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0397发布日期:2024-03-25 18:4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检查,具体涉及一种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1、耳鼻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颅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头颅外科,喉显微外科,噪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喉科的内容,耳鼻喉科临床诊断时,医生经常需要对病人的耳道、鼻腔和口腔进行检查,耳道和鼻腔的检查需要照明装置;

2、现有的耳鼻喉科检查装置,通过放置台对照明组件支撑,而放置台与照明灯之间采用挠性管连接,虽然可以对大部分的患者诊断使用时进行补光照明,但遇到身高较低的患者时就需要将挠性管按压至较大的弧度,而对于较高的患者来说患者还需根据照明灯的高度俯下身,若检查时间较长时患者一直处于一个俯身状态会让患者感觉不适,可能会对检查的准确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查装置,通过驱动组件对所设置的提升组件驱动使其将支撑板推动合适的高度,从而使放置于支撑板上的照明组件可以对较高的患者进行补光检查,通过夹持组件也可将放置箱夹持于桌体一侧从而降低照明组件整体高度,从而便于对身高较低的患者进行补光检查。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查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放置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提升组件,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照明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底部通过第一辅助杆与所述放置箱内壁转动连接,另设有驱动组件。

3、较佳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辅助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且与所述放置箱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置于所述放置箱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第二锥齿轮另一端通过第二辅助杆与所述放置箱内壁转动连接。

4、较佳地,所述支撑板一相对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放置箱内侧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块相匹配的滑槽。

5、较佳地,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嵌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所需电线置于所述支撑杆内。

6、较佳地,所述支撑杆为挠性杆。

7、较佳地,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储存槽,所述储存槽包括第一储存腔和第二储存腔,所述第一储存腔可对所述支撑块进行储存,所述第二储存腔为环形储存腔且所述第二储存腔最内侧可对所述照明灯进行储存。

8、较佳地,所述放置箱顶部铰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放置箱一侧设有与所述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限位杆。

9、较佳地,所述放置箱一侧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凹形块,所述凹形块上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凹形块转动连接,所述凹形块上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查装置,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先将盖体9打开后将照明组件取出后将支撑台插设于支撑板上,这时将支撑杆拉动合适位置即可通过照明灯对需要检查的患者进行检查时的补光,当检查的患者的身高较高时,医护人员通过驱动组件使设置的第一辅助杆转动,这时转动的第一辅助杆会带动设置的支撑盘与第一螺杆一同进行转动,这时套设于第一螺杆上的螺套则会向上移动,从而在滑动块的辅助下将支撑板推动,将放置有照明组件的支撑板调节至合适高度,而当需要检查的患者的身高较低时,即可通过夹持组件将放置箱夹持于桌体一侧以此来降低照明组件自身高度从而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检查,从而解决现有的耳鼻喉科检查装置,通过放置台对照明组件支撑,而放置台与照明灯之间采用挠性管连接,虽然可以对大部分的患者诊断使用时进行补光照明,但遇到身高较低的患者时就需要将挠性管按压至较大的弧度,而对于较高的患者来说患者还需根据照明灯的高度俯下身,若检查时间较长时患者一直处于一个俯身状态会让患者感觉不适,可能会对检查的准确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查装置,包括放置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放置箱(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底部设有提升组件(3),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照明组件(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锥齿轮(401),所述第一锥齿轮(401)套设于所述第一辅助杆(304)上,所述第一锥齿轮(401)一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402),所述第二锥齿轮(402)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5),所述转动杆(405)一端贯穿所述放置箱(1)且与所述放置箱(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05)置于所述放置箱(1)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04),所述第二锥齿轮(402)另一端通过第二辅助杆(403)与所述放置箱(1)内壁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一相对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所述放置箱(1)内侧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块(5)相匹配的滑槽(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7)包括支撑块(701),所述支撑块(701)嵌设于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支撑块(701)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02),所述支撑杆(702)一端固定连接有照明灯(703),所述照明灯(703)所需电线置于所述支撑杆(702)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02)为挠性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储存槽(8),所述储存槽(8)包括第一储存腔(801)和第二储存腔(802),所述第一储存腔(801)可对所述支撑块(701)进行储存,所述第二储存腔(802)为环形储存腔且所述第二储存腔(802)最内侧可对所述照明灯(703)进行储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顶部铰接有盖体(9),所述盖体(9)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10),所述放置箱(1)一侧设有与所述插块(10)相匹配的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插设有限位杆(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一侧设有夹持组件(13),所述夹持组件(13)包括凹形块(1301),所述凹形块(1301)上插设有第二螺杆(1302),所述第二螺杆(1302)与所述凹形块(1301)转动连接,所述凹形块(1301)上滑动连接有夹板(1303),所述夹板(1303)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130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查装置,属于耳鼻喉科检查技术领域。该一种检查装置包括放置箱,放置箱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有提升组件,支撑板上设有照明组件,提升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套设有螺套,第一螺杆底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底部通过第一辅助杆与放置箱内壁转动连接,从而解决现有的耳鼻喉科检查装置,通过放置台对照明组件支撑,而放置台与照明灯之间采用挠性管连接,虽然可以对大部分的患者诊断使用时进行补光照明,但遇到身高较低的患者时就需要将挠性管按压至较大的弧度,而对于较高的患者来说患者还需根据照明灯的高度俯下身,若检查时间较长时患者一直处于一个俯身状态会让患者感觉不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都江堰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