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5779发布日期:2024-04-01 14:1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讲是一种地埋灯。


背景技术:

1、地埋灯在很多公园、广场、观赏树木等位置都有使用,它能够提供照明同时还能满足光影氛围感。地埋灯放置在地底,不占用地上空间。日常地埋灯结构设计死板,灯光照射的角度不能调整或调节的方式比较死板,需要拆开调整安装灯头,这些极大的限制了地埋灯的安装和光照的角度调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灯。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地埋灯,包括灯筒,灯筒内安装有灯头,灯筒包括上下分布的上筒、中筒和底盖,上筒顶部通过一固定环固定有一透光板,它还包括螺丝杆、齿轮和扇形齿,螺丝杆上下延伸地穿过固定环,齿轮轴向固定在螺丝杆上,扇形齿上端与齿轮啮合,灯头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左右延伸地穿过上筒后与扇形齿下端固定,第二转轴与上筒内壁转动配合。

3、进一步地,灯头下端容置在中筒内,灯头上端容置在上筒内。

4、进一步地,固定环上设有一上下延伸的透孔,螺丝杆穿过透孔,齿轮固定在螺丝杆下端外壁上。

5、进一步地,扇形齿的上端内侧具有多个齿块,齿块与齿轮啮合。

6、进一步地,扇形齿的下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转轴的轴孔。

7、进一步地,上筒的左端设有左右贯通且供第一转轴穿过的通孔,上筒的右端内壁上设有供第二转轴卡入且与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弧形槽。

8、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地埋灯,其有益效果是:转动螺丝杆后,齿轮会带动扇形齿转动,扇形齿会带动灯头转动,从而实现照射角度的调节,不需要将地埋灯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灯,包括灯筒,灯筒内安装有灯头,灯筒包括上下分布的上筒、中筒和底盖,上筒顶部通过一固定环固定有一透光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螺丝杆、齿轮和扇形齿,螺丝杆上下延伸地穿过固定环,齿轮轴向固定在螺丝杆上,扇形齿上端与齿轮啮合,灯头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左右延伸地穿过上筒后与扇形齿下端固定,第二转轴与上筒内壁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灯头下端容置在中筒内,灯头上端容置在上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固定环上设有一上下延伸的透孔,螺丝杆穿过透孔,齿轮固定在螺丝杆下端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扇形齿的上端内侧具有多个齿块,齿块与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扇形齿的下端具有用于连接第一转轴的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灯,其特征在于:上筒的左端设有左右贯通且供第一转轴穿过的通孔,上筒的右端内壁上设有供第二转轴卡入且与第二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弧形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灯,包括灯筒,灯筒内安装有灯头,灯筒包括上下分布的上筒、中筒和底盖,上筒顶部通过一固定环固定有一透光板,它还包括螺丝杆、齿轮和扇形齿,螺丝杆上下延伸地穿过固定环,齿轮轴向固定在螺丝杆上,扇形齿上端与齿轮啮合,灯头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左右延伸地穿过上筒后与扇形齿下端固定,第二转轴与上筒内壁转动配合。转动螺丝杆后,齿轮会带动扇形齿转动,扇形齿会带动灯头转动,从而实现照射角度的调节,不需要将地埋灯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市明博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