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14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照明用的混光灯具。
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照明方面的原有技术一般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高压汞灯等单一光源。这些光源照明所获得的照度低而且光色不佳。近年来已采用将两种不同的光源安装在一个反射器内的混光灯具,这种灯具照度较高,显色性也较好。目前国内生产、使用的混光灯具,其反射器是用金属做成各种光滑的抛物面,这样的灯具混光效果差,光的利用率低;其光源虽然可以采用高效光源,但功率因数低,无功损耗大,且其光源灯座与反射器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配光曲线及保护角不能根据需要而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改进灯具的反射器,光源灯座,并采用高效光源进行混光,制造出一种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照明效果好的混光灯具,以满足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外照明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有一个可同时并列使用两种光源的灯座,一个整体的板块式反射器,光源灯座与反射器之间的位置是可调的,灯座与灯头罩之间的连接件上设有减振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高效光源混光使之得到高照度、显色性好的效果;用板块式的反射器使之得到合理的配光曲线、合适的保护角和提高光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调整光源灯座与反射器之间位置的装置,可以在反不变的条件下获得理想的配光曲线。此外光源灯座与灯头罩之间的连接件上设置的减振弹簧,可提高灯具使用性能,以使之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将以下列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混光灯具的正视图,附图2是混光灯具的侧视图,附图3是混光灯具的俯视图。

图1、2、3所示的混光灯具由光源灯座(7)、灯头罩(9)、板块式反射器(1)、隔板(2)、镇流器(8)、调节孔(10)、调距螺钉(3)、固定板(6)、弹簧(4)、螺栓(5)构成。
本混光灯具具有两个同时使用的光源灯座(7),两个光源与板块式反射器(1)的开口面垂直。两个光源可以是不同特性的任意高效光源,比如选用高压钠灯与高压汞灯或高显色钠灯与金属卤化物灯。
本混光灯具有一个整体式的板块式反射器(1),其作用是将灯具光源发出的光反射到所需照明的场所。反射器(1)的板块上有主反射面(11)和辅助反射面(12)。主反射面(11)起较大焦距的抛物面作用,辅助反射面(12)起将两种光源的光束充分混合的作用,混合后的光束再往主反射面(11)投射出,这样就可使两种不同光色的光源变成象一种显色性高的光源从一个反射器中投射出一样,从而获得效率高、显色指数高、配光曲线及保护角适宜的灯具。为了避免两种光源的光束在反射器内互相吸收,在反射器(1)内的两个光源之间设立了隔板(2),隔板(2)上有与反射器(1)同样的板块,这样可以得到最佳效果的板块式混光灯具。由于反射器可以是整体形的,可直接冲压成型,所以制造方便。本混光灯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制造成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
本混光灯具有一个灯头罩(9),它是与板块式反射器(1)联接在一起的。灯头罩(9)上有一个调节孔(10),它与固定板(6)通过调距螺钉(3)联接在一起,光源灯座(7)通过螺栓(5)固定在固定板(6)上。在反射器规格不变的情况下,可用调距螺钉3在调节孔10的位置来调整光源灯座(7)与反射器(1)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配光曲线及保护角的目的,从而使灯具在光源与反射器不变的情况下,也能得到满意的照明效果。
本混光灯具还有一个减振弹簧(4)。弹簧(4)套在光源灯座(7)的螺栓(5)上,放置在光源灯座(7)与固定板(6)之间,可以起到防振及减振作用,从而改善了灯具的使用性能。
权利要求1.由可装两种光源的光源灯座(7)、固定板(6)、与反射器(1)连在一起的灯头罩(9),光源灯座与固定板的连接件、灯头罩(9)与固定板(6)的连接装置、镇流器(8)所组成的混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器1是一个整体形的板块式反射器,板块上有主反射面(11)和辅助反射面(12),反射器内的两个光源之间设有隔板2,所述的灯头罩(9)与固定板(6)的连接装置是由调距螺钉(3)将灯头罩(9)上可供螺钉移动的调节孔10,与固定板连接一起的一个可调整光源灯座与反射器之间位置的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灯座与固定板的连接件是一个被放置在光源灯座(7)与固定板(6)之间,套有弹簧的螺栓(5)。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器(1)的隔板(2),是一个在其上有与反射器(1)同样板块的隔板。
专利摘要一种由光源灯座、灯头罩、固定板、板块式反射器及镇流器组成的混光灯具,可以采用高效光源,效率高,照明效果好,且设有一个可调整光源灯座与反射器之间位置的装置和一个在光源灯座与固定板之间的减震连接件。使灯具性能配光曲线均有很好的改善,本灯具可以广泛用于各类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外照明。
文档编号F21V7/00GK2031062SQ8721610
公开日1989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9日
发明者丁宗琛, 郝乃银 申请人:国家机械委第一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