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6690发布日期:2024-04-30 17:0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灯具,具体指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


背景技术:

1、地埋灯为埋于地面的照明设备,对地面、地上植被等进行照明,由于埋于地面,所以对灯具防护等级、控光性能要求极高,目前的地埋灯在出厂可做到ip67到ip68的防护等级,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角度不可调节,或重新打开设备调节角度,造成该设备防护等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即现有的地埋灯在调节角度设计方面一般通过内部调节电器板,其结构比较复杂,虽然可调节角度,但操作不便,调节过程不精确,调节幅度有限,且影响了灯具的散热效果。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通过较小的行程获得更大的角度调节范围,散热性好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包括面盖组件、光源组件和灯体,所述面盖组件固定设置在灯体的上端口上,光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灯体内;所述灯体的外侧设有拨轮和被动轮,拨轮通过转轴与灯体转动连接,所述面盖组件上设有调节槽,拨轮与调节槽配对设置;所述被动轮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灯体转动连接,被动轮通过传动轴与光源组件传动连接,且被动轮与拨轮传动连接。

4、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拨轮和被动轮。

5、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拨轮上部的外缘面上设有插口和刻度,还包括插件,插件穿过调节槽并插入所述插口从而与所述拨轮配合连接。

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和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固定设置在散热器的上端面上,散热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灯体转动连接,第二端子贯穿灯体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与第二端子固定连接。

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灯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装配孔,转配孔贯穿所述灯体的侧壁;所述装配孔内设有阻尼垫圈,第二端子穿设于所述装配孔内,传动轴穿过阻尼垫圈并与第二端子固定连接。

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灯体内设有导热盆,导热盆设于散热器的下方并与灯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下端具有球形特征,导热盆的上端设有球形凹槽,散热器的下端与导热盆的上端配对设置。

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散热器的球形特征上开设有若干内凹滑槽。

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面盖组件包括面板和收光罩,调节槽开设于所述面板上,所述面板盖装在灯体的上端口上,面板和灯体上端口之间设有防水圈;所述收光罩固定设置在灯体的上端口内,收光罩的出光口与面板相对设置,发光组件与收光罩的入光口相对设置。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拨轮与被动轮同步联动,拨轮通过被动轮带动光源组件转动,改变埋地灯的照射角度,被动轮可放大拨轮的行程,从而使拨轮通过小行程获得更大的角度调节范围,角度调节精确。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包括面盖组件(1)、光源组件和灯体(2),所述面盖组件(1)固定设置在灯体(2)的上端口上,光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灯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2)的外侧设有拨轮(21)和被动轮(22),拨轮(21)通过转轴与灯体(2)转动连接,所述面盖组件(1)上设有调节槽(11),拨轮(21)与调节槽(11)配对设置;所述被动轮(22)上设有传动轴(23),传动轴(23)与灯体(2)转动连接,被动轮(22)通过传动轴(23)与光源组件传动连接,且被动轮(22)与拨轮(2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21)和被动轮(22)之间设有连杆(24),连杆(2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拨轮(21)和被动轮(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21)上部的外缘面上设有插口(25)和刻度,还包括插件(26),插件(26)穿过调节槽(11)并插入所述插口(25)从而与所述拨轮(21)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散热器(3)和发光组件(4),发光组件(4)固定设置在散热器(3)的上端面上,散热器(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所述第一端子(31)与灯体(2)转动连接,第二端子(32)贯穿灯体(2)侧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3)与第二端子(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2)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座(27),固定座(27)上设有装配孔(28),转配孔贯穿所述灯体(2)的侧壁;所述装配孔(28)内设有阻尼垫圈(29),第二端子(32)穿设于所述装配孔(28)内,传动轴(23)穿过阻尼垫圈(29)并与第二端子(3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2)内设有导热盆(33),导热盆(33)设于散热器(3)的下方并与灯体(2)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3)的下端具有球形特征(34),导热盆(33)的上端设有球形凹槽(35),散热器(3)的下端与导热盆(33)的上端配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的球形特征(34)上开设有若干内凹滑槽(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组件(1)包括面板(12)和收光罩(14),调节槽(11)开设于所述面板(12)上,所述面板(12)盖装在灯体(2)的上端口上,面板(12)和灯体(2)上端口之间设有防水圈(13);所述收光罩(14)固定设置在灯体(2)的上端口内,收光罩(14)的出光口与面板(12)相对设置,发光组件(4)与收光罩(14)的入光口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可调节角度埋地灯;包括面盖组件、光源组件和灯体,所述面盖组件固定设置在灯体的上端口上,光源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灯体内;所述灯体的外侧设有拨轮和被动轮,拨轮通过转轴与灯体转动连接,所述面盖组件上设有调节槽,拨轮与调节槽配对设置;所述被动轮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与灯体转动连接,被动轮通过传动轴与光源组件传动连接,且被动轮与拨轮传动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拨轮与被动轮同步联动,拨轮通过被动轮带动光源组件转动,改变埋地灯的照射角度,被动轮可放大拨轮的行程,从而使拨轮通过小行程获得更大的角度调节范围,角度调节精确。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丽娟,任孝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德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