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8971发布日期:2023-12-30 14:1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灯,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


背景技术:

1、根据客户需求,在汽车尾灯的设计与制造中,以多种功能灯模块组装形成的组合尾灯是主要的需求趋势,不仅占用空间少,且功能多样。现有的安装在汽车尾部的组合尾灯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第一单元灯与安装在后备箱门上的第二单元灯,其中,第一单元灯通常在其壳体内设置位置灯模块与转向灯模块,而第二单元灯则在其壳体内设置刹车灯模块。其中,转向灯模块能够采用闪烁转向灯或流水转向灯。流水转向灯是具有动态效果的转向灯,转向灯的发光带沿长度方向逐渐点亮,全部点亮后再全部熄灭,然后反复循环逐渐点亮及全部熄灭这两种过程,形成一种流水式动态光带效果。但在转向灯模块采用流水转向灯时,其整体结构受到第一单元灯的壳体空间限制,所能形成的流水式动态光带的长度有效,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包括第一单元灯与第二单元灯,所述第一单元灯包括第一壳体、罩设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灯罩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与第一灯罩之间的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上壳段、一体连接在上壳段一侧的侧壳段及一体连接在上壳段下方的下壳段;所述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设置在上壳段内;所述第二单元灯与上壳段对应地设置在第一单元灯一侧,其包括第二壳体、罩设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灯罩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与第二灯罩之间的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所述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下部,且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对应地与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联成一线,以供在形成流水转向灯光时,第一单元灯与第二单元灯分别通过其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与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依次点亮。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单元灯包括安装在第一壳体与第一灯罩之间的第一位置灯模块、第二位置灯模块与第一刹车灯模块,所述第一位置灯模块设置在侧壳段内,所述第二位置灯模块设置在下壳段远离侧壳段的一侧内;所述第一刹车灯模块设置在上壳段与下壳段之间,其顶端设于上壳段内,其底端设于下壳段邻近侧壳段的一侧;所述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设于第一刹车灯模块的顶端与第二位置灯模块的顶部之间。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单元灯包括安装在第二壳体与第二灯罩之间的第二刹车灯模块,所述第二刹车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上部,且第二刹车灯模块对应地与第一刹车灯模块联成一线,以供在形成刹车灯光时,第一单元灯与第二单元灯分别通过其第一刹车灯模块与第二刹车灯模块同步亮起。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灯罩包括依次盖设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遮光罩及第一透光罩,所述第一遮光罩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一透光罩之间,所述第一遮光罩各对应第一位置灯模块、第二位置灯模块与第一刹车灯模块设有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一内透镜段,所述第一内透镜段分别盖设在第一位置灯模块、第二位置灯模块与第一刹车灯模块的出光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灯罩包括依次盖设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遮光罩及第二透光罩,第二遮光罩设于第二壳体与第二透光罩之间,所述第二遮光罩对应第二刹车灯模块设有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二内透镜段,所述第二内透镜段盖设在第二刹车灯模块的出光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通过在第一单元灯与第二单元灯内各设置流水转向灯模块,以第一单元灯的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与第二单元灯的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依次点亮,有效地联成一条长度充足的流水式转向灯光动态光带,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包括第一单元灯(10)与第二单元灯(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灯(10)包括第一壳体(11)、罩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灯罩(12)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与第一灯罩(12)之间的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16),所述第一壳体(11)形成有上壳段(111)、一体连接在上壳段(111)一侧的侧壳段(112)及一体连接在上壳段(111)下方的下壳段(113);所述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16)设置在上壳段(111)内;所述第二单元灯(20)与上壳段(111)对应地设置在第一单元灯(10)一侧,其包括第二壳体(21)、罩设在第二壳体(21)上的第二灯罩(22)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21)与第二灯罩(22)之间的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24),所述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24)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的下部,且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24)对应地与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16)联成一线,以供在形成流水转向灯光时,第一单元灯(10)与第二单元灯(20)分别通过其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16)与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24)依次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灯(10)包括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与第一灯罩(12)之间的第一位置灯模块(13)、第二位置灯模块(14)与第一刹车灯模块(15),所述第一位置灯模块(13)设置在侧壳段(112)内,所述第二位置灯模块(14)设置在下壳段(113)远离侧壳段(112)的一侧内;所述第一刹车灯模块(15)设置在上壳段(111)与下壳段(113)之间,其顶端设于上壳段(111)内,其底端设于下壳段(113)邻近侧壳段(112)的一侧;所述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16)设于第一刹车灯模块(15)的顶端与第二位置灯模块(14)的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灯(20)包括安装在第二壳体(21)与第二灯罩(22)之间的第二刹车灯模块(23),所述第二刹车灯模块(23)设置在第二壳体(21)内的上部,且第二刹车灯模块(23)对应地与第一刹车灯模块(15)联成一线,以供在形成刹车灯光时,第一单元灯(10)与第二单元灯(20)分别通过其第一刹车灯模块(15)与第二刹车灯模块(23)同步亮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罩(12)包括依次盖设在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遮光罩(121)及第一透光罩(122),所述第一遮光罩(121)设于第一壳体(11)与第一透光罩(122)之间,所述第一遮光罩(121)各对应第一位置灯模块(13)、第二位置灯模块(14)与第一刹车灯模块(15)设有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一内透镜段,所述第一内透镜段分别盖设在第一位置灯模块(13)、第二位置灯模块(14)与第一刹车灯模块(15)的出光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汽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罩(22)包括依次盖设在第二壳体(21)上的第二遮光罩(221)及第二透光罩(222),第二遮光罩(221)设于第二壳体(21)与第二透光罩(222)之间,所述第二遮光罩(221)对应第二刹车灯模块(23)设有与其形状对应的第二内透镜段,所述第二内透镜段盖设在第二刹车灯模块(23)的出光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汽车尾灯,包括第一单元灯与第二单元灯,第一单元灯包括第一壳体、罩设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灯罩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与第一灯罩之间的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第一壳体形成有上壳段、一体连接在上壳段一侧的侧壳段及一体连接在上壳段下方的下壳段;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设置在上壳段内;第二单元灯与上壳段对应地设置在第一单元灯一侧,其包括第二壳体、罩设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灯罩以及安装在第二壳体与第二灯罩之间的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下部,且第二流水转向灯模块对应地与第一流水转向灯模块联成一线。本技术能有效地联成一条长度充足的流水式转向灯光动态光带。

技术研发人员:罗宗明,潘明洋,范豪杰,关仲新,梁妙玲,张望全,王正伟,苏少宇,朱润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瑞利汽车照明系统(佛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