(9);四个卡箍(1)两两上下分布,每个卡箍(1)两侧穿入两个螺钉(2);连接横杆(3)与上面的两个卡箍(1)背面焊接;两个连接纵杆(9)一端分别与下面两个卡箍(1)背面垂直焊接;滑轮(4)焊接固定在连接横杆(3)的中部;两个滑滚(7)分布在滚轴(8)的两端并与滚轴(8)形成滚动系统;两个滑滚(7)与两个连接纵杆(9)另一端焊接;摇把(6)焊接固定在滚轴(8)的一端;拉绳(5)一端通过滑轮(4)与滚轴(8)中部绑系固定,拉绳(5)另一端自滑轮下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卡箍(1)间距3000-8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箍(1)由14mm厚钢板加工而成,侧面尺寸长*宽为100*80mm,背面尺寸长*宽为100*50mm;螺钉(2)直径10mm,长40mm;连接横杆(3)由截面尺寸长*宽为60*60mm的方管加工而成,长800mm;滑轮(4)直径200mm;拉绳(5)由直径20mm的棕麻绳加工而成,长30000mm;摇把(6)由直径20mm的圆钢加工而成,直段长200mm,折段长300mm;滑滚(7)外径100mm,内径60mm;滚轴(8)直径60mm,长800mm;连接纵杆(9)由截面尺寸长*宽为50*50mm的方管加工而成。


技术总结
一种手摇式上下移动照明装置,属于框架钢结构安装施工领域。包括卡箍(1)、螺钉(2)、连接横杆(3)、滑轮(4)、拉绳(5)、摇把(6)、滑滚(7)、滚轴(8)、连接纵杆(9)。将照明装置上下四个卡箍与框架钢柱翼缘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之后将照明灯具绑系在拉绳的下垂一端,进行夜间作业照明,当需要改变照明范围时,可随时摇动摇把,使滚轴转动,同时带动拉绳上的照明灯具上下升降,满足施工范围照明需要,方便快捷。优点在于,组装简单,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避免了灯架及吊车的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保障了夜间施工照明,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荣,洪凤池,张竹,徐健,董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