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67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心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钻,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钻设中心导孔的中心钻。
背景技术
一般钻孔的程序为定位→选用适当的钻头并设定施工条件→用中心钻钻中心孔→钻孔→搪孔→绞孔,当然在钻孔时,可以数支不同直径的钻头分段式钻孔,或可依需要而省略后续的搪孔及绞孔过程。该中心钻主要是用来导孔,于使用时,须抵触在一预定制孔的平面、斜面或弧面上,并旋转进刀,在该面上钻制出一锥孔,以供导引后续钻孔用。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以往的中心钻1是沿着它的一中心轴线10依序向下延伸,包含一钻柄11、一钻身12、一钻顶13,及二相间隔地绕着该中心轴线10螺旋且形成于该钻身12及钻顶13周围的钻槽14。该钻身12具有一连接该钻柄11的圆杆段121、一自该圆杆段121的一下端向下逐渐缩束延伸的圆锥段122,及一自该圆锥段122的一下端向下直向延伸的导杆段123。该钻顶13具有二相间隔地对应自该导杆段123的一下端倾斜连接的钻唇131。该等钻唇131是邻接于该等钻槽14的一同侧。每一钻槽14是由该钻身12及钻顶13的周围朝该中心轴线10的方向径向凹入的槽沟,在该中心钻1钻入一工件时,可由此排除钻屑及添加切削剂。该等钻唇131及钻槽14是相衔交会一静点15,该静点15是一位于该等钻唇131的一末缘间的棱边。
如图3所示,该中心钻1在一平面16或斜面钻设一直孔161时,将该中心钻1垂直立置于该平面16,令该静点15抵触在该平面16的预定制孔处,并旋转进刀,以在该平面16上钻制出一锥状直孔161,供后续钻孔导引用。然而该钻身12的导杆段123与圆锥段122间的截面积相差较大,在钻设过程中若须钻孔较深,而使该圆锥段122也钻入该平面16时,首先,在钻设时因该导杆段123至圆锥段122的体积变化过剧,将造成圆锥段122进刀时的阻碍较大,难以平稳顺利地进刀,须略微施力将圆锥段122压推进入,其次,在钻设后退刀时,因该圆锥段122是塞抵在该平面16的直孔161中,该圆锥段122的外围与界定出该直孔161的一壁面间是嵌合无隙状态,因此较难以退刀,且因该中心钻1只能用来钻设一导孔,因此该导孔的直径不能大于一所须钻设完成的钻孔的直径,所以在深钻时须小心度量圆锥段122钻设的深度,较不容易,再者该圆锥段122上位于钻槽14边缘的二钻边,相对于该中心轴线10的螺旋倾斜角度较小而不锐利,且该等钻边相对占用圆锥段122的面积较小、数量较少,因此钻孔的真圆度较差。
如图4所示,该中心钻1在一弧面17上钻设一斜孔171或直孔时,将该中心钻1依所须的角度斜立于该弧面17上,令其中一该钻唇131抵触在该弧面17的预定制孔处,并旋转进刀,以在该弧面17上钻制出一锥状斜孔171。然而在钻设时,该钻唇131在该弧面17上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导致进刀时的抓持力不足,容易滑移而无法钻设。
此外,一般的工具机通常会依制程需要,而须备置有钻头、车刀、铣刀、刨刀等刀具,以利各种不同种类及程度的切削工作。然而该中心钻1因局限于造型设计、锐利度、以及抓持面等因素,因此只能用于钻设一中心孔,并无法适用于成为一钻头、车刀、铣刀等刀具,所以适用范围较小,无法多任务多途地使用,因此在工作现场须备置有多种不同种类的上述刀具,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着力面积大且较尖锐的中心钻,可钻设直孔、斜孔,以成为钻头、车刀、铣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钻,包含沿着一中心轴线依序向下延伸的一钻柄、一钻身及一钻顶,其特征在于该钻柄为一沿着该中心轴线延伸的杆体;该钻身是一自该钻柄的一底部沿着该中心轴线向下逐渐缩束延伸的锥状杆体,并具有二相间隔形成于该杆体周围且绕着该中心轴线螺旋回转的螺旋状的切削齿、二对应邻接于该切削齿的一侧且径向朝中心轴线凹入的螺旋状导屑面,及二对应连接于该切削齿的另一侧及导屑面间的螺旋状延伸面,每一切削齿具有一连接该导屑面且截面呈朝外开口的弧形的切面、一连接该延伸面且宽度向下逐渐缩窄的连面、一连接该切面及连面的钻背,及一由该切面及钻背交会连接形成的角度尖锐的钻边,在该导屑面与切面间共同界定出一导槽,在该延伸面与连面间共同界定出一边槽;及该钻顶是一自该钻身沿着该中心轴线向下尖凸的尖锥体,并具有二分别沿着该导屑面及切削齿的切面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弧切的刃面、二分别沿着该延伸面及切削齿的钻背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的唇面、二分别连接该钻边且形成于该刃面与唇面间的切边,及一位于一末端的静点,该刃面、唇面及切边是共同连接相会于该静点,每一刃面界定出一径向朝该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切槽。
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接触着力面积大且较尖锐的中心钻,可钻设直孔、斜孔,并能成为一钻头、车刀、铣刀等刀具,进行各种不同种类及程度的切削工作,因此适用范围较广,可多任务多途地使用,所以不须在工作现场须备置多种不同种类的上述刀具,可降低设备成本及储置空间。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钻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中心钻的一立体外观图;图2是以往中心钻的一仰视示意图;图3是以往中心钻的一使用示意图,显示在一平面上钻设一直孔的状态;图4是以往中心钻的另一使用示意图,显示在一弧面上钻设一直孔的状态;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心钻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图6是较佳实施例的一仰视示意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剖视示意图,显示由一钻身处径向剖切并向上仰视的状态;图8是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示意图,显示在一平面上钻设一直孔的状态;及图9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显示在一弧面上钻设一直孔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心钻的一较佳实施例是沿着它的一中心轴线2依序向下延伸包含一钻柄3、一钻身4,及一钻顶5。
该钻柄3为一沿着该中心轴线2延伸的圆形杆体。
如图5及图7所示,该钻身4是一自该钻柄3的一底部沿着该中心轴线2向下逐渐缩束延伸的锥状杆体,并具有二相间隔形成于该杆体周围的螺旋状的切削齿41、二对应邻接于该等切削齿41的一同侧且径向朝中心轴线2凹入的螺旋状导屑面42,及二对应连接于该等切削齿41的另一同侧及导屑面42间的螺旋状延伸面43。每一切削齿41是绕着该中心轴线2螺旋回转,并具有一径向连接该导屑面42且截面呈朝外开口的弧形的切面411、一径向连接该延伸面43且宽度向下逐渐缩窄直至与该延伸面43弧度相连的连面412、一连接该切面411及连面412的钻背413,及一由该切面411及钻背412交会连接形成的角度尖锐的钻边414。在该导屑面42与切面411间共同界定出一螺旋状导槽44,该导槽44相对于该钻背413的深度,由上向下相同,可用以排除钻屑及添加切削剂。在该延伸面43与连面412间共同界定出一连接该导槽44的螺旋状边槽45,该边槽45相对于该钻背413的深度,是由上向下渐浅。
如图5及图6所示,该钻顶5是一自该钻身4沿着该中心轴线2向下尖凸的尖锥体,并具有二分别沿着该导屑面42及切削齿41的切面411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弧切的刃面51、二分别沿着该延伸面43及切削齿41的钻背413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的唇面52、二分别连接该钻边414且形成于该刃面51与唇面52间的切边53、二分别由该刃面51及唇面52所界定形成的相反于该切边53的旋边54,及一位于一尖锥末端的尖锐的静点55。该等刃面51、唇面52、切边53及旋边54共同连接相会于该静点55。每一刃面51界定出一径向朝该中心轴线2的方向凹入的切槽511,且该切槽511于邻近该切边53的一侧的凹入深度,较深于连接该旋边54的一侧的凹入深度,能相对使切边53更为薄削锐利。
如图8所示,该中心钻在一平面6或斜面钻设一直孔61时,将该中心钻1垂直立置于该平面6上,令该静点55抵触在该平面6的预定制孔处,并旋转进刀,以在该平面6上钻制出一锥状直孔61,供后续钻孔导引用。该静点55为一尖锐端点,因此在钻孔上具有导引的功效,且易于定点钻孔。该钻顶5及钻身4是呈逐渐倾斜的相连杆体,各段截面呈逐渐变化,并无截面变化过剧的情况,因此在钻孔时能顺利地进刀钻孔,并在钻孔后能顺利地退刀,且所钻设的钻孔直径较为一定,所以在深钻时较容易度量,使用上较为方便容易,且该切边53及钻边414相对于该中心轴线2的螺旋倾斜角度较大、较为薄刃锐利,且该等钻边414相对占用钻身4的面积较大,因此钻孔的真圆度较佳。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钻在一弧面7上钻设一斜孔71或直孔时,将该中心钻依所须的角度斜立于该弧面7上,并令其中一切边53抵触在该弧面7的预定制孔处,且旋转进刀,以在该弧面7上钻制出一锥状斜孔71。而且在钻设时,因该切边53较长、较薄刃锐利,且唇面52在该弧面7上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进刀时能具有较大足够的抓持力,且能切入该弧面7中,能轻易在弧面7上钻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更因该钻顶5的该等刃面51、唇面52、切边53,及静点55的造型设计,能具有较尖锐的静点55,较锐利且较长的切边53,以及面积较大的唇面52,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成为一钻头、车刀、铣刀等刀具,进行各种不同种类及程度的切削工作,因此适用范围较广,可多任务多途地使用,所以不须在工作现场须备置多种不同种类的上述刀具,可降低设备成本及储置空间。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确能提供一种接触着力面积大且较尖锐的中心钻,可钻设直孔、斜孔,并可作为钻头、车刀、铣刀而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中心钻,包含沿着一中心轴线依序向下延伸的一钻柄、一钻身及一钻顶,其特征在于该钻柄为一沿着该中心轴线延伸的杆体;该钻身是一自该钻柄的一底部沿着该中心轴线向下逐渐缩束延伸的锥状杆体,并具有二相间隔形成于该杆体周围且绕着该中心轴线螺旋回转的螺旋状的切削齿、二对应邻接于该切削齿的一侧且径向朝中心轴线凹入的螺旋状导屑面,及二对应连接于该切削齿的另一侧及导屑面间的螺旋状延伸面,每一切削齿具有一连接该导屑面且截面呈朝外开口的弧形的切面、一连接该延伸面且宽度向下逐渐缩窄的连面、一连接该切面及连面的钻背,及一由该切面及钻背交会连接形成的角度尖锐的钻边,在该导屑面与切面间共同界定出一导槽,在该延伸面与连面间共同界定出一边槽;及该钻顶是一自该钻身沿着该中心轴线向下尖凸的尖锥体,并具有二分别沿着该导屑面及切削齿的切面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弧切的刃面、二分别沿着该延伸面及切削齿的钻背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的唇面、二分别连接该钻边且形成于该刃面与唇面间的切边,及一位于一末端的静点,该刃面、唇面及切边是共同连接相会于该静点,每一刃面界定出一径向朝该中心轴线的方向凹入的切槽。
专利摘要一种中心钻,包含钻柄、钻身及钻顶,该钻身具有二相间隔且形成于周围的螺旋状的切削齿、二邻接于该等切削齿的一侧且径向凹入的导屑面,及二连接于该切削齿的另一侧及导屑面间的延伸面,每一切削齿具有一连接该导屑面的切面、一连接该延伸面的连面、一连接该切面及连面的钻背,及一角度尖锐的钻边,该钻顶具有二分别沿着该导屑面及切面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弧切的刃面、二分别沿着该延伸面及钻背螺旋延伸且向下倾斜的唇面、二分别连接该钻边的切边,及一位于一末端且由该等刃面、唇面及切边共同连接相会而成的静点。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钻接触着力面积大且较尖锐,可钻设直孔、斜孔,以成为钻头、车刀、铣刀。
文档编号B23B51/00GK2578028SQ0228463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1日
发明者吴进财 申请人:吴进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