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42458发布日期:2023-08-25 06: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信号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信号镜安装,具体公开了信号镜。


背景技术:

1、在野战作战环境中,需要利用信号镜发出光源信号,提供给队友,或者,在在野战作战环境中,自己负伤,当通信条件不好时,也需要利用信号镜发出光源信号,提供给救援队友;

2、传统的信号镜就是一块单一的反光镜,有的信号镜会在信号镜的中间开出一个洞,利用这个洞不反光来提醒人,无论哪一种模式,均存在问题:

3、1.青蛙眼效应:当一个图像或者物品静止不动时,观察者是很难发现的,对于光源信号,如果反射的图形一直不变,仅仅是移动,对于观察者而言,真的很难捕捉;2.传统的信号镜局限性太大,需要外界强光源才能实现光源反射,一旦到夜晚或者外界光源强度差的情况下,传统的信号镜基本无限,上述两种问题均会导致信号镜上在使用上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信号镜的使用效果,鉴于此,发明人提出信号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信号镜受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大,导致信号镜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信号镜,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以及主体板的上侧均固接有反光镜片,所述主体板远离反光镜片的一侧设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和用于光能转换的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

3、所述凹槽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有若干透光孔,所述主体板内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灯组。

4、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首先本装置可以局部改变反射的图形,拒绝青蛙眼效应,通过转动盘的转动,改变透光孔的位置,使得整个位置的反射有时出现有时消失,作用整个反射图形上,就呈现图像的局部变化,使得更容易被人发现和识别,解决传统的信号镜受自身影响大,进一步解决了信号镜的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不仅适用于光源强度大的白天,同样适用于夜晚以及光源弱的环境,体板远离反光镜片的一侧设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和用于光能转换的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主体板内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灯组,通过蓄电池组提供能源,使得灯组获得光源,该光源穿过反光镜片发出直射光线,进而产生光源信号,获得他人的关注,最终解决传统的信号镜受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大,导致信号镜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7、进一步,所述蓄电池组采用模块组结构,所述模块组结构的尺寸与主体板的尺寸相同,所述蓄电池组的外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蓄电池组之间涂抹有用于降温的硅脂。

8、进一步,所述灯组采用柱状灯组,所述柱状灯组包括连接柱和灯泡,用于电连接的灯泡的电线安装在连接柱内,所述柱状灯组整体安装在主体板的内部空腔中。

9、进一步,所述反光镜片上开有若干容纳槽,所述灯泡穿过容纳槽安装。

10、进一步,所述灯泡的三分之二的体积穿过容纳槽置于反光镜片的上方。

11、进一步,所述灯泡与容纳槽的连接处涂抹有连接胶。

12、进一步,所述转动盘包括盘体和与凹槽底部转动连接的转动柱,透光孔开在盘体上,所述盘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盘体转动的把手。



技术特征:

1.信号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以及主体板的上侧均固接有反光镜片,所述主体板远离反光镜片的一侧设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和用于光能转换的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采用模块组结构,所述模块组结构的尺寸与主体板的尺寸相同,所述蓄电池组的外周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蓄电池组之间涂抹有用于降温的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组采用柱状灯组,所述柱状灯组包括连接柱和灯泡,用于电连接的灯泡的电线安装在连接柱内,所述柱状灯组整体安装在主体板的内部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片上开有若干容纳槽,所述灯泡穿过容纳槽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的三分之二的体积穿过容纳槽置于反光镜片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泡与容纳槽的连接处涂抹有连接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包括盘体和与凹槽底部转动连接的转动柱,透光孔开在盘体上,所述盘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盘体转动的把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信号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信号镜,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以及主体板的上侧均固接有反光镜片,所述主体板远离反光镜片的一侧设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一侧设有太阳能板和用于光能转换的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凹槽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开有若干透光孔,本装置解决传统的信号镜受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大,导致信号镜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艺,杨才君,郑世泽,黄天发,成严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