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38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尤其是一种带升降台的电钻。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钻钻孔时,钻头在钻头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主轴在摆动电机的带动下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自动打孔。虽然不用人工操作升降杆就可实现自动钻孔,但停止钻孔时钻头的位置很难把握,常常会留在所钻的空洞中,从而使钻头与所钻物体难以分离,给操作人员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升降台的电钻,该电钻在停止钻孔时,可用升降台调节被钻孔的物体的高度,以便使物体与钻头分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钻包括机体、钻头电机、主轴、底座和钻头,钻头电机设在机体上,并通过主轴与钻头传动连接,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摆动电机,该摆动电机通过摆动导杆机构与主轴相连接,并通过变速轮与机体上的偏心轮传动连接,偏心轮上铰链连接有曲柄,该曲柄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的导杆铰链连接,该导杆的一端与支杆铰链连接,支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机体上,导杆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主轴上的轴杆铰链连接,所述的机体还上设有轴架,轴架端部为可供主轴上下活动的轴套,变速轮和偏心轮分别位于轴架的两侧,通过一穿过轴架的传动轴相连接,同时,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其中1、机体,2、钻头电机,3、主轴,4、钻头,5、摆动电机,6、摆动导杆机构,7、偏心轮,8、曲柄,9、导杆,10、支杆,11、轴架,12、轴杆,13、轴套,14、变速轮,15、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钻它主要包括机体1、钻头电机2、主轴3、底座14和钻头4,钻头电机2设在机体1上,并通过主轴3与钻头4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摆动电机5,该摆动电机5通过摆动导杆机构6与主轴3相连接,并通过变速轮14与机体1上的偏心轮7 传动连接,偏心轮7上铰链连接有曲柄8,该曲柄8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的导杆9铰链连接, 该导杆9的一端与支杆10铰链连接,支杆10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机体1上,导杆9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主轴3上的轴杆12铰链连接,所述的机体1还上设有轴架11,轴架11端部为可供主轴3上下活动的轴套13,变速轮14和偏心轮7分别位于轴架11的两侧,通过一穿过轴架11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底座14上设有升降台15。使用时,在钻头4停止工作时,可通过升降台15调整被钻孔物质的高度,以便使钻头和物质分离,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 一种电钻,它主要包括机体(1)、钻头电机(2)、主轴(3)、底座(14)和钻头(4),其特征在于钻头电机( 设在机体(1)上,并通过主轴C3)与钻头(4)传动连接,所述机体(1) 上还设有摆动电机(5),该摆动电机(5)通过摆动导杆机构(6)与主轴(3)相连接,并通过变速轮(14)与机体(1)上的偏心轮(7)传动连接,偏心轮(7)上铰链连接有曲柄(8),该曲柄(8)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的导杆(9)铰链连接,该导杆(9)的一端与支杆(10)铰链连接,支杆(10)的另一端铰链连接在机体(1)上,导杆(9)另一端与固定连接在主轴(3)上的轴杆(1 铰链连接,所述的机体(1)还上设有轴架(11),轴架(11)端部为可供主轴(3) 上下活动的轴套(13),变速轮(14)和偏心轮(7)分别位于轴架(11)的两侧,通过一穿过轴架(11)的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台(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包括机体(1)、钻头电机(2)、主轴(3)、底座(14)和钻头(4),钻头电机(2)、摆动电机(5)、摆动导杆机构(6)、变速轮(14)、偏心轮(7)传动连接,曲柄(8)、导杆(9)、轴架(11),所述底座(14)上设有升降台(15)。使用时,关闭电机电源后可用升降台调整被钻物体的高度,从而实现钻头与物体的分离,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3Q1/25GK201997744SQ20112008637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永健 申请人:王永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