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2372发布日期:2023-12-30 06:5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灯丝的发光面积直接影响灯泡的光通量,为了增加灯丝的发光面积,现有技术普遍采取增加灯丝直径的措施,但灯丝加粗的程度毕竟有限,所以灯丝发光面积并不能增加很多,而且传统的灯丝是设置在灯头上,灯丝的长度也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至少解决一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方案,本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它包括泡壳和导电灯头,泡壳包括内泡壳和外泡壳,外泡壳设有第一导电支架,内泡壳设有第二导电支架;导电灯头设有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导电支架连接于第一接触点,第二导电支架连接第二接触点;

3、内泡壳与外泡壳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灯丝,灯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

4、优选地,外泡壳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内泡壳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导电支架嵌接于第一凹槽,第二导电支架嵌接于第二凹槽。

5、优选地,第一导电支架与第二导电支架均设有勾部,灯丝的端部设有勾头,通过勾头与勾部相接以将灯丝固定在第一导电支架/第二导电支架。

6、优选地,第一导电支架与第二导电支架的数量相对应,第一导电支架环绕外泡壳设置。

7、优选地,外泡壳与内泡壳两者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以使空腔呈封闭状。

8、优选地,所述内泡壳设有穿孔,穿孔与空腔连通。

9、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在本方案中采用了双泡壳结构,直接将灯丝设置在内泡壳和外泡壳之间的空腔中,取消了传统灯丝设置在灯头的结构,通过增加环设在泡壳的导电支架与灯丝的数量,即可增加灯丝的发光面积,无需增粗灯丝直径。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连接紧凑、设计合理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与经济性均备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泡壳和导电灯头,泡壳包括内泡壳和外泡壳,外泡壳设有第一导电支架,内泡壳设有第二导电支架;导电灯头设有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导电支架连接于第一接触点,第二导电支架连接第二接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泡壳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内泡壳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导电支架嵌接于第一凹槽,第二导电支架嵌接于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支架与第二导电支架均设有勾部,灯丝的端部设有勾头,通过勾头与勾部相接以将灯丝固定在第一导电支架/第二导电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支架与第二导电支架的数量相对应,第一导电支架环绕外泡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泡壳与内泡壳两者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以使空腔呈封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泡壳设有穿孔,穿孔与空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泡壳内发光结构,它包括泡壳和导电灯头,泡壳包括内泡壳和外泡壳,外泡壳设有第一导电支架,内泡壳设有第二导电支架;导电灯头设有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第一导电支架连接于第一接触点,第二导电支架连接第二接触点;内泡壳与外泡壳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灯丝,灯丝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它具有结构简单、配合紧凑,设计合理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和经济性均具有优越性能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共赢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