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199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孔钻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多孔钻削的机械设备,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传统的机械加工设备多孔钻床设计,多数采用通用主轴箱和通用主轴。对于孔距要求近,且孔径差距较大时,用滚针轴承和推力球轴支承也无法满足尺寸要求和刚性要求时,就无法设计专用多孔钻削机床。若是孔径较小如φ10以下,可采用凸轮摇动板结构。但对于孔径较大如超过φ18时,就无法使用此结构。传统的加工方法,孔距较大的多个孔,可设计多孔专用机床加工,剩余的孔采用通用钻床在钻模板上加工但工艺复杂,效率低、费用高。若全采用钻模板工艺操作繁琐,效率更低,不宜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对于上万乃至数十万的加工批量,专用的能够方便地加工出多孔且孔径相差较大,孔距较小的多孔钻床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方便地加工出多个孔距较小的孔的多孔钻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两主轴上的推力球轴承进行了合理的错位,来解决两主轴的干涉,提高了机床的刚性并在性能上满足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多孔钻床,包括主轴箱、主轴箱前盖、主轴箱后盖,由齿轮相互啮合构成传动系的主轴所构成,其特征是相邻孔距小的主轴,其前端推力轴承前后错位安装,呈交错叠罗分布,与滚针轴承依次嵌入轴承座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相邻孔距小的主轴分别由齿轮带动旋转,完成钻孔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效果好。适合大批量加工单一品种的生产流水线中使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说明书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套,2-滚针轴承,3-键,4-套,5-主轴箱前盖,6-主轴九,7-主轴十,8-推力球轴承,9-环,10-滚针轴承,11-环,12-推力轴承,13-滚针轴承,14-齿轮,15-推力球轴承,16-主轴箱后盖,17-齿轮,18-主轴箱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介绍。
一种多孔钻床,包括主轴箱、主轴箱前盖5、主轴箱后盖16、18,由齿轮相互啮合构成传动系的主轴所构成,其特征是相邻孔距小的主轴九6和主轴十7,其前端推力轴承8、12前后错位安装,呈交错叠罗分布,与滚针轴承10、13依次嵌入轴承座内。
主轴九与主轴十的孔距为33.9mm,九轴钻φ18孔,主轴十钻直径为φ5孔,通过对主轴的强度校核,主轴九最低应选直径为φ25的主轴。主轴十为了增加强度和选用最小滚针轴承,主轴十可选φ15的主轴。传统的设计通用滚针主轴的最小间距,卧式机床为35.5mm,这样就发生了干涉而无法实现。
主轴九直径为φ25的主轴,主轴九选用滚针轴承46942/25(35×25×18),推力球轴承8105(42×25×11)。
主轴十直径为φ15的主轴,主轴十选用滚针轴承46942/15(25×15×14),推力轴承8102(28×15×11)。
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钻床,包括主轴箱、主轴箱前盖(5)、主轴箱后盖(16、18),由齿轮相互啮合构成传动系的主轴所构成,其特征是相邻孔距小的主轴九(6)和主轴十(7),其前端推力轴承(8、12)前后错位安装,呈交错叠罗分布,与滚针轴承(10、13)依次嵌入轴承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钻床,其特征是主轴九直径为φ25的主轴,主轴九选用滚针轴承46942/25(35×25×18),推力球轴承8105(42×25×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钻床,其特征是主轴十直径为φ15的主轴,主轴十选用滚针轴承46942/15(25×15×14),推力轴承8102(28×15×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多孔钻削的机械设备,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能够一次方便地加工出多个孔距较小的孔的多孔钻床。包括主轴箱、主轴箱前盖、主轴箱后盖,由齿轮相互啮合构成传动系的主轴所构成,其特征是相邻孔距小的主轴,其前端推力轴承前后错位安装,呈交错叠罗分布,与滚针轴承依次嵌入轴承座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效果好。适合大批量加工单一品种的生产流水线中使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文档编号B23B47/04GK2827592SQ20052008822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8日
发明者孙绍峰, 张孟福, 焦延强, 马广勇, 黄启旺, 程洪生, 刘军 申请人:山东光岳转向节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