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炽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28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炽灯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器具,特别是一种白炽灯泡。
普通白炽灯泡是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照明器具。其优点是光色自然和谐,灯泡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白炽灯泡依靠灯丝本身发热来发光,因此耗电较大,且其寿命完全由灯丝决定,一旦灯丝烧断,不能维修更换,完好无损的其他部分如玻璃壳体、灯口等也只能抛弃,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灯丝一经造好即固定固定了灯丝的参数,对于要求变换不同亮度的用户只能更换灯泡或采用电路控制,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并能方便地变换灯泡功率的白炽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炽灯泡,它包括螺旋灯口1、玻璃壳体2,其特别改进之处是它有两个触头,触头3和触头4,还有两条灯丝,灯丝5和灯丝6,上述两个触头位于螺旋灯口1的顶部,两触头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上述两条灯丝位于灯泡的玻璃壳体2的中央,触头3、灯丝5和螺旋灯口组成一个发光回路,触头4、灯丝6和螺旋灯口组成另一个发光回路。
上述白炽灯泡,所述的两条灯丝在玻璃壳体2内呈上、下两层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使用时可接通其中的一条发光回路,当此回路的灯丝损坏后,再接通另一发光回路,这样可使灯泡的寿命延长一倍,提高了灯泡其他部件的利用率,还可以同时接通两个发光电路,使灯泡功率加大,增加亮度,由此用户可选择使用不同亮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在普通白炽灯泡上稍加改进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
图1的A-A剖视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从整体结构上与普通白炽灯泡并无区别,它的改进之处在于触头和灯丝,它将原有的触头分为两部分。图中显示为触头3和触头4,它们的位置还在原灯泡触头位置,它们之间是互相绝缘的。灯丝也采用两条,每个触头部与其中一条灯丝和螺旋灯口1组成一个发光回路,图中显示,触头3、灯丝5与螺旋灯口组成一个回路,而触头4、灯丝6与螺丝灯口1组成另一个回路,这两个发光回路互相独立,在玻璃壳体2内灯丝5和灯丝6分上、下两层半环形排列。使用该灯泡时可有如下几种选择如需变换照明亮度可选用双灯丝同时发光和单灯丝发光,选用大亮度时可将该灯泡直接旋入灯口内,触头3和触头4同时与外接电源接通,两个发光回路都发光,此时为大功率高亮度灯泡;选用低亮度时,可将该灯泡的一个触头用绝缘胶带复盖后旋入灯口,外接电源只与其中一个触头接触,只有一个发光回路发光,即为低亮度、小功率灯泡。在选用低亮度的单回路发光时还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当发光回路经过一段时间后,灯丝损坏,此时将灯泡摘下,取下复盖在另一触头上的绝缘胶带,再旋入灯口使用,另一发光回路即开始工作,这样一只灯泡就可以大大延长使用时间,从而也提高了灯口、壳体等部件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白炽灯泡,它包括螺旋灯口、玻璃壳体2,其特征在于它有两个触头,触头[3]和触头[4],还有两条灯丝,灯丝[5]和灯丝[6],上述两个触头位于螺旋灯口[1]的顶部,两触头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所述两条灯丝位于灯泡的玻璃壳体[2]的中央,触头[3]、灯丝[5]和螺旋灯口组成一个发光回路,触头[4]、灯丝[6]和螺旋灯口组成另一个发光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炽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灯丝在玻璃壳体[2]内呈上、下两层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延长使用寿命并能方便地变换灯泡功率的白炽灯泡,该灯泡有两个触头和两条灯丝,两个触头分别与两条灯丝和螺旋灯口组成两个互相独立的发光回路。使用时用户可只选用一条发光回路照明,灯丝损坏后再使用另一条发光回路照明,从而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灯泡其他部件的利用率,用户还可选用双灯丝回路同时接通以增加灯泡的功率和亮度。
文档编号H01K9/00GK2368160SQ9920823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7日
发明者郑建平 申请人:郑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