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穿丝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45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穿丝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轧制过程中的穿丝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钢筋轧制过程的全自动穿丝上料且能够同时实现钢筋表面除鳞的自动穿丝上料架。
背景技术
钢筋在进行冷轧之前需要进行除鳞操作,以便除去附着在钢筋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等杂质。现有技术中的除鳞操作之前的穿丝上料是人工将钢筋多次弯曲转向穿过除鳞机的导向轮,以使得钢筋表面的金属氧化物等杂质在钢筋的弯曲转向中除去。人工将钢筋穿过除鳞机的转向轮费工费时,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劳动强度大,而且使得钢筋除鳞工艺的生产效率降低;还会影响钢筋冷轧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钢筋表面除鳞穿丝上料自动化操作的自动穿丝上料架,降低钢筋除鳞工艺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钢筋冷轧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包括沿钢筋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上的钢筋滑道、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连接。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上的主动送丝轮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上的从动送丝轮,所述主动送丝轮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送丝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包括主动变向轮、被动变向轮、变向液压缸和驱动装置,所述被动变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主动变向轮固定安装在与所述架体铰接的变向臂上,所述变向液压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变向臂驱动连接。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依次通过所述钢筋滑道连接。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正下方,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与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钢筋入口处设置有钢筋导向套。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钢筋导向套具有临近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入口端和远离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出口端,所述入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端的内径。以便钢筋能够非常顺利地进入所述钢筋导向套内,所述出口端的内径较小可以确保钢筋准确地进入到所述主动送丝轮和所述从动送丝轮之间,并且能够使得钢筋能够准确地进入到所述钢筋滑道中。上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钢筋滑道内安装有轴,所述轴上装有轴承;进入所述钢筋滑道内的钢筋与所述轴承的外圆周面接触,使得所述钢筋能够顺利地沿所述钢筋滑道前进,减小钢筋前进的阻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在钢筋轧制过程的全自动穿丝上料且能够同时实现钢筋表面除鳞的特点;降低钢筋除鳞工艺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不仅能够提高钢筋除鳞工艺的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钢筋冷轧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本发明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自动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本发明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钢筋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述本发明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钢筋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筋滑道,2-主动送丝轮,3-第一夹持臂,4-第二夹持臂,5-从动送丝轮,6-送丝液压缸,7-主动变向轮,8-被动变向轮,9-变向液压缸,10-架体,11-变向臂, 12-钢筋导向套,121-入口端,122-出口端,13-液压马达,14-钢筋,15-变向臂初始位置, 16-变向臂运行终止位置,17-轴承,18-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包括沿钢筋14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10 上的钢筋滑道、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三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三个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分别为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10的顶部,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10的底部。所述自动送丝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10 中部并位于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正下方,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与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依次通过所述钢筋滑道1连接。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包括主动变向轮7、被动变向轮8、变向液压缸9和驱动装置,所述被动变向轮8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0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主动变向轮7固定安装在与所述架体10铰接的变向臂11上,所述变向液压缸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架体10上,另一端与所述变向臂11驱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3 上的主动送丝轮2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4上的从动送丝轮5,所述主动送丝轮2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送丝液压缸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3和所述第二夹持臂4连接。此外, 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钢筋入口处设置有钢筋导向套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13。如图3所示,所述钢筋导向套12具有临近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入口端121和远离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出口端122,所述入口端121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端122的内径;以便钢筋14能够非常顺利地进入所述钢筋导向套12内,所述出口端122的内径较小可以确保钢筋14准确地进入到所述主动送丝轮2和所述从动送丝轮5之间,并且能够使得钢筋 14能够准确地进入到所述钢筋滑道1中。如图4所示,所述钢筋滑道1内安装有轴18,所述轴18上装有轴承17 ;进入所述钢筋滑道1内的钢筋14与所述轴承17的外圆周面接触, 使得所述钢筋14能够顺利地沿所述钢筋滑道1前进,减小钢筋14前进的阻力。本实施例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人工将钢筋14送入所述钢筋导向套12内,此时钢筋14位于所述钢筋导向套12内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动送丝轮2与所述从动送丝轮5之间,通过所述送丝液压缸6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3和所述第二夹持臂4相互靠近,从而使得所述主动送丝轮2和所述从动送丝轮5将钢筋14夹紧,然后所述液压马达13驱动所述主动送丝轮2旋转,从而带动钢筋14沿所述钢筋滑道1向上运行。当钢筋 14向上运行到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的钢筋入口的时候,所述变向液压缸9通过驱动所述变向臂11而驱动所述主动变向轮7,从而使得所述主动变向轮7将钢筋14压紧在所述被动变向轮8外圆周上,所述被动变向轮8在所述液压马达13的驱动下旋转以带动钢筋14 行走,同时所述变向液压缸9也驱动所述主动变向轮7沿所述被动变向轮8的圆周旋转方向行走,使得钢筋14从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的钢筋出口出来并且进入到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与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的所述钢筋滑道1中。同理,钢筋14 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实现钢筋14变向。从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出来的钢筋14直接进入轧机轧辊,从而完成了穿丝过程,本实施例的自动穿丝上料架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钢筋脱离送丝的所述钢筋滑道1 ;所述主动变向轮7与钢筋14分离并停止工作,所述被动变向轮8继续工作,以实现对钢筋14的变向作用,从而达到对钢筋14除鳞的目的。送丝完成之后,利用轧制的拉力可以将钢筋14从钢筋滑道中脱出。因此,钢筋14在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作用下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相装置,历经三次变向;既实现了钢筋14自动穿丝上料,同时又实现了钢筋14表面除鳞。实现钢筋14轧制过程的全自动穿丝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比人工上料省工省时,安全方便。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从节约成本和技术效果方面综合考虑,一个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既可以实现顺利送丝的技术效果,又可以节约成本。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数量的增加虽然可以达到更好的除鳞效果,但是相应地也会增加本发明自动穿丝上料架的结构复杂程度,耗用较多的能源;优选三个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使钢筋14历经三次变向即可实现除鳞和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只要具有至少一个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通过钢筋滑道1连接;就可以实现钢筋14表面除鳞穿丝上料自动化操作,降低钢筋14除鳞工艺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钢筋14冷轧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钢筋(14)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10)上的钢筋滑道(1)、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3)上的主动送丝轮(2)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4)上的从动送丝轮(5),所述主动送丝轮O)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送丝液压缸(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3) 和所述第二夹持臂(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包括主动变向轮(7)、被动变向轮(8)、变向液压缸(9)和驱动装置,所述被动变向轮⑶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0)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主动变向轮(7)固定安装在与所述架体(10)铰接的变向臂(11)上,所述变向液压缸(9)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架体(10)上,另一端与所述变向臂(11)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架体(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架体(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自动送丝装置、 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依次通过所述钢筋滑道(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正下方,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与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钢筋入口处设置有钢筋导向套(12)。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导向套(12)具有临近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入口端(121)和远离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出口端(122),所述入口端(121)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端(122)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穿丝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滑道(1)内安装有轴 (18),所述轴(18)上装有轴承(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穿丝上料架,包括沿钢筋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的钢筋滑道、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连接。本发明的自动穿丝上料架能够实现钢筋表面除鳞穿丝上料自动化操作,降低钢筋除鳞工艺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钢筋冷轧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B45/04GK102240682SQ20111011487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翟文, 翟武 申请人: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