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定位件的压掣部直接顶掣锯片定位,使整体结构更加简易,而易于制作、组装以降低成本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早期的手锯技术中,手锯是在握柄的前端固设一锯片,以供锯切物品,由于锯片是采固定式组装,并无法依使用所需而调整长度,且该锯片的前端为一自由端,在锯切时会产生摆动而不易操作使用,锯片若损坏,则必须更换整片锯片,故具有使用不便及增加成本等缺失,现今生产者已研发一可调整锯片长度的手锯,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91205426号,名称为“锯子夹持定位构造”,其中其具有一个本体1,该本体1的前端设有限位部11,并于后端内部设有一具容置部13的空间部12,该容置部13的上方设有一相通的槽部14,而槽部14的外周缘则具有一抵靠面15,另于本体1的容置部13内装设一具定位部21的活动体2,该活动体2的顶面设有一具枢接部23的凸耳22,并以凸耳22枢接一控制体3,该控制体3设有一具接合部32的凸挡部31,并于凸挡部31的底面设有推抵面33,进而将控制体3的凸挡部31套置于活动体2的凸耳22外部,并以枢轴34枢接而相互组装,使控制体3可带动活动体2于本体1的容置部13内上下位移,使之将锯片4的一端先穿入于本体1的空间部12,再贯穿活动体2的定位部21,而另端则置入于本体1的限位部11,请参阅图2所示,在定位锯片4长度时,可向上扳动控制体3,令凸挡部31的推抵面33沿本体1的抵靠面15转动,并利用抵靠面15的顶抵而反向位移,以带动活动体2于容置部13内向上位移,使活动体2的定位部21顶推锯片4上移,将锯片4顶掣于本体1的空间部12顶面而组装定位,又可利用本体1的限位部11限位锯片4的自由端而避免任意摆动,以供使用者锯切物品;然而,该手锯虽可供调整使用长度,但于锯片定位结构设计上,其使利用一控制体带动装设于本体内部的活动体顶掣锯片定位,以致该本体内必须凹设一容置部及槽部,供装设活动体,而活动体亦须分别设有定位部及凸耳,供锯片穿置及枢接控制体,不仅组件多,且制作、组装繁琐,而相对增加成本,再者,由于控制体并无固设于其它组件上,为使控制体可带动活动体向上位移,该本体的槽部外周缘必须设有抵靠面作为顶抵面,以配合控制体的推抵面顶压,而使控制体反向位移,但却造成本体的制作更加繁琐而增加成本,又于装设锯片时,该锯片必须分别贯穿本体的容置部及活动体的定位部,由于活动体使可上下位移,若活动体的定位部与本体的容置部具有位差时,即易使锯片顶到活动体,造成锯片无法顺畅置入本体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对于本新型,在定位锯片时,可向下扳压定位件的扳动部,令压掣部以枢轴为旋转中心旋转作动,而利用距枢轴较长距离的周缘面部位直接顶压锯片定位,毋须繁琐配置较多组件及加工槽体或抵靠面等,达到结构更加简易,而易于制作、组装以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中,在其定位件的下方设有一底部呈平面状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可供定位件的压掣部顶压,而下压锯片,以增加定位件的顶压面积,相对可增加卡掣力,达到使锯片更加稳固定位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中,在其该本体的容置槽与定位件间并无任何活动件,进而可使锯片顺畅穿置于容置槽中,达到便利组装锯片的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该锯架本体内设有容置槽供装设锯片,其主要特征在于该锯架本体的容置槽上方是枢设一具有压掣部的定位件,其压掣部的周缘面相对于枢轴是呈不等距设计。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习式技术中国台湾第91205426号专利案的装配锯片的示意图;图2是习式技术中国台湾第91205426号专利案的定位锯片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平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整锯片的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锯片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定位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定位锯片的使用示意图。
件号索引习式技术本体1;限位部11;空间部12;容置部13;槽部14;抵靠面15;活动体2;定位部21;凸耳22;枢接部23;控制体3;凸挡部31;接合部32;推抵面33;枢轴34;锯片4。
本实用新型锯架本体5;限位部51;容置槽52;穿槽53;插槽54;枢轴55;弹片6;插接部61;握把套7;槽孔71;定位件8;扳动部81;压掣部82;锯片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中,其中该锯架本体5的前端是设有一为凹槽的限位部51,而后端长杆段的内部则开设有容置槽52,并于容置槽52的顶面开设穿槽53,该穿槽53的侧面则具有一插槽54供装设弹性件,该弹性件为一弹片6,其底部呈平面状,并于两侧设有插接部61,进而可利用一端插接部61插置于锯架本体5的插槽54中组装定位,另于锯架本体5后端的长杆段外部套置一握把套7,该握把套7是在顶面相对应穿槽53位置开设有槽孔71供置入一定位件8,该定位件8设有一扳动部81及压掣部82,其中,该压掣部82的周缘面是呈一凸轮曲线,并置入于锯架本体5的穿槽53,而后以枢轴55枢接组装握把套7、锯架本体5及定位件8,进而使定位件8压掣部82的周缘面相对于枢轴55是呈不等距设计,该锯片9的一端是装设于锯架本体5的容置槽52中,并位于定位件8的压掣部82下方,而另端则置入于锯架本体5的限位部51中限位以避免任意晃动。
请参阅图6所示,当定位件8呈向上扳启状态时,令压掣部82相对于枢轴55较短距离的周缘面部位位于弹片6上方,且与弹片6具有一适当距离,而尚未顶压弹片6,相对使弹片6与锯片9呈一适当间距,进而可使锯片9于锯架本体5的容置槽52中伸缩位移而调整使用长度或进行锯片9的更换;请参阅图7所示,当锯片9调整长度完毕或更新锯片后,可向下扳动定位件8的扳动部81,使压掣部82以枢轴55为旋转中心而反向旋转,令压掣部82相对于枢轴55较长距离的周缘面部位位于弹片6上方,并下压弹片6,该弹片6受压掣部82的顶压即向下摆动,而以底部压掣于锯片9上,由于弹片6的底部是呈一平面状,而可增加定位件8的压掣面积,相对提升定位件8的卡掣力,使锯片9受定位件8的顶压而稳固定位于锯架本体5中,以供使用者锯切物品。
请参阅图8所示,该定位件8的压掣部83周缘面亦可为一正圆曲线,并偏心枢设于枢轴55上,令周缘面相对于枢轴55是呈不等距设计,当定位件8呈向上扳启状态时,该压掣部83相对于枢轴55较短距离的周缘面部位即位于弹片6上方,并未顶压弹片6,进而使锯片9可于锯架本体5的容置槽52中伸缩位移而调整使用长度或进行锯片9的更换;请参阅图9所示,当锯片9调整长度完毕或更新锯片后,可向下扳动定位件8的扳动部81,使压掣部83以枢轴55为旋转中心而反向旋转,令压掣部83相对于枢轴55较长距离的周缘面部位位于弹片6上方,并下压弹片6,该弹片6即顶压于锯片9上,使锯片9受定位件8的压掣而稳固定位于锯架本体5中,以供使用者锯切物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而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锯架本体内设有供装设锯片的容置槽,其特征在于该锯架本体的容置槽上方是枢设一具有压掣部的定位件,其压掣部的周缘面相对于枢轴是呈不等距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锯架本体的顶板是开设一与容置槽相通的穿槽供枢设定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压掣部周缘面是呈凸轮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压掣部周缘面是呈正圆曲线,并偏心枢设于枢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设有一扳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锯架本体在定位件的下方设有一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一弹片,其底部呈平面状,并于侧方设有插接部,而锯架本体在相对应定位件下方处设有供弹片的插接部插置组装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锯架本体的前端设有一为凹槽的限位部,用以限位锯片的自由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锯架本体的外部套设一握把套,该握把套开设有槽孔供容置定位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锯的锯片定位结构,其中在该锯架本体的容置槽上方枢设一定位件,该定位件设有一扳动部及压掣部,其中,该压掣部的周缘面相对于枢轴中心是呈不等距设计,并置入于锯架本体的容置槽中,再于容置槽中装设锯片;据此,在定位锯片时,可向下扳压定位件的扳动部,令压掣部以枢轴为旋转中心旋转作动,而利用距枢轴较长距离的周缘面直接顶掣锯片定位,达到结构更加简易,而易于制作、组装以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B23D51/00GK2785772SQ200520001110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曾逸川 申请人:腾达工具工业有限公司, 乔国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