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3214发布日期:2023-11-07 01:2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


背景技术:

1、车灯的点亮效果受聚光器参数设置的影响,常规聚光器的中心为一个准直透镜,聚光器中心光线较多,容易产生中心光斑,当需要对中心光线做扩散或均匀性优化时,整个透镜面的扩散参数比较局限,如果设计非球面则会大大增加设计以及加工难度,且调整角度也很有限,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设计,且对中心光线的扩散效果好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包括聚光器本体,所述聚光器本体的入光侧设置有从周围到中心依次连接的反射面、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其中所述第二入光面凸向入光侧,

4、所述第二入光面上形成有折射凸环,所述折射凸环形成菲涅尔花纹结构,所述折射凸环包括第一折射面和第二折射面,所述第一折射面连接第二入光面和第二折射面,所述第二折射面凸向入光侧弯曲,所述第二折射面用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扩散角度。

5、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折射凸环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折射凸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各所述折射凸环的中心同轴设置。

6、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射面的形状呈球面状。

7、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反射面包括若干反射部,多个所述反射部之间相互衔接,所述反射部沿所述聚光器本体的入射光轴圆周分布并形成反射环,多个反射环沿所述聚光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部凸向所述聚光器本体弯曲。

8、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反射部的形状呈球面状。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入光面上设置折射凸环,利用菲涅尔花纹结构增加光学设计的参数维度,在不破坏第二入光面球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并且能够对聚光器内部光线的细节扩散角度调整,便于对光线参数进行改善,并且增强了第二入光面对中心光线的扩散性能,改善聚光器中心光线较多而导致的亮斑问题,改善了聚光器本体的点亮均匀性;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面上反射部的结构设计,可以贴合聚光器造型,反射部之间不会出现碎面,可以保证加工完全拟合设计状态,并且反射部的扩散方向与聚光器表面保持一致,可以规避不规则杂光的出现,改善点亮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器本体(1),所述聚光器本体(1)的入光侧设置有从周围到中心依次连接的反射面(2)、第一入光面(3)和第二入光面(4),其中所述第二入光面(4)凸向入光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凸环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折射凸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各所述折射凸环的中心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射面(42)的形状呈球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2)包括若干反射部(21),多个所述反射部(21)之间相互衔接,所述反射部(21)沿所述聚光器本体(1)的入射光轴圆周分布并形成反射环,多个反射环沿所述聚光器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形成所述反射面(2),所述反射部(21)凸向所述聚光器本体(1)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21)的形状呈球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聚光器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聚光器本体,聚光器本体的入光侧设置有从周围到中心依次连接的反射面、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其中第二入光面凸向入光侧,第二入光面上形成有折射凸环,折射凸环形成菲涅尔花纹结构,折射凸环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折射凸环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折射凸环的数量依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当折射凸环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时,各折射凸环的中心同轴设置。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入光面上设置折射凸环,利用菲涅尔花纹结构增加光学设计的参数维度,在不破坏第二入光面球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便于对光线参数进行改善。

技术研发人员:姚仙亮,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纳川海拉(常州)车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