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769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机构,特别是一种包边才几。
背景技术
包边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液压缸将动力作用在动力机构上,动力机构 分别带动预压刀、主压刀动作完成包边,其原理示意图如图l所示。包边 机常用的动力机构是杠杆机构,原理是支点+作用力,运动轨迹为绕支点 的圓周运动,杆上每个点的回转半径都不同,等于点到支点的距离。
包边机上的杠杆机构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压刀1,刀座2,支基 3,液压缸4,支撑板5以及支点6。这种杠杆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 因回转半径的不同会限制压刀的压入方向,不能保证曲率突变的翻边有良 好的压入角,而且压刀上的点离支点越远,其受到的压力就越小,使得压 刀工作面受力不均匀,因此该机构只能用于平直的翻边区域,如门盖类件 的上、下翻边。当零件翻边角度和起伏比较大时,使用杠杆机构的效果不 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边 效果好的包边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边机,其包 括压刀,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的压刀设置 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上,所 述的第四连杆分别与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杆为一 刀座,所述的第四连杆为一支基。
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压刀上每个点的回 转半径都相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其进一步包括液压缸以及 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液压缸与第二连杆 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支撑板与该第四连 杆连接并用于支撑该四连杆机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包边机采用四连杆机构,利用四连杆 机构回转半径相同的特点,使被包零件获得了良好的压入角;由于压刀上 每个点的回转半径相等,保证了压刀工作面作用力均匀;避免了现有的包 边机杠杆机构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零件的包边质量。


图l是现有技术中的包边机原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包边机的杠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边机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边机的杠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杠杆机构回转半径的不同会限制压刀的压入方向、 不能保证曲率突变的翻边有良好压入角等缺点,综合考虑各因素后将杠杆 机构^没计成四连杆形式,其原理如图3所示。
所述的具有四连杆机构的包边机的工作原理是双支点+双联杆+作用 力,其运动轨迹为绕支点的圆周运动,杆上每个点的回转半径都相等,等 于两联杆间的连杆距离。
如图4所示,具有四连杆^/L构的包边^L包括压刀11,第一连杆12,第 二连杆13,第三连杆14,第四连杆15,液压缸16以及支撑板17。其中所 述的第一连杆11为一刀座,所述的第四连杆15为一支基。所述的压刀设 置在刀座12上,所述的第二连杆13以及第三连杆14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 12上,形成双支点。所述的液压缸16与第二连杆13相连。所述的第四连
4杆15分别与第二连杆13以及第三连杆14连接,所述的支撑板17与该第 四连杆15连接并用于支撑该四连杆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 13,第三连杆14以及第四连杆15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由于压刀上每个点的回转半径都相等,在可以获得良好的压入角的同 时,也使得压刀工作面上每个点的压力都相等,压刀在零件翻边上的作用 力分布均匀。当用于被包零件外轮廓角度和起伏变化较大的翻边时,能够 保证零件翻边上每个点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压入角,而且能受到相等的压 力。
本实用新型的包边机采用四连杆机构,利用四连杆机构回转半径相同 的特点,使被包零件获得了良好的压入角;由于压刀上每个点的回转半径 相等,保证了压刀工作面作用力均匀;避免了现有的包边机杠杆机构的不 足之处,提高了零件的包边质量。
权利要求1. 一种包边机,其包括压刀,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的压刀设置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四连杆分别与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机, 为一刀座,所述的第四连杆为一支基。
3.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机, 的回转半径都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边机, 以及支撑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边机, 连杆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边机, 四连杆连接并用于支撑该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刀上每个点 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液压缸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缸与第二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与该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边机,其包括压刀,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的压刀设置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的第四连杆分别与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包边机采用四连杆机构,利用四连杆机构回转半径相同的特点,使被包零件获得了良好的压入角;由于压刀上每个点的回转半径相等,保证了压刀工作面作用力均匀;避免了现有的包边机杠杆机构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零件的包边质量。
文档编号B21D19/00GK201231274SQ20082009600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唐高中, 孟大庆, 雷志华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