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3285发布日期:2023-12-07 03: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


背景技术:

1、舞台灯为了实现快速亮灭变化,通常会设置频闪片,在遮挡光束位置与不遮挡光束位置之间快速切换,部分舞台灯为了实现亮灭的线性变化,会在频闪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匀光片,但是一般的匀光片在即将完全遮挡光束时,会使光束快速变暗,十分突兀,无法做到完全线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可以使匀光片在即将完全遮挡光束时,光束亮度也会线性变化,过度自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包括用于产生光路的卤素光源及用于遮挡光路的至少一个频闪片,所述卤素光源具有反光杯以及位于所述反光杯内的灯芯,所述灯芯且具有球状电弧管以及位于所述球状电弧管外的电弧管外罩壳, 所述频闪片位于所述反光杯的出光口上方,所述频闪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匀光片,所述匀光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电弧管避让缺口,且在所述频闪片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将经过所述球状电弧管在所述频闪片所处平面的投影,记所述球状电弧管的宽度为r,所述电弧管外罩壳宽度为d,则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的半径r范围为[r,2d]。

3、所述线性调光舞台灯通过在所述匀光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电弧管避让缺口,且在所述频闪片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将经过所述球状电弧管在所述频闪片所处平面的投影,这样在所述匀光片即将完全遮挡光束时,光束将通过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射出,同时记所述球状电弧管的宽度为r,所述电弧管外罩壳宽度为d,令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的半径r范围为[r,2d],则在所述匀光片运动使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与所述电弧管外罩壳于所述频闪片上的投影相切,至所述匀光片完全遮挡所述光束的过程中,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既不会太大导致对光束的遮挡面积过快使光束亮暗变化显得突兀,也不会太小导致对光束的遮挡面积改变过慢使光束亮暗线性变化不明显。

4、进一步地,所述匀光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开口逐渐扩大的反光杯避让缺口,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位于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远离所述光路中心轴一侧。由于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的开口逐渐扩大,这样在所述匀光片运动使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在与所述反光杯于所述频闪片上的投影相切,至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与所述电弧管外罩壳于所述频闪片上的投影相切的过程中,所述匀光片对光束的遮挡面积缓慢变化,从而使光束亮暗线性变化。

5、进一步地,所述频闪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对应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设置有开口逐渐扩大的透光缺口,且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位于所述透光缺口所限定的范围内。所述透光缺口的设置,可以使所述光束投射出的光斑熄灭过程变得线性。

6、进一步地,所述频闪片上所述透光缺口的两侧边为直边,和/或所述匀光片上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的两侧边为直边。便于所述频闪片上所述透光缺口或者所述匀光片的上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的加工。

7、进一步地,所述频闪片以摆动的方式切入、切出光路,所述透光缺口距离所述频闪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在所述透光缺口内向远离所述频闪片枢接端的方向偏斜;和/或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距离所述匀光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在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向远离所述频闪片枢接端的方向偏斜。由于所述频闪片以摆动的方式切入、切出光路,所以所述匀光片与拦截光束的部分,会逐渐向远离所述频闪片枢接端的方向偏斜,所以所述透光缺口、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的偏斜,可以保证最远点作为所述频闪片或者所述匀光片最后完全透光的部分,以保障所述光束的亮暗线性变化。

8、进一步地,随着所述频闪片的运动,所述透光缺口距离所述频闪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距离所述匀光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均会通过光路中心轴。可以保障所述频闪片或者所述匀光片最后关闭所述光束的位置为所述透光缺口距离所述频闪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距离所述匀光片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延长光束亮暗线性变化的时间。

9、进一步地,所述频闪片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卤素光源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频闪片上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匀光片。2个所述频闪片分别位于所述卤素光源的相对两侧可以合理利用舞台灯内的空间。

10、进一步地,所述频闪片以摆动的方式切入、切出光路。驱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频闪片、两个所述匀光片干涉光路部分均关于所述光路中心轴旋转对称。使光束形成的光斑中心对称。

12、进一步地,所述匀光片的透光率在40%-80%之间。使所述光束亮暗的线性变化可以明显的被人眼观察到。



技术特征:

1. 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光路的卤素光源(100)及用于遮挡光路的至少一个频闪片(200),所述卤素光源(100)具有反光杯(110)以及位于所述反光杯(110)内的灯芯(120),所述灯芯(120)且具有球状电弧管(121)以及位于所述球状电弧管(121)外的电弧管外罩壳(122), 所述频闪片(200)位于所述反光杯(110)的出光口(111)上方,所述频闪片(200)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匀光片(300),所述匀光片(300)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电弧管避让缺口(310),且在所述频闪片(200)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310)将经过所述球状电弧管(121)在所述频闪片(200)所处平面的投影,记所述球状电弧管(121)的宽度为r,所述电弧管外罩壳(122)宽度为d,则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310)的半径r范围为[r,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匀光片(300)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开口逐渐扩大的反光杯避让缺口(320),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310)位于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320)远离所述光路中心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频闪片(200)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对应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320)设置有开口逐渐扩大的透光缺口(210),且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320)位于所述透光缺口(210)所限定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频闪片(200)上所述透光缺口(210)的两侧边为直边,和/或所述匀光片(300)上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320)的两侧边为直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频闪片(200)以摆动的方式切入、切出光路,所述透光缺口(210)距离所述频闪片(200)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在所述透光缺口(210)内向远离所述频闪片(200)枢接端的方向偏斜;和/或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310)距离所述匀光片(300)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在所述反光杯避让缺口(320)向远离所述频闪片(200)枢接端的方向偏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随着所述频闪片(200)的运动,所述透光缺口(210)距离所述频闪片(200)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所述电弧管避让缺口(310)距离所述匀光片(300)近光路中心轴一侧的最远点均会通过光路中心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频闪片(200)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卤素光源(100)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频闪片(200)上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匀光片(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频闪片(200)以摆动的方式切入、切出光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两个所述频闪片(200)、两个所述匀光片(300)干涉光路部分均关于所述光路中心轴旋转对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调光舞台灯,所述匀光片(300)的透光率在40%-80%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调光舞台灯,包括用于产生光路的卤素光源及用于遮挡光路的至少一个频闪片,卤素光源具有反光杯以及位于反光杯内的灯芯,灯芯且具有球状电弧管以及位于球状电弧管外的电弧管外罩壳,频闪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匀光片,匀光片靠近光路中心轴一侧设置有电弧管避让缺口,记球状电弧管的宽度为r,电弧管外罩壳宽度为d,则电弧管避让缺口的半径R范围为[r,2d]。在电弧管避让缺口与电弧管外罩壳在频闪片上的投影相切至匀光片运动至完全遮挡光束的过程中,电弧管避让缺口既不会太大导致对光束的遮挡面积过快使光束亮暗变化显得突兀,也不会太小导致对光束的遮挡面积改变过慢使光束亮暗线性变化不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