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19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锻机在锻造工件时,必须先将工件加热,在工件可锻温度范围内快速锻 完,所以锻造功率大,耗能多;为了对较大工件进行一次加热,就要有特长加热炉,既增加设 备投资,又大量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较大工件可以不一次加热,可以延长锻 造时间,从而降低设备投资和节能的精锻机。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机架,后油缸固定在机架的后部,后油缸的活塞 杆与带外齿的夹紧盘旋转连接,夹紧盘的外齿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装在小电机的轴上,小 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前部装有若干组锻造机构,每个锻造机构都有一个固定在机 架上的前油缸,前油缸活塞杆的前端固定有楔形块,楔形块的直面与机架支撑面滑动连接, 楔形块的斜面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锤杆上的斜面接触,斜面与机架之间的锤杆上套装有弹 簧,锤杆端部固定有锤头,机架上还装有中频加热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对较大工件可以不一次加热,可以延长锻造时间,从而降低设备 投资和节能。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号15是加工工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它包括机架3,后油缸1固定在机架3的后部,后油缸的活塞杆2与带外 齿的夹紧盘6旋转连接,夹紧盘6的外齿与小齿轮5啮合,小齿轮装在小电机4的轴上,小 电机4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前部装有若干组锻造机构,每个锻造机构都有一个固定在 机架上的前油缸7,前油缸活塞杆的前端固定有楔形块9,楔形块的直面与机架支撑面8滑 动连接,楔形块的斜面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锤杆12上的斜面10接触,斜面10与机架之间 的锤杆12上套装有弹簧ll,锤杆12端部固定有锤头13,机架上还装有中频加热器14。
使用方法 工作时,将工件15用夹紧盘和锻造机构夹紧,然后将中频加热器的中频加热线圈 绕在工件上,小电机4通电后与其电机轴固定连接的小齿轮5通过带外齿的夹紧盘6带动 工件15旋转,后油缸1通油,其活塞杆2通过夹紧盘6带动工件15前进,中频加热器14通 电把工件15加热。前油缸7通油,其活塞杆带动楔形块9前进,并通过斜面10把锤杆12 及与其固定连接的锤头13压向工件15,于是锤头13在被加热的工件表面上压出一个锤印;当前油缸7反向通油时,其活塞杆带动楔形块9后退,锤杆及与其固定连接的锤头在弹簧11 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前油缸7不断的正反向通油,锤头13就会在被加热的工件的表面压出 许多锤印;由于锤头的数量是一组或数组,并且被加热的工件是在旋转前进,所以许多锤印 会形成一条螺旋线,当锤印的间隔为零时即把工件锻细了一层;前油缸7的活塞杆不同的 终点位置对应于在被加热工件的表面上压出的锤印的深度不同;后油缸1的活塞杆2的不 同位置对应于被加热后的工件锻细一层的长度。因此,通过控制后油缸1及前油缸7的进 油量就控制了工件15的直径与长度。
权利要求
一种精锻机,包括机架(3),其特征是后油缸(1)固定在机架(3)的后部,后油缸的活塞杆(2)与带外齿的夹紧盘(6)旋转连接,夹紧盘(6)的外齿与小齿轮(5)啮合,小齿轮装在小电机(4)的轴上,小电机(4)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前部装有若干组锻造机构,每个锻造机构都有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油缸(7),前油缸活塞杆的前端固定有楔形块(9),楔形块的直面与机架支撑面(8)滑动连接,楔形块的斜面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锤杆(12)上的斜面(10)接触,斜面(10)与机架之间的锤杆(12)上套装有弹簧(11),锤杆(12)端部固定有锤头(13),机架上还装有中频加热器(14)。
全文摘要
精锻机涉及一种锻造设备。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精锻机在锻造工件时耗能多,设备投资大等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机架,后油缸固定在机架后部,后油缸的活塞杆与带外齿的夹紧盘旋转连接,夹紧盘的外齿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装在小电机轴上,小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前部装有若干组锻造机构,每个锻造机构都有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油缸,前油缸活塞杆的前端固定有楔形块,楔形块的直面与机架支撑面滑动连接,楔形块的斜面和与机架滑动连接的锤杆上的斜面接触,斜面与机架之间的锤杆上套装有弹簧,锤杆端部固定有锤头,机架上还装有中频加热器。优点是对较大工件可以不一次加热,可以延长锻造时间,降低设备投资和节能。
文档编号B21J9/00GK101758154SQ20081022953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张华隆, 马力 申请人:辽阳石化机械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