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403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器的调节器组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液器中,调节器是用于调节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通常,调节器是由一个壳体和一个调节轮所组成。在输液器使用时,输液软管穿过壳体,通过拨动调节轮,逐渐压迫输液软管使之产生不同程度的狭窄,以此调节输液的速度。
在输液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调节轮装于壳体上。现有的装配方式是采用手工装配的。手工装配不仅装配速度慢,而且更重要的是容易污染产品、造成产品的卫生指标不合格等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组装调节器的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使它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效率高、安全卫生、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设置于组装机的机架上,它包括一条壳体送料导轨和一条调节轮送料导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送料导轨的出料口设有一个壳体推杆,壳体推杆与壳体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调节轮送料导轨的出料口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槽,在调节轮导槽的出口处设有一个调节轮推杆,调节轮推杆与调节轮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壳体推杆移动方向的前方还设有一个装配推杆,装配推杆与壳体推杆在同一轴线上,装配推杆与装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在上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中,所述的壳体推杆的下方设有一个壳体导板,壳体导板与壳体推杆平行设置,且处于与壳体推杆相邻的位置。
在上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中,所述的调节轮推杆的下方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板,调节轮导板与调节轮推杆平行设置,且处于与调节轮推杆相邻的位置。
在上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中,所述的壳体导板的上端部与调节轮导板的上端部处于相交的位置。
本调节器组装机首先是通过壳体气缸和调节轮气缸将壳体和调节轮分别输送至壳体导板与调节轮导板的上端部相交处,然后通过装配气缸使调节轮卡入壳体内,最后完成装配的成品落入成品箱进行整理包装。
在上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中,所述的壳体导板的上部侧向设有一个压爪,压爪处于壳体导板的上方,压爪与机架相铰接,压爪与机架之间设有弹簧,压爪的下端处于壳体导板的上部侧面,上端在弹簧的作用下压于装配推杆的侧面上。
在上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中,所述的装配推杆的侧面为一个斜面。在装配推杆向下滑动对调节器组装时,利用装配推杆侧部的斜面,使压爪转动一定的角度,压爪的下端顶压于已装有调节轮的壳体侧部。这样,当壳体推杆向下回缩时,压爪就可以顶压调节器,使其落入成品箱内。
本装配机构由于采用了机械的方式对调节器进行自动装配,显然其装配速度快,且不会污染产品、能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本装配机构在装配时采用气缸推动各个推杆,对壳体和调节轮进行装配,其结构十分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机构中压爪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壳体;3、调节轮;4、壳体推杆;5、壳体气缸;51、活塞杆;6、调节轮推杆;7、调节轮气缸;71、活塞杆;8、调节轮导槽;9、装配推杆;91、斜面;10、装配气缸;11、活塞杆;12、壳体导板;13、调节轮导板;14、压爪;15、弹簧;16、成品导筒;17、壳体送料导轨;18、调节轮送料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调节器组装机中,调节器的壳体2和调节轮3是分别通过供壳料斗和供轮料斗供料的。供壳料斗和供轮料斗放置于组装机的侧部。壳体2和调节轮3分别由供壳料斗和供轮料斗中出来,通过壳体送料导轨17和调节轮送料导轨18进入本装配机构中进行装配。
壳体2沿着壳体送料导轨17进入,直至位于壳体送料导轨17出料口的壳体推杆4上。壳体推杆4上每次只能装一个壳体2。壳体推杆4与壳体气缸5的活塞杆51连接。在壳体2装于壳体推杆4后,壳体气缸5带动活塞杆51,使壳体推杆4向上滑动。
在壳体推杆4的下方是一个壳体导板12。壳体推杆4和壳体2沿着壳体导板12向上滑动,至壳体导板12的上端部。
调节轮3是沿着调节轮送料导轨18进入,通过其出料口再进入调节轮导槽8。调节轮导槽8对调节轮3起到定位作用,使调节轮3按照装配所要求的方式整齐排列。调节轮3最后通过调节轮导槽8至调节轮推杆6的前部。调节轮推杆6与调节轮气缸7的活塞杆71相连接。调节轮推杆6会在调节轮气缸7的作用下推动一个调节轮3向上滑动。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轮推杆6的下方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板13。沿着调节轮导板13,调节轮推杆6和调节轮3向上滑动至调节轮导板13的上端部。
当壳体2和调节轮3均处于壳体导板12与调节轮导板13的相交处时,装配推杆9开始工作。装配推杆9是与装配气缸10的活塞杆11相连接的。装配推杆9在装配气缸10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将调节轮3卡入壳体2内,完成调节器的装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配机构还设有一个压爪14。压爪14与机架1相铰接。在压爪14与机架1之间还设有弹簧15,弹簧15套接于压爪14的销轴上。在弹簧15的作用下,压爪14顶压于装配推杆9侧部的斜面91上。在装配推杆9向下滑动使调节轮3卡入壳体2过程中,利用装配推杆9的斜面91,使压爪14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压爪14的下端就会压于已装有调节轮3的壳体2侧部。于是,在壳体推杆4向下缩回时,压爪14就会顶压调节器,使它通过成品导筒16落入成品箱内。本实施例中,成品导筒16与机架1固连在一起,且处于壳体导板12的下方。
以上是本装配机构装配一个调节器的过程。只要重复上述过程,就可实现自动装配调节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设置于组装机的机架(1)上,它包括一条壳体送料导轨(17)和一条调节轮送料导轨(18),其特征在于在壳体送料导轨(17)的出料口设有一个壳体推杆(4),壳体推杆(4)与壳体气缸(5)的活塞杆(51)连接,在调节轮送料导轨(18)的出料口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槽(8),在调节轮导槽(8)的出口处设有一个调节轮推杆(6),调节轮推杆(6)与调节轮气缸(7)的活塞杆(71)连接,在壳体推杆(4)移动方向的前方还设有一个装配推杆(9),装配推杆(9)与壳体推杆(4)在同一轴线上,装配推杆(9)与装配气缸(10)的活塞杆(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推杆(4)的下方设有一个壳体导板(12),壳体导板(12)与壳体推杆(4)平行设置,且处于与壳体推杆(4)相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轮推杆(6)的下方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板(13),调节轮导板(13)与调节轮推杆(6)平行设置,且处于与调节轮推杆(6)相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导板(12)的上端部与调节轮导板(13)的上端部处于相交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导板(12)的上部侧向设有一个压爪(14),压爪(14)处于壳体导板(12)的上方,压爪(14)与机架(1)相铰接,压爪(14)与机架(1)之间设有弹簧(15),压爪(14)的下端处于壳体导板(12)的上部侧面,上端在弹簧(15)的作用下压于装配推杆(9)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推杆(9)的侧面为一个斜面(9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液器的调节器组装的装置。本调节器组装机的装配机构设置于组装机的机架上,在壳体送料导轨的出料口设有一个壳体推杆,壳体推杆与壳体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调节轮送料导轨的出料口设有一个调节轮导槽,在调节轮导槽的出口处设有一个调节轮推杆,调节轮推杆与调节轮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壳体推杆移动方向的前方还设有一个装配推杆,装配推杆与壳体推杆在同一轴线上,装配推杆与装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由于采用了机械的方式对调节器进行自动装配,其装配速度快,且不会污染产品、能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23P19/04GK2657843SQ200320108050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
发明者林楚正 申请人:林楚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