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5991发布日期:2024-04-18 17:40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区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园区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1、园区内的照明通常使用大功率照明灯具,并且园区内用于辅助照明的地灯同样具有较高亮度,而地灯由于安装位置原因,十分容易对人眼产生刺目的光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区照明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园区照明设备,包括预埋筒体、固定上沿、中心固定柱、灯芯、电缆、灯罩、透明升降柱、反光透镜,所述预埋筒体顶部外侧一周安装有固定上沿,且预埋筒体安装在园区地面以下,顶部通过固定上沿固定,所述预埋筒体内部开设有中心固定柱,所述中心固定柱顶部安装有灯芯,所述灯芯底部位于中心固定柱内部中心安装有电缆,所述灯芯顶部安装有灯罩,所述中心固定柱顶部安装有透明升降柱,所述透明升降柱顶部安装有反光透镜。

4、优选的:所述园区照明设备还包括有圆环升降槽、伸缩电机和电缆容纳槽,所述预埋筒体内部与中心固定柱之间开设有圆环升降槽,所述透明升降柱安装在圆环升降槽内,所述圆环升降槽左侧安装有伸缩电机,且伸缩电机顶部与透明升降柱底部相连接,所述预埋筒体底部中心开设有电缆容纳槽,所述电缆容纳槽可将连接好的电缆多余部分进行收纳折叠。

5、优选的:所述灯罩顶部由中心向下凹陷,将灯芯光源向四周散射,所述反光透镜底部同样由中心向下凹陷,将下方光源反向向下折射,避免产生刺眼光源。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根据需要安装在园区任意地面内,通过顶部透明升降柱配合反光透镜可以将地灯光源反射地面,防止刺眼光源的同时,增加了照射面积,白天时可以将升降柱收回,防止被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园区照明设备,包括预埋筒体(1)、固定上沿(2)、中心固定柱(3)、灯芯(4)、电缆(5)、灯罩(6)、透明升降柱(7)、反光透镜(8),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筒体(1)顶部外侧一周安装有固定上沿(2),且预埋筒体(1)安装在园区地面以下,顶部通过固定上沿(2)固定,所述预埋筒体(1)内部开设有中心固定柱(3),所述中心固定柱(3)顶部安装有灯芯(4),所述灯芯(4)底部位于中心固定柱(3)内部中心安装有电缆(5),所述灯芯(4)顶部安装有灯罩(6),所述中心固定柱(3)顶部安装有透明升降柱(7),所述透明升降柱(7)顶部安装有反光透镜(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区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园区照明设备还包括有圆环升降槽(9)、伸缩电机(10)和电缆容纳槽(11),所述预埋筒体(1)内部与中心固定柱(3)之间开设有圆环升降槽(9),所述透明升降柱(7)安装在圆环升降槽(9)内,所述圆环升降槽(9)左侧安装有伸缩电机(10),且伸缩电机(10)顶部与透明升降柱(7)底部相连接,所述预埋筒体(1)底部中心开设有电缆容纳槽(11),所述电缆容纳槽(11)可将连接好的电缆(5)多余部分进行收纳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区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6)顶部由中心向下凹陷,将灯芯(4)光源向四周散射,所述反光透镜(8)底部同样由中心向下凹陷,将下方光源反向向下折射,避免产生刺眼光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园区照明设备,包括预埋筒体、固定上沿、中心固定柱、灯芯、电缆、灯罩、透明升降柱、反光透镜,所述预埋筒体顶部外侧一周安装有固定上沿,且预埋筒体安装在园区地面以下,顶部通过固定上沿固定,所述预埋筒体内部开设有中心固定柱,所述中心固定柱顶部安装有灯芯,所述灯芯底部位于中心固定柱内部中心安装有电缆,所述灯芯顶部安装有灯罩,所述中心固定柱顶部安装有透明升降柱,所述透明升降柱顶部安装有反光透镜。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根据需要安装在园区任意地面内,通过顶部透明升降柱配合反光透镜可以将地灯光源反射地面,防止刺眼光源的同时,增加了照射面积,白天时可以将升降柱收回,防止被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秦鹏宇,梁晨,马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泽瑞智海科技(西安)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