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子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09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子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转塔冲床旋转工位用的多工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数控转塔冲床用的多子模。
背景技术
数控转塔冲床旋转工位可以设置多工位的模具,从而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实现多个 不同孔槽的冲切加工。使用中,上、下模具通过旋转工位自动换位后,发现上、下模之间会出 现位置偏差,往往需要手工进一步检查上、下模之间的对应度;否则,可能造成模具损坏,或 者上、下模之间由于单侧间隙不一致而造成的残次品率的提高。我们通过分析发现,现有数 控转塔冲床的旋转工位,是上转塔与下转塔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上、下转塔上的旋转工 位同步旋转,以实现加工工位模具的改变。但数控转塔冲床的上转塔和下转塔由于承载不 同的冲击载荷,加之旋转工位驱动机构路径长、环节多,使得旋转工位驱动机构在长期使用 中难以保证同步精度,容易失准,造成上、下模之间不对应。设想如果旋转工位上、下模中的多个冲头位置相对固定,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 度自然有所提高。要实现以上设想,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改进,将下转塔旋转工位驱动机 构去除,减少下转塔旋转工位的运动;然后,只保留上转塔旋转工位的驱动机构,利用该驱 动机构驱动打击头选择性地轮换打击上模中多个冲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适应上述改进型设备,在改进型设备上将上、 下模的模体固定,使上、下模上的多个模口位置也相对固定,利用轮换打击方式,实现多工 位加工的多子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组件、下模,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导套、活动座、连 接座、复位弹簧、至少两个冲头、设置在活动座上方的旋转轴、连接杆;连接座固定设置在 导套下部,在连接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圆周且平行于连接座轴线的冲头连接孔; 在冲头连接孔之间相对于连接座轴线对称布设复位弹簧安装槽;活动座活动设置在导套 中部、连接座的上方,活动座对应连接座上的冲头连接孔和复位弹簧安装槽设置相应的孔、 槽,冲头由上而下地通过活动座与连接座上的冲头连接孔将活动座与连接座活动相连;活 动座与连接座的弹簧安装槽内设复位弹簧;旋转轴设置在导套上部、活动座上方;旋转轴、 活动座和连接座分别设有中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各中孔将旋转轴、活动座和连接座活动相 连;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侧面设有旋转驱动凹槽,旋转轴的底面设有偏心打击块和打击平衡 凸块。在连接座底面的冲头连接孔孔口处设有导板,导板通过T型槽或燕尾槽结构可拆 卸地连接在冲头连接孔孔口,导板上设有与冲头截面相吻合的孔槽。所述的冲头连接孔孔口设有导板定位机构。本发明改变了以往旋转工位上采用的模具旋转法,而是采用了轮换打击法。本发明的上模组件、下模相对于上、下转塔在周向上固定,利用上模组件中旋转轴的运动,选择 打击不同的冲头,只要上、下模具安装时保证冲头与下模孔的位置精度,即可确保换工位工 作时的加工精度。旋转轴由其上方的冲床冲压头驱动,以实现在导套中的垂直运动,垂直运 动时,其底面上设置的凸出的偏心打击块和打击平衡凸块分别与工作冲头和活动座接触, 实现工作冲头和活动座的同步运动,其它非工作冲头不动;旋转轴上端侧面设置了旋转驱 动凹槽,它与改进型数控转塔冲床的旋转驱动机构相连,以实现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需要换 冲头时,通过旋转驱动凹槽驱动旋转轴旋转,其底面上的偏心打击块就会对应到其它冲头 上,实现换位加工。本发明能大大提高数控转塔冲床的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设备 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是顶板,2是连接杆,3是旋转轴,4是旋转驱动凹槽,5是偏心打击块,6是导 套,7是活动座,8是油槽,9是复位弹簧,10是润滑油路,11是连接座,12是导板,13是导板 定位机构,14是冲头一,15是打击头,16是打击平衡凸块,17是下模孔一,18是下模座;图2是本发明部分部件的拆解中19是冲头二,20是冲头三。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一图4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2所示,包括上模组件、下模,上模组件包括导套6、活动座7、连接座 11、复位弹簧9、至少两个冲头、设置在活动座7上方的旋转轴3、连接杆2 ;连接座11固定 设置在导套6的下部,在连接座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圆周且平行于连接座轴线的 冲头连接孔;在冲头连接孔之间相对于连接座轴线对称布设复位弹簧安装槽;活动座7活 动设置在导套6中部、连接座11的上方,活动座7对应连接座11上的冲头连接孔和复位弹 簧安装槽设置相应的孔、槽,冲头由上而下地通过活动座7与连接座11上的冲头连接孔将 活动座与连接座活动相连;活动座7与连接座11的弹簧安装槽内设复位弹簧9 ;旋转轴3 设置在导套6上部、活动座7上方;旋转轴3、活动座7和连接座11分别设有中孔,连接杆 2通过各中孔将旋转轴3、活动座7和连接座11活动相连;旋转轴3的顶部设盖板1,盖板1 的侧面设有旋转驱动凹槽4,旋转轴3的底面设有偏心打击块5和打击平衡凸块16。在连接座11底面的冲头连接孔孔口处设有导板12,导板12通过T型槽或燕尾槽 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冲头连接孔孔口,导板12上设有与冲头截面相吻合的孔槽。冲头连接孔孔口设有导板定位机构13。为降低冲头成本,冲头可设置为分体式,即在活动座7的冲头连接孔内活动连接 一个打击头15,连接座11的冲头连接孔内活动连接冲头。为保障上模组件工作可靠性,在 上模组件内各活动部件运动面的表面设油槽8、各活动部件间设润滑油路10。本发明工作原理如图2、3、4所示,以三个冲头为例,冲头一 14、冲头二 19、冲头三 20分别等高、平行活动连接在连接座11内,当偏心打击块5对应到冲头一 14的位置时,冲头一 14被旋转轴3轴向驱动,冲头一 14下行。冲头一 14通过下模座18上的下模孔17即 完成一次加工,如图3所示。如果需要变换工位,旋转轴3旋转,偏心打击块5转移到冲头 二 19的位置,完成另一规格孔槽的加工。为防止工作时,工作冲头的运动造成活动座7的 偏载,在旋转轴3的底面还设置了打击平衡凸块16,可以同步地将活动座7和工作冲头同时驱动,避免活动座承受偏载。打击平衡凸块16的端面可以与偏心打击块5端面等高,或略 高于偏心打击块5端面的高度,即更凸出于偏心打击块5端面。打击平衡凸块16在周向上 分布在各冲头之间,其宽度大大小于相邻冲头之间的间隙宽度;同时偏心打击块5的宽度 与冲头顶端直径相当,这样即使旋转驱动机构出现少量误差,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轮换打击 工作。
权利要求
一种多子模,包括上模组件、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导套、活动座、连接座、复位弹簧、至少两个冲头、设置在活动座上方的旋转轴、连接杆;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导套下部,在连接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圆周且平行于连接座轴线的冲头连接孔;在冲头连接孔之间相对于连接座轴线对称布设复位弹簧安装槽;活动座活动设置在导套中部、连接座的上方,活动座对应连接座上的冲头连接孔和复位弹簧安装槽设置相应的孔、槽,冲头由上而下地通过活动座与连接座上的冲头连接孔将活动座与连接座活动相连;活动座与连接座的弹簧安装槽内设复位弹簧;旋转轴设置在导套上部、活动座上方;旋转轴、活动座和连接座分别设有中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各中孔将旋转轴、活动座和连接座活动相连;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侧面设有旋转驱动凹槽,旋转轴的底面设有偏心打击块和打击平衡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子模,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座底面的冲头连接孔孔口 处设有导板,导板通过T型槽或燕尾槽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冲头连接孔孔口,导板上设有 与冲头截面相吻合的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子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连接孔孔口设有导板 定位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多子模。涉及一种改进型数控转塔冲床用的多子模。包括上模组件、下模,上模组件包括导套、活动座、连接座、复位弹簧、至少两个冲头、设置在活动座上方的旋转轴、连接杆;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导套下部,在连接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同一圆周且平行于连接座轴线的冲头连接孔;旋转轴设置在导套上部、活动座上方;旋转轴、活动座和连接座分别设有中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各中孔将旋转轴、活动座和连接座活动相连;所述旋转轴的顶部侧面设有旋转驱动凹槽,旋转轴的底面设有偏心打击块和打击平衡凸块。本发明改变了以往旋转工位上采用的模具旋转法,而是采用了换位打击法。能大大提高数控转塔冲床的加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设备成本。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1823100SQ20091002487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日
发明者卞正文, 吕万长, 庄瑞斌, 王利平 申请人:扬州恒德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