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53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体的动力驱动,主要涉及一种宇宙灯球的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
现有旋转灯光其球体的转动(主要用于舞厅旋转灯光)一般是两个等速垂直转动的合成转动,其驱动部分的动力一般是两个同步的电动机,其电线和电刷装置相应地都是两套,其动力部分的设计不但带来了结构的复杂性和安装调试的困难度,且影响了外形的美观,也由此提高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根据旋转灯光球体的转动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驱动机构,从而克服现有驱动结构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使其具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和价格低廉的特点。
旋转灯光球体向一个方向的转动是相对于地面上的参照物的转动,利用吊掣球体支架的转动,应用相对运动原理和现有的特殊技术元件,实现和支架的转动方向相垂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球体的等速垂直双旋转并严格等速。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现设计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电机作为动力驱动吊掣球体的支架旋转,采用软轴代替球体双旋的另一动力元件,其一端固定,相对于地面不动;另一端通过支架管与球体相连接。当吊挚球体的支架由电机驱动转动时,必然对软轴产生一个扭动力,由于其上端固定不动,软轴所具有传递动力的特点,使其下端作用力驱动于球体,支架由电动驱动一圈,软轴在随支架转动的同时也必然相对于支架转动一圈,并且两个转动方向相互垂直,转速严格相等。
本实用新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降低成本。其用软轴取代电机,其价格降低许多,加之电线和电刷等费用,更显该结构设计优越性。
2.结构简单。使用电机,由此相应设置电刷,固定连接电机部件等,均使得整个转动系统复杂和臃肿,而该设计结构简单,且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使用软轴的痕迹。
3.安装方便。使用软轴,只需串过支架固定两端;而使用电机除走线安装电刷外,还要固定电机以及电机轴和球体的连接。
4.外形美观。原结构必然要在球体的一个极端处外露一个包盛电机的盒子,既不美观又影响了光线,而本设计则不存在此问题。
5.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
6.节约能源。
结合附图
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附图如本实用新型球体支架吊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吊管(2)吊挚灯体的支架(3)软轴(4)软轴和球体相连接的硬质金属架(5)轴承(6)球体。
如图所示(1)吊管上端固定其可采用金属管棒;吊挚球体的支架(2)中空相通,以为金属吊棒和软轴穿过,吊管与支架之间套装轴承,支架(2)由电机驱动绕吊管旋转(齿轮或皮带传动均可),其旋转方向可为箭头所示方向(图中电机未标出)。软轴(3)可为金属材料制作,其上端与吊管(1)连接,因为此连接处要承受支架转动时对软轴的扭曲力;要求连接须牢固,软轴(3)穿过球体支架,另一端通过金属框架(5)与球体连接,其作用点在与支架(2)旋转方向垂直且通过球体园心的轴线上,在金属架(5)与球体(6)连接处的金属丝方向沿球体半径方向。软轴相对于支架的转动方向如软轴下端处的旋转箭头所示。
该机构还可以用于其它需要等速垂直双旋转的物体上,如正多面体等等。
权利要求1.一种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主要用于宇宙灯球体的动力驱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一个电机驱动球体支架(2)旋转动从而使球体(6)旋转,转轴(3)穿过支架管、其一端相对于地面固定,另一端与球体(6)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软轴(3)可通过硬质金属架与球体(6)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转体的动力驱动。主要涉及一种宇宙灯球体的单动力等速垂直双旋转驱动机构。该设计采用电极驱动球体支架旋转,采用软轴代替球体双旋的另一动力元件,其一端固定,相对于地面不动;另一端通过支架管与球体相联接。从而使软轴在随支架转动的同进驱动球体作与支架旋转方向垂直且严格等速的旋转。
文档编号F21V19/04GK2046583SQ8920278
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11日
发明者王义东 申请人:王义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