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62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的刀具装置,具体是二个方向都能依次进刀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车床的切削传动机构是使刀架滑板有进刀和返回的二个行程,进刀行程是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刀具返回是空行程。加工工件因有空行程,加工累计时间增加,空行程能否加以利用,这对提高车床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及简化机床结构具有较大意义。公告号CN2230644Y,名称《自动换刀系统的刀库》,公开了一种刀具从一个位置进入另一个位置需通过转盘转动,它耗费转动的时间。公告号CN2339348Y,名称《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装置》,公开了一种由主轴松刀机构、刀库升降机构、刀库移动机构及刀库的换刀装置,该装置结构复杂,且换刀机构运行时间长。公告号CN2463109Y,名称《综合加工机自动换刀机构》,公开了一种设有刀库、换刀机构,其结构复杂且换刀耗费时间,不利于大批量的小轴类零件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车床的切削刀具在返回行程时的空行程,在一把刀具返回行程时,能由另一把刀具进行切削加工,提高车床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现提供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它是由刀架、滑板座、导向底座构成的滑动部件和设置在刀架两端的刀台A、刀台B组成,导向底座固定在车床床身上,滑板座与导向底座固定连接,刀架置于滑板座上,是滑动配合,刀架上部二端设置刀台A、刀台B,刀台A和刀台B上能分别安装刀具A、刀具B;其特征在于还有凸轮部件、动力传递部件;所述的凸轮部件是由平面沟槽凸轮、传动轴、从动杆构成;所述的动力传递部件是由杠杆和心轴构成;平面沟槽凸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传动轴与车床上的传动机构连接,从动杆一端在平面沟槽凸轮的轮槽曲线内,从动杆又与杠杆一端连接,所述的滑板座有竖槽,杠杆由心轴置于滑板座的竖槽中,杠杆的另一端在刀架上。所述的导向底座有长孔,长孔内是从动杆,从动杆与长孔是滑动配合;从动杆上有杆凹槽,杠杆的一端在杆凹槽内,杠杆可绕心轴偏转;所述的刀架上有架凹槽,杠杆另一端在架凹槽内。所述的滑板座上有燕尾;所述的刀架上有燕尾槽,燕尾槽置于燕尾处,且形状匹配。所述的凸轮部件中还有滚柱,滚柱在从动杆上,且位于平面沟槽凸轮的轮槽内,滚柱能在轮槽中滚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且能简化机床结构,生产效率比普通自动车床高,特别适用于短小轴类零件的自动加工。
附图名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3是B-B阶梯剖视放大图。
图的符号及其说明1是凸轮部件,11是传动轴,12是平面沟槽凸轮,121是轮槽,13是滚柱,14是从动杆,141是杆凹槽,2是动力传递部件,21是心轴,22是杠杆,221是杆下端,222是杆上端,3是滑动部件,31是导向底座,311是长孔,312是短槽,32是滑板座,321是燕尾,322是竖槽,33是刀架,331是燕尾槽,332是架凹槽,4是刀台A,5是刀具A,6是刀具B,7是刀台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它是由凸轮部件1、动力传递部件2、滑动部件3、刀台A 4、刀台B 7组成,凸轮部件1是由传动轴11、平面沟槽凸轮12、滚柱13、从动杆14构成,平面沟槽凸轮12与传动轴11固定连接,并由传动轴11驱动转动,从动杆14一端与滚柱13连接,在从动杆14上有杆凹槽141,滚柱13在平面沟槽凸轮12的轮槽121内,并能沿轮槽121的曲线滚动;动力传递部件2是由心轴21、杠杆22构成;滑动部件3是由导向底座31、滑板座32、刀架33构成,导向底座31固定在车床上,导向底座31与滑板座32固定连接,在导向底座31有长孔311和短槽312,长孔311是置放从动杆14,从动杆14与长孔311是滑动配合,在滑板座32有竖槽322,竖槽322中是杠杆22,杠杆22由心轴21与滑板座32连接,杠杆22可绕心轴21偏转。在滑板座32上有燕尾321,在刀架33下部有燕尾槽331和架凹槽332,燕尾321和燕尾槽331是滑动配合,架凹槽332内是杆上端222,杠杆22的杆下端221经短槽312位于从动杆14的杆凹槽141内。在刀架33的上部是刀台A 4、刀台B 7,在刀台A 4上安装刀具A 5,在刀台B 7上安装刀具B 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刀台A 4、刀台B 7上分别装上刀具A 5、刀具B6,并调整刀具A 5、刀具B6的位置。车床的动力驱动传动轴11旋转,使平面沟槽凸轮12旋转,这时在轮槽121中的滚柱13带动与其连接的从动杆14轴向运动,并由杆凹槽141推动杆下端221绕心轴21偏转,与此同时杆上端222向相反方向偏转,并由杆上端222经架凹槽332使刀架33的燕尾槽331在滑板座32的燕尾321上滑移。具体是平面沟槽凸轮12使滚柱13带动从动杆14,使其沿着导向底座31的长孔311移动,带动杠杆22的杆下端221绕心轴21为支点摆动,而杆上端222带动刀架33和在上面的刀台A4、刀台B7与刀具A5、刀具B6按平面沟槽凸轮12设定的运动规迹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双向进刀。在上述往复运动的一个周期内,除去刀具A5、刀具B6进刀实际耗用的时间外,其余时间还可供已加工完工件的退料和未加工工件的上料之用。
举一个实用例子,如刀具A 5为切削刀,则在工件小轴上切削一个槽,刀具B 6为滚花刀,则在工件上述的槽内进行滚花,从而完成对工件的二道不同工序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由刀架(33)、滑板座(32)、导向底座(31)构成的滑动部件(3)和设置在刀架(33)两端的刀台A(4)、刀台B(7)组成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导向底座(31)固定在车床床身上,滑板座(32)与导向底座(31)固定连接,刀架(33)置于滑板座(32)上,是滑动配合,刀架(33)上部二端设置刀台A(4)、刀台B(7),刀台A(4)和刀台B(7)上能分别安装刀具A(5)、刀具B(6);其特征在于还有凸轮部件(1)、动力传递部件(2);所述的凸轮部件(1)是由平面沟槽凸轮(12)、传动轴(11)、从动杆(14)构成;所述的动力传递部件(2)是由杠杆(22)和心轴(21)构成;平面沟槽凸轮(12)与传动轴(11)固定连接,传动轴(11)与车床上的传动机构连接,从动杆(14)一端在平面沟槽凸轮(12)的轮槽(121)曲线内,从动杆(14)又与杠杆(22)一端连接,所述的滑板座(32)有竖槽(322),杠杆(22)由心轴(21)置于滑板座(32)的竖槽(322)中,杠杆(22)的另一端在刀架(3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底座(31)有长孔(311),长孔(311)内是从动杆(14),从动杆(14)与长孔(311)是滑动配合;从动杆(14)上有杆凹槽(141),杠杆(22)的一端在杆凹槽(141)内,杠杆(22)可绕心轴(21)偏转;所述的刀架(33)上有架凹槽(332),杠杆(22)另一端在架凹槽(3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座(32)上有燕尾(321);所述的刀架(33)上有燕尾槽(331),燕尾槽(331)置于燕尾(321)处,且形状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部件(1)中还有滚柱(13),滚柱(13)在从动杆(14)上,且位于平面沟槽凸轮(12)的轮槽(121)曲线内,滚柱(13)能在轮槽(121)中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部件(1)中还有滚柱(13),滚柱(13)在从动杆(14)上,且位于平面沟槽凸轮(12)的轮槽(121)内,滚柱(13)能在轮槽(121)中滚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上一种双向自动进刀机构。它由刀架、滑板座、导向底座构成的滑动部件和设置在刀架两端的刀台A、刀台B组成,由平面沟槽凸轮、传动轴、从动杆构成的凸轮部件,由杠杆和心轴构成的动力传递部件;导向底座固定在车床床身,滑板座在导向底座上,刀架置于滑板座上,刀架上部二端设置刀台A、刀台B,在刀台A和刀台B上能分别安装刀具A、刀具B;平面沟槽凸轮经传动轴与车床上的传动机构连接,从动杆一端在平面沟槽凸轮的轮槽曲线内,从动杆又与杠杆一端连接,杠杆由心轴置于滑板座上,杠杆的另一端在刀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且能简化机床结构,生产效率比普通自动车床高,特别适用于短小轴类零件的自动加工。
文档编号B23B25/06GK2863349SQ2005201168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夏建民, 王校存 申请人:董祥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