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

文档序号:3163324阅读:15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方钢的常用轧制孔型工艺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可逆式初轧机上以正方形方钢或矩形钢坯为原料,通过初轧机上一个 或多个“箱形孔”及一个或多个“方形孔”孔型的轴向交替变形,从而轧制满足尺寸要求的方 钢。如

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可逆式初轧机轧制方钢孔型工艺,依次由矩形箱孔11、方形孔 12、矩形箱孔13、方形孔14组成。这种轧制工艺一般是将原料坯在箱形孔中轧制成扁平状 的矩形坯(可以在孔型中一去一回轧制两个道次),然后用翻钢装置将轧制后的矩形坯翻 转90度后送入方形孔中轧制成方钢。根据最终尺寸要求,可以在初轧辊上车削不同数量的 箱形孔及方形孔,按以上方法来回轧制并翻钢后进入不同孔型,从而完成金属的延伸变形, 最终满足成品尺寸要求。第二种是在连续式轧机上,以正方形方钢为原料,通过交替分布在不同机架上的 “菱形孔”、“方形孔”组成的孔型系列的轧制变形,从而轧制满足尺寸要求的方钢。如图5所 示,依次由菱形孔51、方形孔52、菱形孔53、方形孔M、菱形孔55、方形孔56组成。这种轧 制工艺在原料坯咬入第一架轧机前,必须将中间方钢翻钢45度,从而使得原料中间坯的角 部对准第一架孔型角部的方式咬入轧机。咬入第一架菱形孔后,将方形中间坯轧制成菱形 形状,而下一架轧机与第一架轧机呈90度布置(称为“立-平”或“平-立”交替布置),菱 形轧件进入第二架方形孔型中,轧件的长轴受方形孔型轧制后形成方形,然后再进入下一 架菱形孔型,如此交替轧制,最终形成满足尺寸要求的方钢。一般来说,可逆式初轧机上轧制的方钢尺寸精度较“立-平”或“平-立”交替布 置的连轧机轧制的方钢尺寸精度略差,且“菱形孔-方形孔-菱形孔-方形孔...”孔型轧 制的方钢稳定性较好。圆钢的常用轧制工艺是通过在不同轧辊上车削不同孔型,通过多个机架上孔型的 轴向交错轧制完成,一般圆钢轧制孔型系统主要有“箱形孔-方形孔-椭圆形孔-圆形孔”、 “箱形孔-方形孔-六角方形孔-圆形孔”或“椭圆形孔-圆形-椭圆形孔-圆形”等孔型系 统。无论采用何种孔型系统,其成品孔型总是圆孔型,成品前孔总是椭圆孔或多边方形孔。 连轧机轧制圆钢与方钢相同,轧机一般为“立-平”或“平-立”交替布置。少量全水平布 置的轧机轧制时,机架中间要增加扭转导卫,使前机架轧出的轧件扭转90度后进入下一机 架,从而达到轴向交替变形的目的。以立平交替的“椭圆孔-圆形-椭圆形孔-圆形”孔型 系列为例。如图2所示,依次由椭圆孔21、圆孔22、椭圆孔23、圆孔M、椭圆孔25、圆孔沈 组成。许多轧钢厂生产的产品往往多样的,一套连轧机组上往往即要生产圆钢产品又要 生产方钢产品,为减少轧辊配置,需要根据设计的方钢与圆钢产品比例,在同一对轧辊上车 削不同数量的轧制方钢的孔型和轧制圆钢的孔型,从而在多架轧机组成的连轧机组上形成一套或多套方钢轧制孔型系列及一套或多套圆钢轧制孔型系列。以某厂的连轧机组为例, 不同机架孔型配置如下表1 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配置为至少设置有一组由椭圆孔机架和圆 孔机架组成的机架组,其后连接有菱形孔机架和方形孔机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配置为依次设置有椭圆孔 机架、圆孔机架、菱形孔机架和方形孔机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椭圆孔机架和圆孔机架组 成的机架组前,还设置有矩形箱孔机架和方形箱孔机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配置为依次设置有矩形箱 孔机架、方形箱孔机架、椭圆孔机架、圆孔机架、菱形孔机架和方形孔机架。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钢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菱形孔机 架相连的圆孔机架的圆孔理论直径D Φ,满足下式Dt= [4X (A2-O. 86XR2)/((1-r) X (l_r前))/π]"2 式中,Dt为圆孔理论直径;A为所述方形孔的边长; R为所述方形孔的方钢圆角; r为所述方形孔的减面率; 为所述菱形孔的减面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机架配置为至少设置有一组由椭圆孔机架和圆孔机架组成的机架组,其后连接有菱形孔机架和方形孔机架。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钢的轧制方法,对已投产的轧钢厂家,当使用同一套连轧机组,共线轧制方钢与圆钢产品时,可以有效解决轧制产量不均匀时造成的圆钢孔型陪车现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轧辊利用率,降低轧辊消耗,而且可以减少换辊次数;并且减少了孔型种类,大大提高在线孔型的共用性,减少了轧线换辊次数,充分利用轧辊;轧件尾部由于不均匀变形形成的鱼尾长度较小,提高了轧件成材率;轧辊的应力集中相对较小,减少了轧辊断辊的风险;取消了连轧机前的翻钢机配置,降低设备投资。
文档编号B21B1/08GK102039307SQ20091019731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杨霄, 陈林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