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4764发布日期:2024-04-08 11:1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舞台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背景技术:

1、将演出场地设置在户外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同时可以增添不同的元素,如烟火或水雾等效果,带来不错的氛围感,但是户外演出给舞台灯的防水性能带来较大的考验。

2、一般防水舞台灯的灯头采用金属壳体,且将内部腔体一分为二,一则为包裹光源以及其他重要电子元器件的全封闭腔体,另一腔体为与外界连通的散热腔,具有与光源紧贴的吸热基板的散热器安装于该散热腔内,而灯头的散热主要通过散热器进行,同时依靠金属壳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随着灯头内部各电子器件的功率日益增大(尤其是光源),仅靠传统灯具的被动式传导散热方式难以满足大功率灯具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通过主动式空气对流,解决了防水舞台灯难以实现高效散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包括具有出光口的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出光口的出光镜组,所述筒体包括2块相对设置且用于连接枢接轴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外侧面扣设有盖板,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还包括鼓动所述散热风道内气体由所述第一通风口流动至所述第二通风口或者由所述第二通风口流动至所述第一通风口的第一风机。

3、所述灯头主要通过筒体的外侧壁将热量交换到外界来进行散热,而本方案中使所述支撑侧板与所述盖板组成散热风道,且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风机使所述散热风道中的气体流动,流动的气体可以快速带走所述支撑臂外侧面的热量,达到辅助散热的作用。与此同时,将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两端,尽可能地增加气体在所述散热风道中的行程,增加所述筒体的散热面积,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灯头的散热效率。

4、进一步地,所述筒体沿其长度方向通过隔板间隔形成用于安装发光源与效果组件、透镜组件的安装腔体以及用于安装光源散热器的散热腔体,所述散热腔体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风道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散热腔体连通,且所述散热器包括用于鼓动所述散热腔体内空气与外界交换的第二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内的所述效果组件与所述透镜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所述安装腔体中的热量通过所述筒体的侧壁传递到所述散热腔体与所述散热风道,再通过所述散热风道与所述散热腔体散发到外界。对于传统的防水舞台灯来说,本技术方案中加入了所述散热风道辅助散热,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口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结构简单,不需要另外增加配件来搭建所述第二通风口,方便加工。

6、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还包括至少2块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侧板共同组成所述筒体。通过拼接的方式来组装成所述筒体,易于加工且方便安装。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外壳的材质为塑胶材质。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作为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金属材质的所述支撑侧板可以有效地将所述灯头内部腔体的热量传导到所述散热通风道中;而塑胶材料制成的所述外壳具有重量轻且易于加工的特性,有效降低所述灯头的整体重量,这样的组合,既达到有效的散热效果也符合舞台灯轻量化发展的需求。

8、进一步地,所述出光镜组通过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出光口,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镜头盖,所述镜头盖中心对应所述出光镜组的透镜具有通光孔,所述镜头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舞台灯在工作过程中,高能量的光束从所述出光镜组中的透镜出射,致使所述出光镜组的温度较高,而本方案中,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散热风道连通,在对所述灯头进行散热过程中,气体会流经所述容纳腔,带走所述出光镜组的热量,避免所述出光镜组因温度过高而被损坏的情况。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避免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通风口之间出现漏风而导致气体乱窜,可以有效引导气体沿设定方向流动,保证散热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盖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透风口,所述镜头盖与所述出光镜组的镜筒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透风间隙,和/或所述镜头盖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透风间隙。所述透风口与所述透风间隙的设置,方便所述散热风道中的较热的气体流出,或者,外界较冷的气体从这两者之间进入所述散热风道。

11、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顶端高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镜头盖周缘与所述筒体顶端贴合,所述筒体除所述支撑侧板之外的部分,高出所述安装板的一段上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设置,增加了灯体与外界之间的热量交换面积,而且方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积水排出,避免所述安装板处产生过多积水甚至进入灯体内部。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侧板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条散热筋条,所述散热筋条沿平行于所述支撑侧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形成多条平行于所述支撑侧板长度的气流通道,辅助气体进入所述散热风道之后可以沿所述支撑侧板的长度方向流动;同时,若干条所述散热筋条的设置增加了散热面积。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或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加快气体流出或流入所述散热风道的速率,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机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或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散热风道并将所述散热风道内的气体抽出所述散热风道,所述盖板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安装位置设置有透风栅格。当所述第一风机将气体抽出所述散热风道后,外界的气体由于压差从所述透风栅格处进入,而所述透风栅格远离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可以延长气体在所述散热风道中的行程,可以均匀且尽可能多地带走所述支撑侧板上的热量。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舞台灯,具有前述任一种所述灯头,还包括机支撑臂,所述灯头枢接于所述支撑臂上。所述灯头可以相对于所述手臂围绕至少1个方向旋转,从而多角度投射光束,形成多变的舞台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出光口的筒体(200)以及设置于所述出光口的出光镜组(300),所述筒体(200)包括2块相对设置且用于连接枢接轴的支撑侧板(210),所述支撑侧板(210)外侧面扣设有盖板(220),所述支撑侧板(210)与所述盖板(220)之间形成散热风道(230),所述散热风道(230)沿所述筒体(20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通风口(231)与第二通风口(232),还包括鼓动所述散热风道(230)内气体由所述第一通风口(231)流动至所述第二通风口(232)或者由所述第二通风口(232)流动至所述第一通风口(231)的第一风机(2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0)沿其长度方向通过隔板间隔形成用于安装发光源与效果组件、透镜组件的安装腔体以及用于安装光源散热器(241)的散热腔体(240),所述散热腔体(240)与外界连通,所述散热风道(230)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232)与所述散热腔体(240)连通,且所述散热器(241)包括用于鼓动所述散热腔体(240)内空气与外界交换的第二风机(2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口(232)为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210)上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0)还包括至少2块外壳(250),所述外壳(250)与所述支撑侧板(210)共同组成所述筒体(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210)的材质为金属材料,所述外壳(250)的材质为塑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镜组(300)通过安装板(260)安装于所述出光口,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安装板(260)上的镜头盖(270),所述镜头盖(270)中心对应所述出光镜组(300)的透镜具有通光孔,所述镜头盖(270)与所述安装板(26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280),所述第一通风口(231)与所述容纳腔(28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33)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80)内,所述第一风机(233)与所述第一通风口(231)之间设置有导风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盖(270)设置有若干个将所述容纳腔(280)与外界连通的透风口(281),所述镜头盖(270)与所述出光镜组(300)的镜筒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280)与外界连通的透风间隙,和/或所述镜头盖(270)与所述安装板(260)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280)与外界连通的透风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00)顶端高于所述安装板(260),所述镜头盖(270)周缘与所述筒体(200)顶端贴合,所述筒体(200)除所述支撑侧板(210)之外的部分,高出所述安装板(260)的一段上设置有将所述容纳腔(280)与外界连通的贯穿孔(2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板(210)的外侧面和/或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条散热筋条(211),所述散热筋条(211)沿平行于所述支撑侧板(210)的长度方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33)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231)和/或所述第二通风口(232)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33)靠近所述第一通风口(231)或所述第二通风口(232)设置,且所述第一风机(233)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散热风道(230)并将所述散热风道(230)内的气体抽出所述散热风道(230),所述盖板(220)远离所述第一风机(233)的安装位置设置有透风栅格(221)。

13.一种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灯头(100),还包括支撑臂(400),所述灯头(100)枢接于所述支撑臂(400)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灯头,包括具有出光口的筒体以及设置于出光口的出光镜组,筒体包括2块相对设置且用于连接枢接轴的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外侧面扣设有盖板,支撑侧板与盖板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散热风道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还包括鼓动散热风道内气体由第一通风口流动至第二通风口或者由第二通风口流动至第一通风口的第一风机。使支撑侧板与盖板组成散热风道,且通过设置第一风机使散热风道中的气体流动,流动的气体可以快速带走支撑臂外侧面的热量,达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楷,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