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及汽车前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6668发布日期:2023-12-14 0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及汽车前雾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和汽车前雾灯。


背景技术:

1、汽车前雾灯,是用于改善在雾天或类似低能见度情况下,车辆前方道路照明的灯具。并且,汽车前雾灯需具有调整光线角度的功能,以适应复杂多变的路况,而汽车前雾灯光源则与反射镜固定连接在一起,因此汽车前雾灯是通过调节反射镜的角度,以实现前雾灯的光线角度调节。

2、目前,汽车前雾灯调光结构,采用在反射镜上设计两个固定点,然后将球头螺钉组件安装在两个固定点上,再安装带有螺纹的高度调节螺杆,从而通过转动高度调节螺杆,带动反射镜以两个球头螺钉组件为旋转中心,实现反射镜的上下角度调整。

3、但是,此种结构占用空间较大,而对于小体积的汽车前雾灯,内部可用空间较小,无法布置此种结构。

4、因此,如何降低前雾灯调光结构的占用空间,以适用于小体积的汽车前雾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降低了前雾灯调光结构的占用空间,以适用于小体积的汽车前雾灯;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的汽车前雾灯。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包括:

5、角度转动装置,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一端固定于灯壳上,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反射镜的背面,以使所述反射镜相对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角度可调整;

6、高度调节螺杆,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调节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灯壳上,且外露于所述灯壳,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螺纹端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背面,且所述螺纹端与所述反射镜之间具有用于所述反射镜,沿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的调节间隙。

7、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背面,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二端为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反射镜的背面。

8、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球形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容纳所述球形连接部的凹槽,以使所述球形连接部可转动的嵌入所述凹槽内。

9、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所述灯壳上,且所述角度转动装置还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用于限制所述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一端的嵌入深度。

10、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螺纹端通过第二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背面,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射镜的背面,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端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所述调节间隙。

11、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调节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调节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且贴合于所述灯壳的侧壁,用于阻挡所述高度调节螺杆沿自身的延伸方向移动。

12、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调节端还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位于所述灯壳的外侧,用于对所述高度调节螺杆进行旋转。

13、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调节旋钮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标记角度调整方向的旋转标识。

14、可选地,在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中,所述高度调节螺杆为整体式结构。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包括角度转动装置和高度调节螺杆,其中,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一端固定于灯壳上,而第二端与反射镜的背面为转动连接,以使反射镜与角度转动装置的角度可进行调整。外漏于灯壳的高度调节螺杆的调节端与灯壳为可转动连接,而高度调节螺杆的螺纹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反射镜的背面,并且螺纹端与反射镜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反射镜可沿高度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的调节间隙。

16、因此,转动高度调节螺杆,通过反射镜与螺纹端的螺纹转动,使得反射镜在高度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而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一端固定于灯壳上,而角度转动装置的第二端与反射镜为活动连接,调节了反射镜与灯壳的相对角度,而前雾灯光源又固定于反射镜上,从而实现了前雾灯的光线角度调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雾灯调光结构仅通过一个角度转动装置和一个高度调节螺杆实现了反射镜的角度调整,显著缩减了调光结构的占用空间,以适用于小体积的汽车前雾灯,同时还降低了结构的复杂度和材料成本。

18、一种汽车前雾灯,包括前雾灯调光结构,所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为如上述任一项的前雾灯调光结构。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前雾灯,由于具有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因此兼具上述前雾灯调光结构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安装座(600)连接于所述反射镜(400)的背面,所述第一安装座(600)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的第二端为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座(60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反射镜(400)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球形连接部(110),且所述第一安装座(600)设置有容纳所述球形连接部(110)的凹槽,以使所述球形连接部(110)可转动的嵌入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的第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所述灯壳(300)上,且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还设有定位环(120),所述定位环(120)用于限制所述角度转动装置(100)的第一端的嵌入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0)的螺纹端(220)通过第二安装座(700)连接于所述反射镜(400)的背面,所述第二安装座(70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射镜(400)的背面,所述第二安装座(700)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端(220)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座(7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00)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有所述调节间隙(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0)套设有限位环(230),所述限位环(230)位于所述调节端(210)和所述螺纹端(220)之间,且贴合于所述灯壳(300)的侧壁,用于阻挡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0)沿自身的延伸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端(210)还设置有调节旋钮(240),所述调节旋钮(240)位于所述灯壳(300)的外侧,用于对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0)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240)的端面设置有用于标记角度调整方向的旋转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螺杆(200)为整体式结构。

10.一种汽车前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雾灯调光结构,所述前雾灯调光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雾灯调光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雾灯调光结构,包括:角度转动装置,第一端固定于灯壳,第二端铰连接于反射镜,以使反射镜相对于角度转动装置的角度可调整;高度调节螺杆,贯穿灯壳,高度调节螺杆的调节端可转动连接于灯壳,而螺纹端通过螺纹连接于反射镜,且螺纹端与反射镜之间具有用于反射镜,沿高度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的调节间隙。转动高度调节螺杆,反射镜沿高度调节螺杆的延伸方向移动,进而调整反射镜与角度转动装置的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前雾灯调光结构仅通过一个角度转动装置和一个高度调节螺杆实现了反射镜的角度调整,缩减了调光结构的占用空间,适用于小体积的汽车前雾灯。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雾灯。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边,周平,黄好,秦少威,赖建文,陆岱骏,吴州丽,覃红霞,龙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