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325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偏转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外圆周表面上的偏转线圈,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安装完毕之后能围绕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随意调整垂直和水平偏转绕组的偏转线圈。
偏转线圈装设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外圆周表面的后部。在构成偏转线圈的垂直和水平绕组上产生的电场可使电子束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上移动和扫描以形成图象。于是发现重要的一点是图象质量取决于偏转线圈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外圆周表面上的精确位置。这个精确位置是由线圈推移和射束旋转来决定的。线圈推移即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外圆周表面上轴向移动偏转线圈,从而可以控制静态会聚性和色纯度。射束旋转即调整装在管颈上的偏转线圈的倾角,并使之围绕管颈的外圆周表面移动,从而可控制动态会聚性。
图4表示将偏转线圈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上的传统方法。这种偏转线圈带有隔离层。隔离层S上装有垂直偏转绕组V和水平偏转绕组H。垂直偏转绕组V装在外圆周表面上而水平偏转绕组H装在内圆周表面上,与所述垂直偏转绕组垂直。这个隔离筒S套在彩色阴极射线管C的长颈N上,而后用卡箍R固定。按传统作法,这种偏转线圈需采用下列调整程序。在夹紧之前,进行线圈推移,同时缓慢地绕管颈的外圆周表面转动偏转线圈,从而尽可能适当地控制射束旋转,而后卡箍R将其固定在管颈部分,在夹紧之后,楔子W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C的管颈与偏转线圈之间,以修正偏转线圈的倾角。但是,由于线圈推移和射束旋转不是用其它工具完成的,当线圈推移弄好时,射束旋转可能变坏,或者当射束旋转弄好时,线圈推移可能变坏。而且,一旦偏转线圈用粘结剂和楔子永久性地安装在彩色阴极射线管C上,如果发现某个因偏转线圈安装不当而造成的劣质产品,为了对偏转线圈的安装进行修正,就得很不方便地再度将这些粘结剂(硅胶)和楔子熔化掉。
已经知道,1986年3月8日本专利公报No.Sho61-7703介绍了解决偏转线圈装配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的方法。其中提出的偏转线圈包括一锥形部件和一管颈支架部件。锥形部件装有一垂直偏转线圈和一水平偏转线圈。管颈支架部件用一卡箍装在管颈的外圆周表面上。然而,尽管卡箍将管颈支架夹紧在CRT的管颈上,锥形部件可以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管颈的外圆周表面上独自随意转动。这种结构由于能够进行线圈推移,用卡箍夹紧管颈支架,再进行射束旋转,使得操作简单并可获得精确的位置,因而非常方便。
但是,由于管颈支架部件相对于锥形部件的调整依赖于摩擦接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偏转线圈的结构更加复杂,以及因螺栓、螺母和锁定环之类的附加最终固定工具而使所用元件增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一锥形部件和一管颈支架部件构成的偏转线圈。管颈支架部件可与锥形部件分离,锥形部件可相对于装在CRT管颈外圆周表面上的管颈支架部件转动。这就使得元件得以减少且制造过程得以简化,并可实现简单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安装方式为将设在长颈支架部件一侧的插头插入锥形部件的相对的插口内。若干棘爪等间距地设置在管颈支架部件插头的外圆周表面上。若干棘爪与设在锥形部件相对插口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齿相啮合,从而可控制锥形部件相对于管颈支架部件的旋转。棘爪由弹性桥形件支撑,使之能平稳地在齿上移动。垂直和水平绕组相互垂直安装并用热熔料固定在内外圆周表面上。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将会更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偏转线圈的分解透视图;图2为
图1偏转线圈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沿图2中线3-3得到的剖面图;图4为已有的传统偏转线圈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所示,弧形片4设置在管颈支架部件8的一侧,而管状插头6在与之相反的方向上伸出。环形箍带2可绕弧形片4箍紧。突起的凸缘10作为弧形片4与管状插头6之间的分界。弹性桥形件12等间距地设置在管状插头6的外圆周表面上。棘爪14设在弹性桥形件12的中部。齿18设在锥形部件15的插口16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且当管状插头6同与锥形部件15相对的插口连接时,齿18与棘爪啮合。这些齿18同棘爪14一样等间距地设置。
同时,一对隔离层20对称地拼合,形成传统的锥形部件15。
图1表示隔离层20用速扣连接件22来连接。绕在垂直偏转绕组24的磁芯26用卡子28固定在锥形部件15的外圆周表面两侧。在其内圆周表面上,将水平偏转绕组30垂直于该垂直偏转绕组安装,如图2虚线所示。用传统的热熔料在锥形部件上安装水平和垂直绕组。
图2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彩色阴极射线管上安装偏转线圈的一个实施例。管颈支架部件8的插头6被插入到锥形部件15的插口16中,与插口16的内圆周表面相啮合。随后将锥形部件15和管颈支架部件8插在彩色阴极射线管C的管颈N上。到达线圈推移所确定的位置后,环形箍带2上的拉紧螺栓将和颈支架部件8紧紧地夹持在管颈N的外圆周表面上。而后,锥形部件15可相对于管颈支架部件8转动,以控制射束旋转。当锥形部件15相对于管颈支架部件8转动时,与齿啮合的棘爪14移过齿18上的各个齿节。
图3表示棘爪14与齿18啮合。当棘爪在齿上移动时,支撑棘爪14的弹性桥形件12可以弹性方式消除外压力,从而使锥形部件平稳地转动。齿节应根据射束旋转的最小圆周移动间距为1毫米来确定。
作为一个14英寸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实施例,有效画面长度之半为140.0毫米,扫描倾斜造成0.5毫米的高度差。因此,可得出上下移动范围1.0毫米与有效画面长度之半的比值。然后,将这个比值和齿节x与14英寸阴极射线管管颈部分之半(14.5毫米)的比值设为同一数值,从而计算出齿节。这个表述可以用下列数学形式来表达140.01.0=14.5x140.0x=14.5x=0.103因而,射束旋转可通过一步步转动锥形部件15来调整。此后,用楔子来调整锥形部件相对于管颈的倾角,并随后用粘结剂(硅胶)来固定。如上所述,管颈支架部件和锥形部件用棘爪和齿连在一起,但锥形部件可以转动,因而不但不会产生增加元件及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并且还能精确地安装偏转线圈。
权利要求1.一种偏转线圈,具有一锥形部件(15)和一管颈支架部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颈支架部件(8)包括设在所述管颈支架(8)一侧上的弧形片;从其与凸缘邻接的另一侧伸出的一管状插头(6);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插头(6)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棘爪(14),所述锥形部件(15)包括一对相互对称拼合并在内外圆周表面上装有垂直和水平偏转线圈(30、24)的隔离层(20);等间距地设置在与所述管颈支架部件(8)的所述插头(6)相接的插口(16)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与所述棘爪(14)啮合的齿(18)。
专利摘要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线圈,由一锥形部件和一管颈支架部件构成。管颈支架部件装在CRT管颈的外圆周表面上。锥形部件可相对于管颈支架部件转动,而管颈支架部件可从锥形部件上拆下。同时,在管颈支架部件上,弹性桥形件等间距地设置在一管状插头的外圆周表面上。若干棘爪从弹性桥形件上伸出。此外,齿等间距地设置在锥形部件插口的内圆周表面上。齿可接纳管状插头,同所述棘爪相啮合。
文档编号H01J29/76GK2101327SQ9120990
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24日
发明者诸江龙 申请人: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