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套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457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套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套挑,用于测量位于钢带纵向上的纵向拉力随钢带宽度的楔形变化部分。
“用于热轧带钢机的新的高性能活套挑的发展”(钢铁工程师,1997年6月,64页至70页)公布了一种活套挑,它具有两个测力器,用于测量作用于活套挑上的与纵向拉力一致的力。关于活套挑的测力器的布置和活套挑其余部分的构造并未在所述的专业文章里查到。
DE 197 15 523 A1公布了一种具有多个测量滚轮的平面性测量滚轮。这些测量滚轮单个地支承在摆动臂里,这些摆动臂则与一个活套挑轴相连接。通过转动活套挑轴就可以使测量滚轮靠放在带上。摆臂通过铰链各自分成一个轴形部分和一个滚轮部分,其中铰链就使从钢带施加到测量滚轮上的,与纵向拉力相一致的回复力转向到各个布置在各自摆动臂上的测力器上。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活套挑,借助于此装置可以测量纵向拉力在带宽上的楔形变化部分。
该项任务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活套挑具有一个连贯的布置在带宽上的活套挑滚轮,该滚轮支承在每个摆动臂里的两侧面上;-摆动臂与活套挑轴相连;-通过转动活套挑轴可以调整活套挑滚轮压靠在带上;-摆动臂各自通过铰链分成一个轴形臂和一个滚轮臂;-铰链使得从钢带施加到活套挑滚轮上的,与纵向拉力一致的回复力转向到每个布置在各自的摆动臂上的测力器上。
若滚轮臂设计成盘片或杠杆架,那么活套挑的构造还要更简单些。
若轴形臂和滚轮臂在测力器附近通过一个止动元件而相互连接起来,那就可靠地阻止了测力器滚轮臂的升起。
若铰链、活套挑滚轮和测力器组成一个具有三条边的三角形,而且止动元件位于三角形之外,那么止动元件比较来说仅承受较小的力。
若三角形基本上设计成等边三角形,那么滚动臂的机械负荷就较低。
若三角形设计成基本上为直角三角形,那么滚轮臂上负荷可以继续减小到最低。
若一个边位于铰链对面,而这个边又比另外两条长,那么作用在滚轮臂上的力尤其小。
若轴臂至少如滚轮臂那样长,那么活套挑的调整范围就较大。
若测力器具有一个力轴线,而且滚轮臂在测力器范围内实现一个基本上平行于力轴线的运动,那么机械负荷就达到最小。
其它的优点和细节见以下关于一个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原理图所示为

图1拉力测试装置的立体视图,图2从上面看具有一个活套挑的钢带图3从侧面看图2的活套挑。
按图1,金属带1从一个导出装置2经一个活套挑滚轮3传至一个导入装置4。导出装置2和导入装置4例如可以设计为轧制机座或传动轮。金属带1优选为一种热轧或冷轧的钢带。钢带宽度为b。活套挑滚轮3按照图1设计为贯穿的活套挑滚轮。它伸达整个带宽b。
在金属带1里的纵向方向上作用有纵拉力,在图1中用箭头A表示。纵拉力在带宽b上有一个楔形变化部分,这在图1中用箭头A的不同大小来表示。活套挑滚轮3可以在带1上进行调整。这在图1中用箭头B来表示。
按照图2,活套挑滚轮3两侧分别支承在一个摆动臂5中。摆动臂5与一个活套挑轴6相连接。因此通过转动活套挑轴6就可以使活套挑滚轮3在带1上进行调整。
摆动臂5分别通过铰链7分成一个轴臂8和一个滚轮臂9。按图2,滚轮臂9设计为薄片或者杠杆架。实体的支承元件就称作为薄片,相反,杠杆架就被理解为支承元件,该元件具有两个相互通过一个中间空间而分隔开的薄片。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实际上两个滚轮臂9一般都作成相同。在图2中滚轮臂9的不同的表示只是为了更好说明。
按照图3对于每个摆动臂5来说,在轴臂8处布置有一个测力器10,该测力器紧靠着滚轮臂9。测力器10相对于铰链7为为偏心布置。铰链7就使一个从带1施加到活套挑滚轮3上的回复力转向到布置于每个轴臂8上的测力器10上。
回复力与纵拉力是一致的,因此由所测得的回复力就可以求得纵拉力。同时,在两个摆动臂5的两个测力器10中,对于每一个测力器10来说都是从作用于这测力器的回复力来求出本身的纵拉力。这样求出的两个纵拉力之和就是在金属带1里作用的总的纵向拉力。这样求出的两个纵拉力之差就是纵拉力在带宽b上所具有的楔形部分。
无论是根据总的纵向拉力还是根据楔形部分都可以用来调节导出装置2和/或导入装置4。例如可以根据总的纵向拉力调节转速,根据楔形部分至少调节其中一个装置2,4的位置。
按照图3,铰链7,活套挑滚轮3和测力器10构成一个具有X,Y和Z三条边的三角形。说明“铰链7”和“活套挑滚轮3”都是针对它们的旋转轴线的,而说明“测力器10”则针对至滚轮臂9的接触点。
显然三角形设计成基本上直角的,基本上等腰的三角形。三角形的斜边Z位于铰链7的对面。边Z比另两条边X,Y要长。“基本上”的意思就是,三角形的“直角”为80°至100°之间,三角形两条等边的长度最大相差约10%。
测力器10有一个力轴线12。测力器10仅测量与力轴线12平行的那些力。滚轮臂9的设计应使它在测力器10的范围内实现一个基本上平行于力轴线12的运动。“基本上”的意思就是滚轮臂9的运动方向与力轴线12构成一个角度最大为10°。
在测力器10附近,但在三角形之外布置有一个止动元件13。轴形臂8和滚轮臂9借助于止动元件13而相互连接。因而阻止滚轮臂9从测力器10提起。
轴形臂8至少如滚轮臂9那样长。按照图3,它甚至比滚轮臂9更长,也就说长20%至100%。轴形臂8的长度是由活套挑轴6的轴线离开铰链7的旋转轴线的距离来得出。滚轮臂9的长度是由活套挑滚轮3的旋转轴线离开铰链7的旋转轴线的距离得出。
由于轴形臂8相对来说较长,在转动活套挑轴6时活套挑的调整范围就较大。转动活套挑轴6是借助于一个调整驱动装置15来进行的。调整驱动装置14可以按照图3例如设计为偏心作用的液压油缸组件。
采用本发明的活套挑可以简单可靠地测量总的纵向拉力,也可以测量在金属带1里作用的纵向拉力的沿带宽b上变化的楔形部分。同时活套挑的构造简单、坚固而且对干扰不敏感。尤其是不需要将活套挑滚轮3分段并对每个单独的段配置一个测力器了。
权利要求
1.用于测量在钢带(1)里在钢带纵向上作用的纵向拉力随钢带宽(b)变化的楔形部分的活套挑,它具有一个贯穿的布置在钢带宽度(b)上的活套挑滚轮(3),该滚轮于两端支承在一个摆动臂(5)中,-其中摆动臂(5)与一个活套挑轴(6)连接;-其中通过转动活套挑轴(6)可以调整活套挑滚轮(3)压靠在带(1)上;-其中摆动臂(5)各自通过一个铰链(7)而分成一个轴形臂(8)和一个滚轮臂(9);-其中铰链(7)使得一个从钢带(1)施加到活套挑滚轮(3)上的,与纵向拉力一致的回复力转向到每个布置在各自的摆动臂(5)上的测力器(10)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滚轮臂(9)设计为薄片或者杠杆架。
3.按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轴形臂(8)和滚轮臂(9)在测力器(10)附近通过一个止动元件(13)相互连接,用于阻止滚轮臂(9)从测力器(10)提起。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铰链(7),活套挑滚轮(3)和测力器(10)构成一个具有三条边(X,Y,Z)的三角形,而且止动元件(13)布置在这三角形之外。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设计成基本上等边三角形。
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设计为直角三角形。
7.按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边(Z)位于铰链(7)对面,而且这条边比另两条边(X,Y)要长。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轴形臂(8)至少如滚轮臂(9)那样长。
9.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活套挑,其特征在于,测力器(10)有一个力轴线(12),滚轮臂(9)在测力器(10)的范围内实现一个基本上平行于力轴线(12)的运动。
全文摘要
活套挑有一个贯穿的布置在钢带宽度(b)上的活套挑滚轮(3),该滚轮两侧支承在一个摆动臂(5)里。摆动臂(5)与一个活套挑轴(6)连接。通过转动活套挑轴(6)就可以使活套挑滚轮(6)靠放在钢带(1)上。摆动臂(5)各通过一个铰链(7)分成一个轴形臂(8)和一个滚轮臂(9)。铰链(7)使一个由钢带(1)作用到活套挑滚轮(3)上的回复力转向到布置于摆动臂(5)上的测力器(10)。
文档编号B21C51/00GK1299713SQ0013235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5日
发明者P·苏道, M·基平, M·图施霍夫 申请人: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