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83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端荧光灯灯管,尤其涉及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
已有技术的单端异形荧光灯灯管,特别是用于装配在带有透光圆球形或圆筒形灯罩内的单端异形(SL形或HU形)荧光灯灯管,因受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的限制,在灯管尺寸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将灯管功率做的很大。这样,随着灯管功率的提高、灯管的长度或其直径也相应增加,致使整个荧光灯泡(灯具)的产品外形变得粗大笨拙,甚至不能实际应用。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它能在灯管总功率和光通量提高的情况下使荧光灯的体积更紧凑合理。尤其在灯管长度上,本实用新型能在符合现有的单端荧光灯管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条件下使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灯灯管的长度只有普通单端单列式荧光灯管长度的四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目的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由四列单端荧光灯管及安装这些荧光灯管的基座组成,所述四列单端荧光灯管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安装灯管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列单端荧光灯管的安装以基座的中心垂直轴轴对称地分布在一正方形的对应的直角边上。
按上述组合的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将四支单端荧光灯管以轴向收缩的紧凑合理的方式组合排列或桥接串联成一个或二个灯管单元,从而实现了在提高灯功率和光通量的情况下使灯管的长度和外周直径最为短小的目的。而且由于灯管的排列分布合理,可使灯管工作时的周围温度较双列式的低,从而又提高了灯管的最佳光通量效率和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
根据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一(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局剖正视图;图一(b)为图一(a)实施例的顶视图;图二(a)为U形管端部部分示图;图二(b)为H形管端部部分示图;图二(c)为直角管端部部分示图;图一(a)、图一(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U形管组成的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的正视图和顶视图。上图中标号4为单列单端荧光灯管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端部4为U形,其具体正视图形状如图二(a)所示。通常灯管端部4也可为H形如图二(b)所示;也可为直角形如图二(c)所示。图一(a)中桥接部2用桥接方式将灯管串联成一个或二个灯管组单元。3为单元灯管的管体,管体3的横截面一般为圆形。基座1这里为圆盘形,也可为多边形等其它几何形状。基座1的底面5上开有安装各单端荧光灯管的安装孔6,各安装孔开设在以底面5的中心垂直轴7轴对称的一正方形的四条直角边上,本实施例中为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由4个单端灯管组成,每个单端灯管为两个灯管,故有8个灯管需安装,所以如图一(b)所示每条直角边上开有两个安装孔6。四个单端灯管可各自并联供电(各管之间不需桥接);也可分成两组供电,每组两单端灯管间用桥接部2串联连接(两组用了两个桥接部2);也可将四个单端灯管用三个桥接部2形成一组串接的供电管。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由于对各灯管的安装采取了轴向收缩形(即各灯管分布在一垂直轴7的轴对称的正方形的各直角边上)的分布结构,所以实现了在同等功率和照度条件下以四列单端荧光灯管所形成的灯管结构长度最短外周直径最小,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在提高总功率和光通量的情况下使荧光灯的体积更紧凑合理的发明目的。同时这种排列结构在各灯管形成的内空间较大,因此提高了光通量效率和寿命并且其工作时的周围温度亦比双列式的低。
权利要求1.一种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由四列单端荧光灯管及安装所述荧光灯管的基座组成,所述四列单端荧光灯管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安装灯管的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列单端荧光灯管的安装以基座的中心垂直轴轴对称地分布在一正方形的对应的直角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端荧光灯管可为U形、H形也可为直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外形可为圆形也可为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其特征在于四个单端荧光灯管可各自独立并联供电、可两个串联成一组分两组并联供电,也可四管串联一组供电。
专利摘要一种四列式单端荧光灯灯管,其主要特征在于四个单端荧光灯管的安装以基座的中心垂直轴轴对称地分布在基座底面上的一正方形的对应的直角边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功率大、光通量好、结构紧凑小巧、光通量效率高、工作温度低和延长寿命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J61/30GK2120388SQ9220773
公开日1992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0日
发明者戴培钧 申请人:戴培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