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9079发布日期:2023-07-21 11:3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双层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led透镜,具体为双层透镜。


背景技术:

1、led透镜即与led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增强光的使用效率和发光效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592684u”中采用tir透镜实现对光源的聚光,文献“cn207394744u”中采用tir透镜一次聚光、菲涅尔透镜二次聚光,上述透镜虽然能够使得射出光严格控制在目标区域之内,但是为了实现单一的聚光效果而对透镜进行叠加使用会导致ugr值偏高,导致使用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层透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现单一的聚光效果而对透镜进行叠加使用会导致ugr值偏高,导致使用场景受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层透镜,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上方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由基座、设在基座底侧的光源、固定在基座底部的罩体、设在罩体内部上方的反光罩、设在反光罩内上方且顶侧与光源贴合进行散光的凹透镜、设在罩体下方均匀混光的tir组合透镜组成,所述壳体内下方设有卡设在罩体出光侧上实现三次配光的反光杯。

3、优选的,所述基座顶侧设有用于将光源热量传导分散进行散热的金属散热条,且基座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壳体内上方开设有与基座上螺纹匹配的螺槽。

4、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smd led、cob led、csp led。

5、优选的,所述罩体外壁上设有卡块,且反光杯的一端设有与卡块扣接对反光杯限位的卡扣。

6、优选的,所述反光杯另一端的边沿内部设有磁块一,且壳体内底部设有与磁块一产生磁吸配合的磁块二,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便于扣取反光杯边沿的避让槽。

7、优选的,所述tir组合透镜由四个tir透镜组成,且每个所述tir透镜的表面均为鳞片状,所述tir透镜的表面、进光孔侧面和tir透镜的顶面均为雾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9、本申请通过光学透镜与反光杯结合效率高,不仅使得射出光严格控制在目标区域之内,减少光损,提高了光效,还能够起到防眩底效果,本申请透镜结构ugr可以达到16以内,解决了聚光效果同时ugr值偏高的情况,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技术特征:

1.双层透镜,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上方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由基座(2)、设在基座(2)底侧的光源(3)、固定在基座(2)底部的罩体(5)、设在罩体(5)内部上方的反光罩(7)、设在反光罩(7)内上方且顶侧与光源(3)贴合进行散光的凹透镜(6)、设在罩体(5)下方均匀混光的tir组合透镜组成,所述壳体(1)内下方设有卡设在罩体(5)出光侧上实现三次配光的反光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顶侧设有用于将光源(3)热量传导分散进行散热的金属散热条(4),且基座(2)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壳体(1)内上方开设有与基座(2)上螺纹匹配的螺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3)包括smd led、cob led、csp 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外壁上设有卡块(15),且反光杯(9)的一端设有与卡块(15)扣接对反光杯(9)限位的卡扣(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9)另一端的边沿内部设有磁块一(11),且壳体(1)内底部设有与磁块一(11)产生磁吸配合的磁块二(12),所述壳体(1)底部开设有便于扣取反光杯(9)边沿的避让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tir组合透镜由四个tir透镜(8)组成,且每个所述tir透镜(8)的表面均为鳞片状,所述tir透镜(8)的表面、进光孔(13)侧面和tir透镜的顶面均为雾面。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的属于LED透镜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层透镜,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上方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由基座、设在基座底侧的光源、固定在基座底部的罩体、设在罩体内部上方的反光罩、设在反光罩内上方且顶侧与光源贴合进行散光的凹透镜、设在罩体下方均匀混光的TIR组合透镜组成,所述壳体内下方设有卡设在罩体出光侧上实现三次配光的反光杯,本申请通过光学透镜与反光杯结合效率高,不仅使得射出光严格控制在目标区域之内,减少光损,提高了光效,还能够起到防眩底效果,本申请透镜结构UGR可以达到16以内,解决了聚光效果同时UGR值偏高的情况,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驰,葛荣建,由庆麟,孙迪一,童金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