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52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分条机。
背景技术
料带在生产时一般按其结构特征排列成对生产,这样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便于料带的收集,但是同时生产的多根料带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需要将其进行分条,现有的由人工进行分条的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自动分条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自动分条机,包括支承座、能够装在所述支承座上进行转动以释放料带的卷料盘,所述料带的两侧边部上均具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沿着所述料带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该自动分条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能够收容所述料带的送料槽、设置在所述送料槽槽底在与所述料带上待切割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下刀、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能够与所述下刀相配合对所述料带进行切割的上刀、能够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送料座、位于所述送料槽上方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送料座与所述定位件之间能够提供该定位件弾性回复カ的弾性件,所述送料槽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的前后方向分布,并在该前后方向上是贯通的,所述送料槽的相对左右侧槽壁在与槽底相接的部位均向外侧延伸,形成能够收容所述料带两侧边部并能使得该料带两侧边部上的多个连续排列的所述穿孔露出的导料通道,所述定位件上具有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井能够插入露出所述导料通道的穿孔的凸起部,所述支承座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送料座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刀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料带包括所述两侧边部、位于所述两侧边部之间的多个中间产品部,所述多个中间产品部沿着所述料带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中间产品部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中间产品部均从ー侧边部延伸出,与另ー侧边部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料带的待切割部位。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送料座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伸缩杆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布。优选地,所述上刀通过上刀座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上刀座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固定设置有多根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导柱,所述多根导柱分别插在所述多个通孔中。进ー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刀座的上端相固定设置,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分布。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支承座上设置收容料带的送料槽形成传送料带的导料通道,设置能够沿水平前后方向移动的送料座和定位件使得料带沿导料通道传送,设置能够上下移动的上刀和与其配合进行切割的下刀对料带的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送料座沿前后方向移动,设置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上刀沿上下方向移动,料带不断的从卷料盘中释放出来,沿着导料通道不断传送,并由上刀和下刀配合对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实现料带的自动分条,该自动分条机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相比原来的手工分条方式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附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參见图1-2所示,ー种自动分条机,包括支承座I、装在支承座I上能够转动以释放料带3的卷料盘2,料带3的两侧边部上均具有多个穿孔,该多个穿孔沿着料带3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该自动分条机还包括设置在支承座I的工作台4上能够收容料带3的送料槽5、设置在送料槽5的槽底在与料带3上待切割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下刀6、设置在支承座I上能够上下移动与下刀6配合对料带3上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的上刀7、设置在支承座I上能够前后移动的送料座8、位于送料槽5上方的定位件9、设置在送料座8与定位件9之间能够提供定位件9弾性回复カ的弾性件,送料槽5是沿着工作台4的前后方向分布,并且在该前后方向上是贯通的,送料槽5的相对左右侧槽壁在槽底相接的部位均向外侧延イ申,形成能够收容料带3两侧边部的导料通道,该导料通道同时能够让料带3两侧边部上多个连续排列的穿孔露出,定位件9上具有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井能够插入露出上述导料通道的穿孔中的凸起部,这里所说的前后方向是指料带3沿上述导料通道传送的方向,其中向前是指料带3送出该自动分条机的方向,即观察者面对图2时沿工作台3向里的方向,支承座I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送料座8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0、能够驱动上刀7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1。该自动分条机工作时,料带3从卷料盘2中释放,穿过送料槽5,料带3的一部分位于定位件9的下方,定位件9的凸起部插入料带3的ー个穿孔中,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送料座8向前移动,带动定位件9推动料带3向前移动,当移动到设定行程后,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送料座8向后移动,定位件9的凸起部脱离料带3的穿孔,并在弾性件的作用下沿料带3的边缘部滑出回复至原来的位置,当料带3的待切割部位移动到下刀6的位置时,第二驱动机构11驱动上刀7向下移动从而与下刀6配合对料带3的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第二驱动机构11驱动上刀上移等待下一次切割,这样料带3不断的从卷料盘2中释放出来,由送料座8与定位件9将其沿工作台3上的导料通道不断传送,并由上刀7与下刀6配合对料带3上的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完成了料带的自动分条,该自动分条机相比原来的手工分条方式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參见图2所示,料带3包括两侧边部和位于该两侧边部之间的多个中间产品部,该多个中间产品部沿着料带3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中间产品部呈中心对称设置,这样在生产料带3时能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上述每个中间产品部均从ー侧边部延伸出,与另ー侧边部的连接处形成料带3的待切割部位,分条即为将该待切割部位切断从而使得与两侧边部相连接的中间产品部分离开来。參见图1-2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支承座I的工作台3上,该气缸的伸缩杆与送料座8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设置,该伸缩杆沿着前后水平方向分布,这样通过该气缸伸缩杆的伸縮能够推动送料座8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料带3的传送。參见图1-2所示,上刀7通过上刀座12设置在支承座I上,上刀座12上开设有多 个通孔,工作台4上设置有多根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导柱,该多根导柱分别插在上述多个通孔中,对上刀座12的上下移动进行导向以保证上刀7与下刀6的准确配合,图2中上刀7和下刀6设置有2对,上刀7和下刀6也可以设置有多对,这样能够同时对多个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第二驱动机构11包括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支承座I上,该气缸的伸缩杆与上刀座12的上端相固定设置,该伸缩杆沿竖直方向分布,当需要对料带3的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时,气缸的伸缩杆向下伸长,驱动上刀座12下移,从而使得上刀7与下刀配合进行切割。
权利要求
1.ー种自动分条机,包括支承座、能够装在所述支承座上进行转动以释放料带的卷料盘,所述料带的两侧边部上均具有多个穿孔,所述多个穿孔沿着所述料带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其特征在干该自动分条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能够收容所述料带的送料槽、设置在所述送料槽槽底在与所述料带上待切割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下刀、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能够与所述下刀相配合对所述料带进行切割的上刀、能够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的送料座、位于所述送料槽上方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送料座与所述定位件之间能够提供该定位件弾性回复カ的弾性件,所述送料槽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的前后方向分布,并在该前后方向上是贯通的,所述送料槽的相对左右侧槽壁在与槽底相接的部位均向外侧延伸,形成能够收容所述料带两侧边部并能使得该料带两侧边部上的多个连续排列的所述穿孔露出的导料通道,所述定位件上具有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井能够插入露出所述导料通道的穿孔的凸起部,所述支承座上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送料座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刀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包括所述两侧边部、位于所述两侧边部之间的多个中间产品部,所述多个中间产品部沿着所述料带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中间产品部呈中心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中间产品部均从ー侧边部延伸出,与另ー侧边部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料带的待切割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送料座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伸缩杆沿前后水平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通过上刀座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上刀座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固定设置有多根沿竖直方向分布的导柱,所述多根导柱分别插在所述多个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刀座的上端相固定设置,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条机,包括支承座、用于释放料带的卷料盘、设置在支承座的工作台面上能够收容料带的送料槽、设置在送料槽槽底在料带上待切割部位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下刀、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支承座上与下刀相配合对料带进行切割的上刀、能够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承座上的送料座、位于送料槽上方的定位件、设置在送料座与定位件之间的弹性件、能够驱动送料座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上刀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该自动分条机能够将料带沿送料槽不断的传送,并由上刀和下刀配合对料带的待切割部位进行切割实现料带的分条,其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相比原来的手工分条方式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23D33/02GK102848005SQ20111018114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冯超, 曹明 申请人:苏州品翔电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