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1044发布日期:2024-03-05 11:5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板灯。


背景技术:

1、在照明领域中,吊装灯具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了学生在上课时能够看清黑板同时为讲台区域提供照明,通常需要安装照射黑板和讲台的灯具,也就是黑板灯。黑板灯的特点在于,其出光需要满足在垂直方向上照向黑板并保证覆盖率和均匀度,和在水平方向上向下照亮讲台,同时需要避免眩光对人眼的伤害,其中眩光主要是在横向产生,也就是在黑板灯的端部两侧的视野方向上容易产生眩光。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黑板灯的防眩效果,通常采用蜂窝状防眩网来实现,但是这种防眩网对光源的照度损失较大,为了达到指定的照度,必须采用大功率的光源,导致了其能源损耗高;而为了提升照度而不采用防眩网,则其防眩效果差,容易伤害人眼。

2、因此,如何在保证黑板灯的防眩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其照射亮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相关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板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黑板灯的无法同时兼顾照度和防眩性能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板灯,所述黑板灯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型材件,和位于所述型材件长度方向两端的端盖;所述型材件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且所述型材件基于所述延伸部形成有长度方向上的开口;

4、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型材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所述开口向外出射;

5、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由所述延伸部的内表面形成;或,所述反射面由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侧的反射层形成;

6、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整体封住所述开口;所述格栅组件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长度方向且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格栅片,各所述格栅片的顶部与所述反射面的顶部区域、所述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之间形成第一出光区,所述第一出光区为无阻隔的条状空间,各所述格栅片的侧面与所述反射面的底部区域形成第二出光区;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至少包括:第一光线组,所述第一光线组依次直射经过所述第一出光区、所述第二出光区后向外出射;第二光线组,所述第二光线组直射经过所述第一出光区至所述反射面,经所述反射面反射之后从所述第二出光区向外出射。

7、可选的,所述反射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表面上的反射涂层或反射膜。

8、可选的,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延伸部设置有与所述反射板形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反射板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反射板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子板,各所述反射子板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相邻的各所述反射子板之间紧密接触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11、可选的,各所述格栅片与所述反射子板一体成型。

12、可选的,各所述格栅片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上方的遮光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遮光部一体成型;所述本体部的顶部、所述遮光部的内侧与所述反射面形成缺口,沿长度方向贯通各所述缺口,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区。

13、可选的,所述缺口的宽度沿所述遮光部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4、可选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沿所述安装部长度方向延伸的灯带,和与所述灯带匹配的配光装置。

15、可选的,所述配光装置包括透镜和/或反光杯;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板灯,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型材件,和位于型材件长度方向两端的端盖;型材件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且型材件基于延伸部形成有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发光组件,发光组件与型材件固定连接,且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开口向外出射;反射面,反射面由延伸部的内表面形成;或,反射面由设置于延伸部内侧的反射层形成;格栅组件,格栅组件整体封住开口;格栅组件包括若干个垂直于长度方向且沿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格栅片,各格栅片的顶部与反射面的顶部区域、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之间形成第一出光区,第一出光区为无阻隔的条状空间,各格栅片的侧面与反射面的底部区域形成第二出光区;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至少包括:第一光线组,第一光线组依次直射经过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后向外出射;第二光线组,第二光线组直射经过第一出光区至反射面,经反射面反射之后从第二出光区向外出射。从而通过在格栅片与反射面、发光组件出光面之间形成一个无阻隔的第一出光区,使得光线在这一区域内可以无遮挡的进行直射与反射,然后才会经过第二出光区进行防眩处理,有效的减少了从发光组件直射到格栅片上的光线,从而降低了出光损耗,在保证了防眩效果的同时提升了照射到黑板上的灯光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表面上的反射涂层或反射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设置有与所述反射板形状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反射板通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子板,各所述反射子板沿所述型材件的长度方向布设,且相邻的各所述反射子板之间紧密接触并位于同一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片与所述反射子板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格栅片包括本体部和位于本体部上方的遮光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遮光部一体成型;所述本体部的顶部、所述遮光部的内侧与所述反射面形成缺口,沿长度方向贯通各所述缺口,形成所述第一出光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宽度沿所述遮光部的底部至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沿所述型材件长度方向延伸的灯带,和与所述灯带匹配的配光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装置包括透镜和/或反光杯;所述透镜包括凸透镜或菲涅尔透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黑板灯,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型材件和端盖;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开口向外出射;反射面,反射面由型材件延伸部的内表面形成;或,反射面由设置于延伸部内侧的反射层形成;格栅组件,格栅组件整体封住开口;格栅片的顶部与反射面、发光组件的出光面之间形成第一出光区,格栅片的侧面与反射面形成第二出光区,从第一出光区出射的光经过第二出光区之后向外出光。从而有效的减少了从发光组件直射到格栅片上的光线,从而降低了出光损耗,在保证了防眩效果的同时提升了照射到黑板上的灯光亮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郑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斌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