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4849发布日期:2024-04-25 10:3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营地灯,具体为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现有营地灯提手都是铁丝简单的弯曲成型,提手自由摆动大,而且提手在摆动过程中会和灯体外壳之间存在较大摩擦,从而能够产生异响,影响用户体验,不仅如此,这种设置在提手自由摆落时会砸在灯体上,有噪音异响,也会导致体验不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包括灯体、固定安装于灯体上方的顶盖以及可转动的安装于顶盖上的提手,所述提手和顶盖之间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利用连接部安装或拆卸提手,且提手和顶盖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部,降低提手在转动过程中的异响,所述阻尼部由设于连接部上的阻尼垫构成,阻尼垫可以增加提手和顶盖之间的柔性接触面,降低异响。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灯体由灯罩、灯壳、灯盖和灯管构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灯罩和灯盖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灯壳设于灯罩和灯盖之间,且灯壳和灯盖之间也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灯管固定于灯盖上,且位于灯壳内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盖通过旋钮固定于灯体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盖的中心处设有对接块穿孔,所述灯盖的中心处固定有旋钮对接块,旋钮可穿过对接块穿孔并和旋钮对接块之间螺纹对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盖和灯体之间也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部由设于提手两末端的铆钉槽以及与铆钉槽相互配套的连接铆钉构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提手和灯体之间设置由连接铆钉构成的连接部,能够实现提手的自由转动,同时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阻尼垫,能够有效降低提手在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包括灯体(1)、固定安装于灯体(1)上方的顶盖(2)以及可转动的安装于顶盖(2)上的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和顶盖(2)之间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利用连接部安装或拆卸提手(3),且提手(3)和顶盖(2)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部,降低提手(3)在转动过程中的异响,所述阻尼部由设于连接部上的阻尼垫(33)构成,阻尼垫(33)可以增加提手(3)和顶盖(2)之间的柔性接触面,降低异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由灯罩(11)、灯壳(12)、灯盖(13)和灯管(14)构成,所述灯罩(11)和灯盖(1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灯壳(12)设于灯罩(11)和灯盖(13)之间,且灯壳(12)和灯盖(13)之间也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灯管(14)固定于灯盖(13)上,且位于灯壳(12)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通过旋钮(4)固定于灯体(1)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中心处设有对接块穿孔(21),所述灯盖(13)的中心处固定有旋钮对接块(15),旋钮(4)可穿过对接块穿孔(21)并和旋钮对接块(15)之间螺纹对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和灯体(1)之间也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设于提手(3)两末端的铆钉槽(31)以及与铆钉槽(31)相互配套的连接铆钉(32)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营地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阻尼结构的营地灯,包括灯体、固定安装于灯体上方的顶盖以及可转动的安装于顶盖上的提手,所述提手和顶盖之间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利用连接部安装或拆卸提手,且提手和顶盖之间还设置有阻尼部,降低提手在转动过程中的异响,所述阻尼部由设于连接部上的阻尼垫构成,阻尼垫可以增加提手和顶盖之间的柔性接触面,降低异响,本技术通过在提手和灯体之间设置由连接铆钉构成的连接部,能够实现提手的自由转动,同时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阻尼垫,能够有效降低提手在转动过程中的异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王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傲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